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圖文完整版:http://www.wretch.cc/blog/ballade/12900407

旅行迷人之處美在於體驗生活,融入當地的文化
而在旅行的途中,我認為小吃店及傳統市場最能感受到在地文化
我想…大概是受到老媽自小的感化與教育
包羅萬象的傳統市場,就像個大寶窟般,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從但丁之家出來時,一台小餐車停在巷弄間的街角
在義大利數天來,餐車也看了不少,但地陪特地和我們介紹了他
因為這賣的可不是一般的三明治,而是有佛羅倫斯在地口味的三明治麵包

在佛羅倫斯有兩樣非常特別的美食:
一樣是Bistecca alla Fior- entina(佛羅倫斯大牛排),另一樣是Trippa(牛肚)
這兩樣同屬牛產物,足見牛在佛羅倫斯是一種受歡迎的食物
牛排我們在托斯卡尼莊園時就已經體驗到
地陪也強力建議我們在自由活動時,可以體驗一下這在地美食小吃─牛肚麵包



遠遠的經過時…老闆大方地拿著叉子叉著一大塊的東西給高高舉起
試圖要透過動作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而在地陪的介紹下,帥哥老闆…你的確成功了!
因為…已成功吸引我們一群人也靠近去拍了幾張照…

好不容易等到自由活動,我和煞車皮趕緊到這來補充能量
大概是我們兩就站在餐車前望著菜單端詳了許久,正想要怎麼開口時
老闆…又很識相的把牛肚從鍋中撈出高高舉起給大家拍照
我想…老闆應該有在身上裝感應器
只要有觀光客經過,就習慣性地會自動舉起他的手



一旁冒熱氣的大鍋,很有台灣加熱滷菜的感覺
老闆由旁邊的鍋中取出一塊燉好的牛肚,放在桌上
唰、唰、唰沒三兩聲就將牛肚切成碎塊條狀
拿著一旁備用的麵包,蓋上牛肚肉片前,老闆還將麵包會先入鍋
大方的讓麵包吸飽湯汁,才將牛肚粗獷地夾到麵包裡
再加上鹽、胡椒調味,就成為當地隨處可見的在地小吃

3.5歐一份的牛肚麵包究竟是什麼滋味呢?



仔細的把他翻開來研究了一番…
一點都不太像印象中的牛肚一格一格的,應該不完全都是放牛肚的部位啦!
倒是吸著飽飽牛肚湯汁的麵包,清爽卻帶有濃郁蕃茄香撲鼻而來
已燉得軟爛的牛肚及肉片很好下口,本以為會有動物的肉騷味的
卻怎麼也沒想到…還真是溫和舒服,夾在帶有嚼勁的麵包中
烙個行話應該就是「ㄟ!不單調,深具層次感的三明治」
「好吃!」沒三兩下,就讓我們兩個給喀完了!

畢竟吃完後就要開始自由活動,可得吃飽飽才有氣力東奔西跑
眼睛叮著菜單,鼻子不時聞到牛肚的香味,到底該吃什麼是好?
是否該來份牛肚肉再加強印象(不加麵包)?
貪心的想再試試其他口,既然已經嚐過就好了,所以作罷
至於好吃與否,就留待客倌或我下次餓個一天一夜後測試後再告訴大家!



但還是不知道到底該吃些什麼
這時…就要用敏銳的觀察力好好的左顧右盼一下
看能不能看出什麼招牌菜色是非點不可的
ㄟ…窗櫃裡放了一大捆的豬肉捲
一旁還堆了不少已經夾上肉片的三明治



好奇的我特地轉到餐車的側邊
想把那一大包的豬肉捲給看著仔細瞧著明白



不過豬肉捲中間似乎包了顏色比較深的東西
既然有賣牛肚,我在想應該也是豬肝之類的內臟類吧
所以…衝著這豬肉捲,再比對一下掛在一旁的菜單
認真的思考著…到底該怎麼開口,還有到底他是應該叫什麼名字才對
不管啦!先點再說,單手一指,比向玻璃櫃裡的大肉捲
老闆好像就懂意思了…跟本也不需要做什麼解說



老闆轉身從玻璃櫃裡拿出一份三明治,再放到身後的鐵板上加熱
但不放心的是…怎麼不見老闆親自從大肉捲上切下肉塊
所以讓我有點擔心吃到的不是我所希望的這塊肉
於是我和煞車皮便用破破英語和老闆對談了起來
到底談了什麼….距離事發現場也早已過了8個月,當然…是忘記啦



這份烤豬三明治也是3.5歐
外觀看起來和牛肚三明治長得很像,只差在有無醬汁吧!
不如牛肚三明治有醬汁可以增加麵包的濕潤口感
本以為這豬肉應該看起來會很乾澀
但咬上一口後,才發現大錯特錯…



印象中…西方人似乎不太流行給動物放血,這肉片不僅不乾
但這豬肉真的連一點羶味都沒有,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濃厚的豬肝香味
我只能說…夜麓腦詩~~這個也是棒透了,和牛肚麵包有過之而不及唷
王公說那時你逼他吃牛肚麵包他打死不吃~
現在我只能說~~應該要多吃這顆的!



大概也是到了中午用餐時間,所以不少當地人跑了出來
站在攤位前點上一份三明治及一杯紅酒
就這樣和老板閒聊家常起來(也許是在附近工作的人們)
也不難看出這之於當地文化的生活化



歐美人都不太吃內臟,但在佛羅倫斯剛好顛倒
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始然!但如果他們都將他視為美食
那麼…來到佛羅倫斯,不喜內臟的人也可得鼓起勇氣大膽嚐試嚐試

兩人不用顧吃相地站在街邊
不時自遠方飛來的鴿子,在餐車前停了下來
肥嘟嘟的身子,兩隻細長的腳丫子,搖著屁股在廣場上跺步來跺步去
邊吃著麵包邊看著街上的人來人往,也是一種享受與趣味!
圖文完整版:http://www.wretch.cc/blog/ballade/12898040

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義大利詩人-但丁,他的故居也在佛羅倫斯
跟著導遊的腳步,走進曲折狹小的巷弄
坐落在佛羅倫斯市中心的路口上,是一座磚石結構的三層建築物
牆面也經過歲月的侵蝕而顯得凹凸不平
古樸雅靜、不起眼的房子,便是但丁的故居
若是沒經人說明,很容易乎視他的存在



儘管有人潮進出參觀,但現場的氛圍卻是充滿了肅穆的
也許你會問,是不是因為這裡有著他的棺墓,所以大家都沉靜下來
但是….但丁並不是在此終老與長眠於此

但丁(Dante Alighieri)於1265年誕生於翡冷翠,家境並不富裕
先人於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時戰死沙場,被冊封為騎士,也算是沒落的貴族之後
長大後的但丁,也走入政治之路
然而當時的翡冷翠正逢各個家族黨派權力傾軋最混亂的時期
但丁被派為大使出任羅馬,卻因因為捲入政治派系的糾葛而遭流放
因此自1302年後,直到1321年死前,但丁都沒有再回到故鄉
漂泊異鄉、長時間被驅逐出國的他,臨終最強烈的願望就是:回家!

而但丁長眠之處,乃在義大利東北部的拉文納(Ravenna)
據說義大利政府曾將但丁之墓牽回佛羅倫斯,但遭到拒絕
因為他們認為但丁是被放逐的,所以沒有權利要求遷墓!



但丁的仕途雖不順,但卻因『神曲』而被後世尊為『桂冠詩人』
身為是歐洲三大文豪之一的但丁(哥德與莎士比亞)慕名者眾
後代有不少人前往他的故居,曾有位藝術家到此一遊時
為了紀念但丁,也在地板上留下但丁的側面雕像
每每當人們觀注著地上的雕像,也尤如正在對他致敬般



有趣的是,在廣場上有位身穿紅短衣頭戴桂冠的男子
以誇張的肢體動作及我們都聽不懂的對白,在廣場上「移動」著
聽不懂也看不懂的我們,也只能鴨子聽雷般的看著
若在台灣,如此不知所云的行為
應該會引來眾人測目,並歸之為精神失常的行勁

但經過導遊的講解,才了解到…原來這是一位表演者
他不僅是位拿到執照的專業表演家,還專注於但丁文學的考究
而他正在表演的便是但丁的舉世大作─神曲
他,每天都會到這裡來表演
表演前,都會為小廣場進行簡單的清潔工作
在雕像下獻上一束鮮花後才開始表演
可想而之他對但丁與神曲的崇敬,當然…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然一個失意之人,又何以能創作出神曲這曠世巨作
據說是啟蒙於他的初戀情人貝阿特莉切‧波逖納利(Beatrice Portinari)
這就得前往但丁教堂一探究竟!



在民風保守、信仰虔誠的中古世紀
教堂也正是提供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彼此認識的最佳場所
做禮拜的同時,還可趁機尋覓心儀的對象
而這間小小的『聖瑪格莉塔』教堂,就是傳說中邂逅他的謬斯女神之處
教堂門口的佈告欄還可以看個到國語言的解釋

傳聞…但丁9歲時愛上一名名為貝阿特莉切‧波逖納利的女子
但丁和她一見鍾情,但卻從沒和她交往過或講過話
而貝阿特莉切也與一位銀行家結婚,但可惜不久後便死去
他對她的癡愛早以提升至精神之戀,終其一身,她都是他的最愛
即使面對她和別人結婚、夭亡,也不能停止但丁對她的愛
這種愛情為但丁帶來神奇力量,成就了但丁早年的詩集《新生》
更將他帶入神曲天堂篇,道盡對痴戀一生女子的歌頌,也成為他的救贖



在教堂在入口處的左右邊牆上,各放置了一幅畫作
一幅畫著但丁在老橋橋畔邂逅容貌清秀的貝阿特莉切
另一幅則畫著愛人貝阿特莉切出嫁之時的畫面

在教堂裡也設有棺墓,但先前我們已經提到了
可以肯定的…這絕不是但丁的衣冠塚,
現實生活中,但丁12歲訂婚,20歲結婚,他的妻子也為他生下6個孩子
故除了妻子的墓外,另一座便是但丁的謬斯女神─貝阿特莉切之墓
墓前有個小籃子,許多女孩會把願望寫在紙上置於此



這個禮拜堂規模相當小巧,是但丁做禮拜的地方
沒有華麗的裝飾,上面只有個簡單仿圓頂的裝飾
幾排的木椅簡單的排列著,初步估算裡面大概只能坐上20人

昏暗的教堂裡,抬頭望著被光束照射的明亮的十字架
跨進教堂,內心似乎不因長時間行走而躁動,反而平靜的異常
導遊專注地講著屬於但丁那沒有結果的愛情故事
耳邊突然傳來有如天籟般的歌聲,似乎也正在敘述著兩人的愛
向來愛哭容易受到感動的我,眼淚就這麼不知不覺的滑落!


但丁曾說:愛情使人心的憧憬昇華到至善之境
所以,人都要學會愛人、學會懂得愛情
因為要做一個幸福的人,這道理就像要學會尊重自己
就要先學會人類的美德一樣


傳說…沒有結局的愛情最美
就像梁山伯與祝英台、羅蜜歐與茱莉葉,我想…
也許就因為他的短暫,才越顯悽美!
也許因為他的不完美,也才最耐人尋味!
圖文完整版:http://www.wretch.cc/blog/ballade/12878172

在佛羅倫斯的晚餐,其實離飯店很近
穿梭在佛羅倫斯的小巷道,不起眼的門,裡面竟是別有洞天



穿過走廊,一旁的麵包臺發出陣陣的麵包香氣
發哥說這家店生意真的很好,起先我還不太信
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都比較早到餐廳用餐
雖然說是早但其實是因為義大利總是比較晚用餐的關係,餐廳裡其實沒什麼人
但隨著用餐時間的到來,人潮慢慢湧了進來



前菜大部分都是冷盤,醃漬蔬菜、各式火腿、各種乳酪、燻鮭魚
第一道是義大利人吃飯必出現的前菜豬肉凍拼盤(Salami)
深紅、粉紅的生醃火腿片下環繞著一圈紫色萵苣,就像盛開的花兒一般燦爛
單吃很鹹,但我卻又很愛那帶點韌度的口感、油脂在嘴裡化開的柔滑
看著放在上頭的橙片,我正打量著、思索著他到底有啥用處?



再來是兩種口味的開胃菜是托斯卡尼特有Crostini
熱雞肝醬及橄欖油冷拌番茄丁分別塗抹在烤的酥脆的小片麵包上
交錯擺放為餐桌妝點出豐富的色彩
Crostini 是一種在鄉村麵包上塗醬、或放一些食材;再跟著麵包一起吃的料理
吃法有點像是半邊三明治或潛艇堡



地中海蕃茄帶點微酸甜的鬆軟口感,加點欖橄油、香料
清爽中似乎打開了疲累的心神
一旁褐色泥狀讓人第一眼就打從心裡抗拒,看起來賣相不佳
但愛吃鬼們應該都很清楚,越是長的奇怪反倒都很令人驚豔
那雞肝醬吃起來非常美味濃郁,完全跳脫內臟乾澀口感的刻板印象
完完全全適合「[人不可貌像」來形容
清爽的番茄丁口味後再接著一片濃郁綿密雞肝醬口味
從淡至濃,風味各異,但味蕾已經被打理的服服貼貼了,舒服!



此時店家老闆趕緊奉上很有鄉村味陶罐又喝免驚的自釀葡萄酒
到這邊一切真的都很美好,但…
我只喝了一口就敬謝不敏,因為…「好澀!我不愛」



義大利肉醬寬寬寬寬寬麵
熬煮到相當的濃郁肉醬裡滿滿的都是肉末
難得沒有放入太多的起士,味道溫和不濃膩
配著撒在麵上新鮮的洋香菜末,很合我的味口!



倒是這道野菇燉飯就顯得清淡且普通了些!



不過仔細想想,義大利麵和燉飯本來就是義大利最普通的食物嘛!



晚上的主菜終於出現了,是佛羅倫斯著名菜色─紅酒燉牛肉
用著厚陶磁盤裝了滿滿一大份,再盛適量到自己的盤中
肉塊相當細緻軟嫩,我想應該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可以把這肉給燉爛
也難怪發哥說這道菜一定得事先預定才有
雖然省了裝盤的工,但我想也不至於只讓你只吃肉而已
不一會兒有端了配菜上桌,配菜有菠菜及金黃薯條



菠菜煮的軟爛,還挺像baby副食品裡的菠菜糊,雖然不太具美感
但在義大利餐桌上甚少見到煮熟的大量蔬菜,所以我也吃了不少
而一旁的金黃薯條也不用多說,被我當作主食在吃呀
只能恨說為什麼不早一點推出來啊!



那味道卻也與在台灣吃到的紅酒燉牛肉不同
極簡的烹調手法,紅酒與牛肉的對話
雖是純樸的鄉村菜餚,但單純卻不失細緻的調味



最後的甜點─淋上巧克力醬的卡士達起司派
大概是一天的行程真的又累壞了,實在是沒有太大的印象
但我思思念念的提拉米蘇到底何時才會再出現呢?
圖文完整版:http://www.wretch.cc/blog/ballade/12843733

選定到義大利旅行時
為了輕鬆放棄挑戰自助,選擇了眾人眼裡的高價旅行團
但似乎這趟行程裡,好像也沒有比較輕鬆或早睡
因為在歐洲的晚餐真的是「晚」餐,總是吃到晚上9點
換算台灣時間,也是台灣的大清早…從半夜吃到大清早,這種體驗,難得!
吃完不見得能回去休息,因為熱情的領隊還會連人帶車直接車去值得拍夜景的地方夜遊
以消耗一下晚餐吞下過量的熱量

看似寬鬆的行程,南進北出的旅程安排上也盡可能減少拉車時間
但體力的消耗量就連煞車皮都大吃不消
往往回房後,在我非常快速的貴妃出浴後
就可見煞車皮不顧形象地攤在床上呼呼大睡

而我…為了便於多搶點時間享受晨間”旭”曲
除了先把隔天要用的物品空出來,還要把行李調整到最易收的狀態
最後總要「認真」地「欣賞照片」,並將活動行程從隨身紙條中整理到筆記裡
而這一忙…總是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深夜…
這夜…依舊是到了凌晨2點才入睡!

溫熱的空氣總讓我昏沉,還是不習慣暖氣的我
夜裡睡前特地將窗推了點縫,希望外頭冷冽的新鮮空氣能透進房間



設了早起的鬧鐘,披上羽毛衣,緩緩走到窗邊
(住我隔壁的團友應該會很不耐吧…總是七早八早未亮就聽到我的鬧鐘在叫)
推開窗戶,原來天已經亮了
美麗的托斯卡尼,讓我相當期待晨曦陽光乍現之美
在雲層過厚的現實衝擊下,正式破碎!

吸上幾口新鮮空氣,我決定躺回去睡個回籠覺
我相信...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



遠方從雲中透出的光亮,撒在大托斯卡尼的大地上
想像著…高低起伏的山陵,波瀾壯闊的海岸
燦爛奔放的向日葵花海;夏末秋初那阡陌縱橫、結實累累的葡萄園
一棵一棵直挺挺的柏樹,向藍得不真實的天空延伸
他,有如翡冷翠文藝復興歷史偉業的文化之都,卻又有山城般古樸的容貌
無論是什麼,一切的美好,都從托斯卡尼的早晨開始



早上的第一餐很重要!因為吃飽才有力氣玩
Villa il Patriarca的早餐,一樣…非常、非常的豐盛
內容就和一般飯店的早餐不盡相同
玉米片、麵包、火腿、起司、優格都是基本成員,跑不掉



在盤子裡放些炒蛋、火腿、奶油乳酪,似乎已經有點吃膩這些組合
讓我不禁…想起街上咖啡Bar或是餐車裡的三明治
夾上mozzarella起司、生菜、義大利火腿或臘腸…等,送進烤箱加熱
吹著冷風、站在路旁或餐車的小桌前
一口咬下烤得酥酥還有豐富內涵的口感….

幻想著…要是能照著當地人的方式,來份街頭餐車早餐應該挺不賴的
回到現實,唯一讓我還能亮起眼睛的,就屬那各式各樣的的硬麵包



還好…眼前還有熱騰騰冒著熱煙、濃香的黑咖啡
一旁還有一整壺喝不怕的溫熱牛奶
也只剩咖啡才能真正喚醒還在沉睡滴味蕾



比較不同的是
早餐的餐臺上有前幾天沒出現過的甜滋滋藍莓派!



還有還有…吃過有史以來最好吃的榛果巧克力醬
麵包上抹上些巧克力醬,入口後,細緻如絲般的柔滑質地
除了微微的苦味,沒有甜死人不償命的巧克力甜
還有飽滿香甜、濃郁豐沛的榛果香氣
聽說義大利小朋友最喜歡的是榛果醬塗在麵包上
當下還滿想帶一罐回來的,只是…
離開托斯卡尼後竟沒讓我在超市中找到這款,到處看到都是Nutella牌…



打開餐臺上的水果盅,裡頭放著哈蜜瓜、蘋果、奇異果、橘子片
這是義大利家常的糖漬水果
我也不懂為什麼好吃的水果切丁後,仍要把他放在糖水裡泡著
沒有水果自然的香甜滋味,取而代之的是甜膩
我只知道這些水果丁死甜的讓我全身發抖



為了在飯後吃到清爽,也為連續幾天不變的歐式早餐作點變化
一手拿起排列在一旁的寬口高腳杯,我決定要來自製餐後「爽口水果盅」!

站在餐抬前,像是覬覦糖果罐裡的孩子望著罐裡水果的我
仔細物色與思考起到底該挑什麼?還剩什麼水果?
一邊小心異異地深怕被管家看到,而被誤會是在亂搞
我真的不是在玩食物,我是很認真的!



離開前仍不忘來顆義大利常見的糖漬蜜棗
最後再倒進適量的水,就算大功告成!
(我怎沒想到要加氣泡水?但這早有氣泡水可要嗎?)



瞧!在杯子裡漂浮著的水果丁,尤如寶石般晶瑩剔透
不知不覺地人也跟著優雅了起來…



早餐,就在最後自製的「爽口水果盅」畫下完美的句點
圖文完整版:http://www.wretch.cc/blog/ballade/12837867

離開阿西西後,我們在托斯卡尼大區落腳
入住在四星級的Villa Il Patriarca,並於享用旅館內晚餐
附屬在莊園的餐廳營業已有5年的時間,即擁有米其林一星的榮耀
以高尚的托斯卡尼料理為名,據說裝盤藝術也相當值得讚賞

義大利自羅馬帝國時代開始就享有「美食之國」的美名
自羅馬時期,義大利人的飲食習慣就已與現代人一樣有三餐的區別
主餐大致上可分為三道菜,類似今天的開胃菜、主菜和甜點,這個模式仍沿用至今

晚上七點準備用晚餐前,還安排了餐前迎賓酒宴、開了香檳招待,以為歡迎
餐廳的入口其實不太起眼,僅有一簾相隔
「啵」開香檳時響亮的的一聲,伴隨著歡呼與驚嘆聲
在高瘦的高腳杯裡,豪邁的倒上一杯充滿戀愛甜蜜蜜的香檳
金黃色的細緻氣泡、持續譜出的美麗旋律,彷彿正散放著幸福的訊息
微微發刺的氣泡一湧而出,在舌間蹦跳產生愉悅的刺激感



以鏡為盤,鏡中出倒影勾勒出的沉醉讓人食指大動
各式各樣精緻小巧的一口點心,不但方便隨手食用,乾淨又俐落



簡單的麵包放上橄欖油拌蕃茄或鵝肝醬
或而清爽或而濃郁


一旁還有許多小品炸物
若能再來點巴洛克或歐式宮廷音樂,怎能不讓人陶醉其中
對於如此的陣仗,大伙熱誠的交談,融入在那歡樂的氣氛裡
我想…印象電影中來自社會高階社交派對,應該也不過如此爾爾!?

但我深深覺得這些小點就足以把小胃口給塞飽
所幸…一如往常很認真的取景拍照~

不大的房間擺的略為擁擠,桌上的銀色餐具、白桌布及餐巾
充滿歐式的空間、昏黃的燈光再點上白色長蠟燭,氣氛還真不錯

一籃籃的麵包放在桌上,麵包依舊是脆硬、內蕊多孔洞空氣感十足的類型
隨著個人喜好沾著橄欖油、或是配上乳酪奶油皆可
但大家似乎都不太動手??
若是一般狀況,大家應該早餓到把麵包拿起來啃
不過因為稍早迎賓宴上的點心,大家的胃應該都已經先墊了底


不同於前幾天的義大利麵,這道菜的出現
不禁讓我遲疑了一下『流程改了嗎?直接上主菜了嗎?』
長的有點像是漢堡的Chicken breast confit with spinach
兩片厚厚的白色大辣辣的躺在盤上,乍看應該又是雞胸肉或是火雞肉
(雞肉菠菜派!?我想…應該可以這樣翻譯的吧!)

但這雞胸和中午吃到的肉質又大不同,口感還莫名其妙的嫩呢~
而藏在雞肉下一團菠菜糊,看似嚇人但也好吃的出乎意料
我知道菠菜是傳統義大利麵中最常運用的蔬菜素材
但不知道為什麼…歐洲人老愛把菠菜剁得爛爛的?



當管家將牛肉千層麵送上桌時,遠看還真有方餃的FU
我似乎清楚的聽到四週…錯愕、驚嘆與此起彼落的問號彈跳聲
再次把菜單拿來仔細閱讀……
這看似炸餛飩皮在放上一球肉球的組合真的是千層麵

經過油炸的麵皮確不帶油膩感,我想應該也是用義大利麵皮去做處理
外表怪異的他,內在的的確確如同千層麵般
層層交錯堆疊,中間夾上蕃茄牛肉肉醬調料
簡單俐落的口味真的很不賴,感覺也沒有幾天前吃到的義式料理來得那麼鹹
不知道如此乾爽少了起司與白醬的千層麵,熱量可以少多少呢?

不論是從視覺或味覺上,完全顛覆千層麵挶烤作法的既有印象
對我來說或許他長得和傳統黏黏糊糊的千層麵大不同
我還是不禁要說…這深具特色與創意的千層麵,三層還真可抵千層ㄚ!
噹噹噹!噹噹噹!得分!得分!!


吃義大利菜絕不能忘了「葡萄酒」,因為義大利料理與葡萄酒是密不可分的
但…但…但…這酒….這酒….也太好喝了吧~(醺)



再來就是主菜─托斯那納丁骨切塊牛肉&烤馬鈴薯
牛肉是高級菜色的代表,特別是北部皮埃蒙特地區的產品
因為火力很強,牛排的外層焦香但內裡還是生的
外層焦酥,裏面紅嫩卻不會留出血水的好吃模樣
也沒有任何牛排必出現的黑胡椒醬或蘑菇醬把餐點弄得髒髒的

雖然不久前幾餐在羅馬-米其林餐廳二刀叉級PapaBaccus才剛吃過一樣鮮嫩的牛肉
但似乎這牛肉的纖維似乎有一點點粗,以至於有點難咬斷
倒是那馬鈴薯讓我不加思瑣、一股惱的就吃光
而同桌的團友無法習慣如此血紅的肉色,放大膽子地請管家送回廚房請師傅催熟一番


米其林餐的美麗結尾─烤布丁佐水果丁
話說…不添加一滴水的傳統烤布丁,奶香與焦糖香充分混合
光是這樣就可以想像出布丁的濃郁,以及蛋的清香
對於從小吃慣台南老牌菜市場牌的冰果室專用傳統烤布丁
我對布丁可是很挑嘴;太過於滑溜的布丁,不吃!
沒有孔洞的布丁在我的淺意識裡,也不吃!
但這沒有華麗裝飾、只有樸實外表的烤布丁真的好!

望著從布丁表面倒映出亮眼的水晶燈,也算是為這米其林餐劃上美好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