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已经到了可以上学的年纪,送小孩去上学他却哭个不停,不肯乖乖进教室去,但是大人上班快迟到了,这种状况父母该如何是好呢?以下几点方式教你如何克服孩子的分离焦虑。
 

爸妈可以做的五件事──

一、增进亲子关系。有空时陪孩子玩他想玩的游戏、说故事、带他出去玩、了解他的想法等。 另外,留意家里是否有些变动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不安,例如有刚出生的弟妹、有生病手足需要照顾、爸妈常吵架、改变照顾者等等。这些都会引起担心失去爱的感觉,因此与父母分离时就更不安了。所以如有这些情形,要让孩子感觉到被关怀及支持,才有可能减低分离焦虑。

二、培养孩子降低分离焦虑的方法:给他一张你的照片或其他可以代替你陪伴他的东西,告诉他若想念你时可以看看照片、告诉老师、跟小朋友玩、或看书等等。

三、离开孩子时要表现得温暖而坚定:离开时抱抱孩子,温和但明确告知什么时候一定会去接他,希望他在学校跟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也相信他做得到。然后才把他交给老师。

四、准时接送。跟孩子的承诺一定要信守,如遇临时情况无法准时接他时,一定要事先告知何时会去接他。

五、在家里玩躲猫猫的游戏:透过游戏让孩子体验,父母不见但还是会出现的感觉。

 

爸妈不能做的五件事──

一、偷偷溜走:心想孩子看不到就好了。可是孩子反而会因无法确认父母什么时候会在、什么时候会离开,而让不安感更加严重。

二、大人呈现不安:父母的不安也会传染给小孩。

三、用大人的情感威胁:例如对孩子说:「你再哭我就不带你回家了。」「我不要爱你了,我要爱妹妹,她比较乖。」

四、只考虑解决问题忽视孩子的情感:例如跟孩子说:「我不管你了,弟弟在家等我。」或将孩子直接交给老师,说「让他哭」,然后径自离开。

五、威胁处罚:例如跟孩子说:「明天去幼儿园如果你又哭,回家就要罚站。」

其实这些都会让孩子更害怕,更增加他们的分离焦虑。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安全感了,从这些话语或行为,更让他们相信爸妈的确是不爱自己了。还有一种说理说服,例如:「你长大了,要勇敢!不能哭啰!」虽然孩子的确会希望自己勇敢及长大,可是若不觉得父母是了解他、爱他的,这样的话语其实是没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