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運動 孩子日後高人一等 2011-09 親子天下特刊 作者:陳永綺(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相關關鍵字: 長高 胺基酸 陳永綺 生長激素 學前兒 為什麼有些人小時候高人一等,長大後,反而矮人一截?想讓孩子高人一等,多喝牛奶、早睡、多運動是必要條件;哪些運動是刺激長高最好的方法?如何運動,才更有效? 精彩重點 身高180非夢事兒科醫生:不吃糖+運動與早睡 不必打針吃藥,用中醫調養提升孩子免疫力 Q1 三歲是長高的關鍵期之一? 從出生到滿週歲,是孩子一生中成長最快速的階段,身高約可增長二十五公分,然後速度會逐漸慢下來,一直到進入青春期(約在十二到十四歲左右),因為性荷爾蒙和生長激素間的交互作用,孩子的身高與體重才會又開始快速增長,這時身高約可增長二十五至三十公分。當過了青春期以後,即骨骼中的生長板完全閉合時,就是定終生的時刻了,身高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稍微縮減,是不會再長高了。從出生開始到青春期結束,骨骼生長板完全閉合之前,都是身高增長的重要時期,因此要時時注意孩子的成長。 三歲以後至青春期前並不是身高快速增長期,但是在這期間每年至少要長高五到六公分,如果一年長不到四公分,就應該儘早帶孩子到小兒科,找醫師諮詢並評估,了解孩子的生長狀況並找出改善的方法。否則錯過了成長的階段,就不容易讓孩子長得理想又健康。 Q2 幼兒期多喝牛奶、多補鈣,日後就能高人一等? 高人一等,必須要有好的條件。首先,必須了解孩子的預估目標身高,這方面是先天遺傳的潛能。遺傳是影響孩子高矮最主要的決定因素,父母的影響各佔一半。預估目標身高的數值是由父母的高度來算出孩子成年時可能達到的高度。 由於身高不是由單一特定的基因決定,預估身高數值會因為先天遺傳基因與後天的多種因素而改變。大部分人身上同時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長得高或矮,是決定在顯性遺傳基因的表現上,如果顯性基因是高的話,將來就有機會超出
很多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在人群中能鶴立雞群,而不是被淹沒。明白攸關生長的重要知識,才能有效幫助孩子長高,並避免不切實際的過度期待。
人類有二個快速生長的黃金期:嬰兒期及青春期(女生平均每年長高8~10公分,男生10~12公分)。在骨骼的生長板還未關閉前,是最後的長高機會,需要好好掌握。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羅福松引述美國史丹佛大學Greulich及Pyle教授在《手與手腕骨骼發展之影像解剖學(RadiographicAtlasofSkeletalDevelopmentoftheHandandWrist)》書中的研究結果表示,女生骨齡滿13歲(約初經來後1~2年)、男生骨齡滿15歲,就只剩3~4%的生長空間。小兒科醫師、榮欣診所副院長丁綺文也指出,「女生骨齡滿16歲,男生骨齡滿18歲,身高就一動也不動了。」
長高三要素,一個都不能少
大部份孩子,只要做到充足睡眠、均衡營養及適當運動,並不需要任何治療,自然就能達到正常的身高。
這三個要素聽來老套,卻大大攸關著影響身高的生長激素(GrowthHormone)的分泌。
1.均衡營養:高鈣=長高?其實「鈣質跟長高沒有直接關係,」美國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學中心主任希博(Dr.DavidHeber)表示,每天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就能發揮基因的潛能,長到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