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怨「不公平」的清单永无止尽,谁先按到电梯里的关门钮、谁多吃了一片饼干、谁先跟爸爸妈妈道睡前的那一声晚安、谁用了那个紫色杯子喝牛奶⋯⋯每件事都可能不公平,爸妈永远做不到公平。该怎么办




研究指出,所有的群居动物,包括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都发展出爱好公平的天性。人类婴儿从
19个月大起,就有公平观念。因此孩子抗议不公平,是很正常也很难避免的。以下教父母运用4个博弈理论,这样来应对孩子的抗议。

 

1.我切你拣:这是分配蛋糕等东西时的好方法,让其中一个孩子负责切蛋糕,其他的孩子先挑选。这样可以牵制孩子,如果负责切蛋糕的那个孩子把蛋糕切得大小不一,大块的蛋糕就会被其他孩子先挑去了,因此负责切蛋糕的那个孩子会尽量切得公平。蛋糕以外,分配其他点心、玩具时也可以用这一招。

2.投桃报李:当要求孩子们整理大家一起弄乱的房间时,让孩子「你捡一个、他捡一个。」这个理论比较适用于7岁以上的孩子们。如果兄弟姊妹当中有一个孩子还不满7岁,这个年幼的孩子数学与逻辑观念还不成熟,哥哥姊姊们就可以轻易「耍诈」让弟弟妹妹多做一些。所以此法用于年幼孩子时,父母应该在旁边监督。

3.随机独裁:这个周末要看哪一部电影?这一次要买哪种口味的早餐谷片?今天晚上要吃哪家餐厅?当决定会影响到全家人时,可以用这个理论。全家每个人,包括爸爸妈妈,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选择,然后抽签决定,每个人「赢」的机率都是均等的。

4.拍卖理论:需要轮流玩的东西,就用这个理论。例如坐飞机长途旅行时,只有一部平板计算机,谁可以先玩?让孩子们用「劳务」或「财富」来「竞拍」。劳务可能是做家事,财富可能是糖果等零食。这个理论让孩子有学习的机会,他们必须思考:第一个玩平板的机会,值得我洗几次碗、拿出几个糖果给兄弟姊妹来争取?一开始,孩子为了想玩平板,可能会漫天喊价。父母应该从旁提示,让他们喊价前先想清楚,不要喊出自己做不到的事或拿不出的东西。经由这样的练习,几次以后,孩子们会渐渐明辨每样东西的价值,以及认清自己的欲望。

雷布恩提醒家长,这4个理论有帮助,但就算把这4个理论都运用的很好,孩子偶尔还是可能抱怨不公平。这时候不必生气,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爱好公平,我们也都尽力追求公平,但是人生难免会有不公平。

儿童心理学家劳拉•马克韩(Laura Markham)则建议家长,可以趁这个机会与孩子讨论:「你觉得怎么样才叫做公平?」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教育他们「公平并非每个人都一样,而是每个人各取所需」的观念。

想知道更多,请至:SBF333的小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