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後,人生猶如一幅淡墨清雅的畫卷,漸退了濃豔華麗的色彩,終歸於質樸和平淡了。首先,表現在衣著上,往往不講究。只要乾淨、整潔便行。至於衣服,多選擇淡和、清新的為主,從不關注花哨的時裝。其次,出門在外,隨意而行,不在乎走路的姿勢是否端莊,有無昂首挺胸。步入中年的我,只想自在行走,顧不了所謂的規矩,和旁人的目光了。不出門,獨處家中也很安寧。凡事悠悠而為珍珍薯片

 

要喝茶,則先提水壺至廚房,擰開水龍頭清洗,放滿水、插上電,然後坐等水開。終於水霧彌漫,水開了,於是拿來茶葉、茶杯,沖上一杯熱氣騰騰的清茶,坐在沙發上慢慢品嘗……這樣的生活簡單。卻是我,每天均要過的日子。人到中年,內心波瀾不興。凡事司空見慣。這並非麻木,而是對生活的一種豁達,與釋懷。閒暇之餘,也會即興揮毫,練練書法。不在於字好字壞,而在於怡情養性。偶爾,又會斜躺沙發,慵懶地翻翻書,隨意閱之。不求學什麼,但一經文字的薰陶,心胸豁然開朗,情懷溫婉柔和。此刻,若將有些倦意的眼光投向窗外,則覺陽光明媚,清風習習,藍天白雲何其悠悠。我每天都在沉靜中度過。不喜,也不怨。有事時,勤勉為之支付寶香港

 

空閒餘,坦然釋懷。不刻意要求什麼,從不做無謂的擔憂。有朋自遠方來,待之以誠。如朋友忙碌,則相忘於江湖。人到中年,心思刪繁就簡,一切清新自然。蟄居家中多日,偶爾也會到山野遊走,舒放身心。獨步山野,空氣澄明,清風輕送。蒼翠濃綠,景色幽深,令人心曠神怡。一個人在曠野山中,感受自然的深邃,領悟生命的卑微,頓覺人生之無常。塵世的喧囂如雲烟,眼前唯有蒼茫藍天,層層疊疊的峰巒,以及無邊的草木。此刻,心不再執念於一事一物,輕快而又敞亮。平日裏,那些所謂遠大的願景,也終虛化無影童顏針效果

 

真實在身邊的,是微如針尖的芒草,看它靜靜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還有不知名的野花,在清凉微風中兀自開放。又見一行微乎其微的螞蟻,在土堆上悄然爬行。對於螞蟻而言,天地浩瀚縹緲如宇宙,但它們卻真實存在。這一切,也唯有當一個人神思寧靜時,才能聆聽到自然最為憾人心魄的聲音。有話說得好,人活中年更應重“當下”。最忌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唯如此,內心才不再狂躁,為人處事方顯沉穩。孔子曰:“四十不惑”,就是說,人到中年心思日趨澄明,不至於糊塗。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都應了然於胸。

 

更重要的是,無論做什麼,都應把精力集於“當下”。不可做著一事,又另思一物。要把當下所做之事,當成世界的全部,全神貫注而為之。若漫不經心,不僅一事無成,還將徒增心浮氣躁,不利於中年沉靜習性的養成。沉靜的中年,猶如澄碧如洗的河流,不裹挾半絲雜草。亦無湍急漩渦,只一味向著悠遠的大海,緩緩東流。沉靜的中年,還似曠野溫婉的風,在遼闊天地間,任意東西。沉靜的中年,更像了一棵蒼勁挺拔的樹,歷經了風霜歲月,無怨無悔,只悄然長成一地的繁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