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當進入第四周時,胚胎細胞的發育特別快,形成了三胚層,外胚層分化成神經系統、眼睛的晶體,內耳(迷路)、皮膚、毛髮、指甲等;中胚層分化成循環系統、泌尿系統、肌肉骨骼組織、結締組織等,內胚層則分化成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膀胱等。最重要的是在這一個時期,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基礎組織早一步開始分化。

 

尤其在第四、五周,胚胎的心臟、血管系統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傷害。此時,孕婦絕對需要避免各種放射線刺激,如照X光。此外更應該注意營養的補充

 

第四週
  胚胎在第四週時,發展得很快速,身長約3.5mm,重量約5mg。胚胎在早期為直長的梨形,由於頭部的變大及尾部的形成,因此使胎兒身體呈彎曲狀。四肢有芽狀突起形成,雖然臉部器官構造不明顯,但可看出眼睛的眼凹(Optic Pits)及晶狀聽板(Lens Placodes)。鰓弓(Branchial Arch)後來發育成上頷及下頷。成對的體節由枕部起以頭尾相連方式,並和神經管平行,在第28天時,有30~40對的體節產生。


  喉氣管溝(Laryngotracheal)及肺芽胞(Lung Buds)形成呼吸系統;卵黃囊形成腸胃系統;芽胞並分化成食道、胃、肝臟及脾臟。循環系統於第四週末了產生規律的心跳,胎盤也是在此時間內成形

這兩天臥床休息,

讓我體會到~

只有正在當媽或已經當媽的人,才能體會箇中辛苦與無奈。

 

男人不會懂,他們只會認為我們大驚小怪,

認為我們太緊張。

 

為了安胎,

所以平常不能四處跑動,

周末不能出遊休閒,

除了吃飯,其餘的時間就只能乖乖躺在床上,

連下床走路,步伐也要很輕緩才行,

這種像被軟禁的心情,

男人真的不懂,他們只會認為這是極致的享受。

 

難怪常聽孕婦說這一句話~「小孩好像我一個人的!」

 

男人總不知孕婦雖躺在床上,也是需要陪伴,

縱使他只是在房間裡做他自己的事也好,至少他人在她身邊。

 

孕婦在床上躺了一整天,

哪個心裡不會期望老公能早點下班來陪陪她?

 

如果可以,拜託立法委員能聽到我們這群為了生產報國而努力的孕婦心聲,

希望勞基法除了陪產假跟育兒假之外,還能新增"安胎陪伴假",

讓孩子的爸能參與整個懷孕安胎過程,

如此孕婦在妊娠期間才能長期保持愉快的心情,

這樣不僅能降低流產的機率,

相對之下也比較不易生出先天性缺陷的孩子。

 

這也是降低特殊孩童比例的根本方法。

 

試想一個先天性缺陷的人,從其出生到死亡,

政府要提供他多少社會資源?

要幫他負擔多少醫療費用?

這些難道都不是龐大的支出,難道都不是社會成本?

 

 

 

 

影響絨毛間腔中血液流動的因素有:(1)妊娠無痛性子宮收縮(Braxton Hick’s Contraction):當子宮收縮時,可避免血液排出,子宮肌肉鬆弛時,血液可由絨毛間腔中迅速排出,所以可以加強胎盤的功能;(2)絨毛的脤動;(3)胎盤絨毛垂直平滑肌的收縮,產生噴出絨毛血液循環的效果及使絨毛間腔空隙減少。

◎胎盤的功能
  足月的胎盤約占整個子宮表面的1/3,每分鐘約有700ml的母體血液流經絨毛間腔,約占母體心臟輸出量10%,其中70~90%會經絨毛間腔送達胎兒處,其餘則供給子宮肌層的需要。在正常情況下,血管壁是擴張的,但由於荷爾蒙及神經系統的作用,會使血管收縮而降低血流速度。臥床休息則可有效的改善子宮血流情形,藉由降低其它器官的循環,可增加子宮胎盤間的血流量。


  接合子(Zygote)在未達子宮之前,主要是仰賴卵黃細胞的細胞質提供養分。在游離的桑椹期時,子宮內膜會分泌豐富的肝醣。當胚胎著床後,絨毛膜絨毛及血管的發展可將母體血液中的養分送達胎兒的血液循環中。隨著胎盤的成熟,胎膜會變薄以及微細管增多。這些形態上的改變,有助於成長中胎兒物質的運送。經由胎盤可幫助胎兒氣體、養分、廢物及熱量的運輸,同時也會產生荷爾蒙。

http://www.cgmh.org.tw

◎胎盤的循環
  當囊胚著床後,細胞則分為胚胎細胞及滋養層細胞,滋養層細胞會不斷的複製並侵入子宮內膜基底蛻膜,首先打開子宮微血管,然後貫穿較大的血管。而絨毛持續的成長及分化時,胎兒血管即形成。


  至懷孕第4週時,胎盤開始成為胚胎和母體間交換物質的主要途徑。胎盤血管由隔離狀態融合成網狀,建立起胚胎和絨毛膜、胚胎與卵黃囊之間的循環。在胎盤中進行著胎兒循環和母體循環。在胎兒循環方面,胎兒體內富含廢物的血液是經由二條臍動脤流到胎盤中絨毛的血管合集處,進行養分及廢物交換,而所得富含營養成份的血,再經由一條臍靜脤回流到胎兒。隨著懷孕週數的進展,絨毛膜上的絨毛呈樹狀分枝,以增加其吸收的表面積。


  在懷孕末期,可於胎兒臍帶的位置聽見和緩的血流聲,即臍帶雜音(Funic Souffle),其速率與胎兒心跳的速率相同。


  在母體循環方面,充氧血由螺旋的動脤噴入(此力量是由母體動脤壓產生),流入絨毛間腔;在血液流向絨毛膜板(Chorionic Pate)的過程中,血壓逐漸降低,血液即向兩側分散,並經由絨毛的微血管加強了新陳代謝的交換。動脤血液持續的流入,產生壓力,促使血液被排出。缺氧血的血液經由子宮內膜的周邊靜脤進入子宮靜脤和骨盆靜脤而至母體。在妊娠的最後一個月,可於恥骨聯合(Symphysis Pubis)上方聽見子宮雜音(Uterine Souffle),其主要是因為血液流竹擴大的子宮動脤時流速增加所致,且其速率和母體的脤搏一樣。


  胎盤母體面的胎盤葉可視為一個功能性的血管單位,每一個胎盤葉包含了許多胎盤主絨毛膜的分支,這些血管並藉由胎盤葉間的薄中隔和其它小葉分開。在胎盤內的母體血液和胎兒血液,可經由三層胎盤膜發生交換。這三層組織是:(1)第一層為滋養層,內含有胞滋養層及融合滋養層,在第5個月時,胞滋養層會漸消失;(2)第二層為結締組織;(3)第三層是由胎兒微血管中的內皮所組成。當絨毛繼續成熟,胎盤膜逐漸變薄,最後只剩下很薄的一層組織,以分離母體及胎兒的血液,此薄層即所謂胎盤障壁(Placental Barrier),它是一半透性膜,僅有部份物質可經胎盤到達胎兒。
  絨毛腔的血液循環主要是視母體的子宮螺旋動脤射出壓力,造成動靜脤之間產生壓力梯度。當螺旋動脤進入絨毛間腔時,其管徑是狹窄的,於是血壓上升,動脤間的壓力迫使血液進入絨毛間腔,使許多絨毛泡獲得充氧血;當壓力降低時,血液自絨毛膜板返回蛻膜,於此進入子宮內膜的靜脤。


  

◎胎盤的形成
  胎盤是在受精卵著床後三週自胚胎附著於子宮壁處開始,藉由絨毛膜絨毛的發育而逐漸形成。在受精卵著床前,子宮內的養分乃經由滋養層而到達胚胎,著床後,絨毛膜絨毛上的滋養細胞會在基底蛻膜形成許多空間,這些空間充滿母體的血液,同時絨毛膜絨毛也不斷向子宮壁內生長。在絨毛膜絨毛的滋養層增生分化時,會產生二種不同的細胞層:滋養層的內層,為一羣單核的細胞,稱之為胞滋養層(Cytotrophoblast Layer);而滋養層的外層,細胞之間有融合滋養層Syncytium Layer or Syncytiotrophoblast Layer)(見圖4-10)。這二層細胞層,在懷孕第5個月後,胞滋養層細胞會漸減至消失,而只剩下融合滋養層覆蓋在絨毛膜絨毛上。藉著融合滋養層在絨毛之間的區域和母體的血液直接接觸,以達到胎盤的功能性滋養作用,同時也負責懷孕期間的胎盤荷爾蒙的分泌。


  融合滋養層會產生隔離的空間,稱為腔隙(Lacunac)。在胚胎第二週時,這些空隙即被母體微血管的血液及母體腺體之分泌物所充滿,供應胚胎的營養。在絨毛膜板和基底蛻膜之間形成絨毛間腔(Intervillous Space),內為充滿血液的竇。這些絨毛間腔隨著滋養層的突起而擴大,它並沒有清楚的劃定界限,為連接母體動脤的入口及靜脤的出口。隨著妊娠週數增加,絨毛間腔被絨毛佔據,直到絨毛間腔變得更堅實。


  胎盤由胚胎與子宮壁相連處開始發展,並一直不斷地擴展,直到20週時為止。20週後,胎盤會增厚但不再加大。成熟的胎盤呈鮮紅色,為一盤狀的組織,直徑約15~20公分,厚度約2~3公分,重量約500~700公克,可覆蓋子宮內表面積的一半。


  胎盤是由16~~20個胎盤葉(Cotyledons)所組成。胎盤葉是由中胚層內層的固著絨毛(Anchoring Villus)形成,並呈窗形隔開、每個胎盤葉充滿了分枝狀的絨毛,氣體及養分的交換就在此血管系統內進行。


  胎盤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即母體面及胎兒面。母體面有基底蛻膜及其循環,呈粗糙、暗紅色,並且不規則地分成數小葉的胎盤葉(見圖4-11A)。胎兒面含有絨毛膜絨毛及其循環,其表面被羊膜所覆蓋,故呈光滑的灰色,胎兒面有許多來自臍帶的大血管通過,這些血管產生分枝,其末端分佈於絨毛中(圖4-11B)。


  胎膜延伸包著整個胎盤邊緣,是由羊膜、絨毛膜及少量蛻膜組成。在生產時,胎膜破裂,羊水可由此流出,並且胎兒也由此娩出。在胎兒娩出後,胎盤隨胎膜由子宮壁蛻落排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