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用「百歲醫師育兒」法嗎?

圖片來源:陳怡安 攝

到底寶寶哭該不該抱?學界有不同的論點。親職專家楊俐容認為,調整寶寶的作息急不得,先建立親子間的親密信任關係,再視寶寶的特質調整教養方式。

「今天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會讓妳哭。」「寶寶一直哭不會受到什麼傷害,相反的,他們會開始覺得有安全感。要把哭當成是寶寶的運動,有助肺部的發展。」──《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這本新手父母幾乎人手一本的教養書,以美國百歲小兒科醫師丹瑪(Leila Denmark)多年的臨床經驗為藍本,提供新生兒哭鬧、作息混亂等解決方案,並對爸媽訴求「十天內舒舒服服一覺到天亮」。

面對每兩小時哭著要喝奶、晚上不睡覺的新生兒,百歲醫師提出,寶寶哭不要先餵奶,要等到四小時再餵,以建立寶寶規律的作息。寶寶哭不停也不需要立即回應,千萬不要想盡辦法讓寶寶不哭。這些觀點及方法,的確讓疲憊的新手父母看到一線曙光。

不過,真的實行起來,卻有不同的聲音:「我覺得好殘忍」、「我狠不下心」Babyhome討論區的媽媽紛紛留言。「為了這本書,我和老婆吵到差點離婚,她重視自己的生活,想徹底執行書中的方法,但我覺得寶寶會哭那麼久,說不定有什麼被我們忽略的原因,例如生病,這個『萬一』是我們承擔不起的風險,」葉漢宇(化名)說。

到底該不該用百歲醫師育兒法養小孩?育有兩名幼兒的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生黃瑽寧認為,丹瑪醫師的說法約是四十年前的醫學主張,

近十年另有「親密育兒」的學派,兩種學派各有理論依據。

睡得好的寶寶最優秀

是我一致推推推  ..........薦的,

適合婚後,

懷孕後,

產後的父母們可以閱讀.

甜蜜的負擔在前,快樂輕鬆在後.

想朝這方面著手的爸媽朋友,可以入內分享及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