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代筆媽咪在問,剛好前陣子寫了這篇,不恥獻醜一下囉XD

 

 

IMG_3535

IMG_3538

我超愛吃麻油雞的,但這喜好卻是從坐月子後開始的
第一胎住月子中心吃月子餐,麻油雞一吃下去,我就犯蕁麻疹,而且還醉了@@
那頓母奶餵下去,小鼻也似乎睡得特別好XDDDDDDDD
後來我就吩咐月子中心一定要把我的酒煮乾淨.....但說實在的我也不敢再吃了

月子坐完不知怎麼的,突然想念起麻油雞,加上物色到一間好吃的麻油雞
從此只要寒流來、上班累、精神差,就會跟阿狗一起去吃麻油雞
不過真正好吃的,還是我婆婆做的麻油雞,因為她知道哪裡買超甜超嫩的玉米雞!


那間玉米雞攤中午前就會賣完,我總是爬不起來早早去搶雞肉
只能隨便買買頂好超市的肉了

第一次煮麻油雞就很成功,第二次我決定多加些料,煮成麻油雞火鍋

麻油雞原料:雞肉(我放大腿切塊+棒棒腿)、麻油、老薑、紅標米酒、冰糖、高湯
火鍋加料:高麗菜、玉米、豆皮、百頁豆腐、豬肉片

IMG_3486
 

我婆婆說她都放半碗薑,所以她煮的真的很濃,雞肉較多湯較少
我是很喜歡喝湯的人,所以我決定煮比較淡,想喝湯頭


step 1 備料

老薑洗淨切片,越薄越好,我還切了一些薑末搭著用(香味更容易出來)
但我喜歡麻油雞可以看到薑片的感覺,因此沒有全部切末

IMG_3518
這三項缺一不可 
 
 

step 2 川燙雞肉

查到網路上說:
如果希望雞肉最好吃,就不要先川燙直接下去炒
如果希望湯頭最好喝,就要先川燙雞肉
....於是我選了後者
 
 
IMG_3501


step 3 小火起油鍋,麻油量少爆薑

麻油遇高溫容易變苦,因此我盡量小火+少量麻油爆香
(阿基師的撇步是用沙拉油爆香,煮湯時才加麻油)(也有人用苦茶油代替麻油,苦茶油比較耐高溫而不變苦,也不像麻油那麼燥熱)
要爆到薑片焦焦的感覺,有點到了脆片的程度,這時老薑的香氣都被逼出來了
 
 
IMG_3492
塵封了許久的中式炒鍋又出動!!
我後來都用不沾鍋煮菜,但不沾鍋不適合煮麻油雞

我的麻油放得不多,我甚至把鍋子傾斜用有限的麻油炒薑片
 
 
IMG_3493
我的薑片切得很薄,讓味道比較容易炒出來

IMG_3497
炒到這樣微焦、邊緣捲起、跟鍋子摩擦有酥脆感,就可以先撈起了


step 4 撿起薑片,炒雞肉

薑片夾起備用,火開大(開大前把油盡量倒到薑碗裡)
下雞肉等一面微黃,再翻動,翻炒到兩面都略熟(這種鳳梨鍋可以乾煎雞肉)
這時再把剛炒好的薑片倒入,開大火,馬上進入step 5

IMG_3506

IMG_3511
 
 

step 5 加米酒、高湯、水、少許冰糖

我的量是加半瓶米酒
網路上多建議加一杯,我喜歡多加,有的人甚至不加水而用全米酒
接著加高湯、水,深度要蓋過所有料,再加一小匙冰糖

IMG_3512
 
 

step 6 放火鍋配料

湯滾後放入火鍋配料,再滾後轉小火
確定雞肉&配料都熟透,加足夠的麻油,再滾一下即關火
青菜要吃之前再煮就好了(我喜歡吃脆的高麗菜勝於爛的)

IMG_3520


IMG_3523
豬肉片可選豬頸肉,這次沒買到,我用後腿肉
 
麻油雞就是這麼簡單,但外面都賣很貴,自己煮大碗又省錢
寒流來襲的時候,連吃三天都不會膩啊ˊˇˋ

IMG_3533
快來一碗暖暖心吧^3^


 
阿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