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心情抒發

布尿布與如廁發展



Lv1 MEIR

文章1010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7月21日

2010-07-21

〈用品篇〉

 

※我對布尿布的經驗並不特別豐富,如廁訓練也只做了一個半。這篇分享只能算是野人獻曝,權供需要的人一點參考罷了。

 

★布尿布★

目前市面上的布尿布種類繁多,有用尿布兜加上紗布尿布的,有口袋型的(尿布褲+吸水墊),有號稱All-in-one的。大致上依其【需換尺寸】與否,以及「包裝時」的【分離式】與【一體成型】之不同,國內外各有不同品牌的產品可供選擇。

 

我們家使用的是阿卡將尿布兜+奇哥圓筒型紗布尿布,另加阿卡將隔離墊。尿布兜需換尺寸,以身高體重為參考依據,我所準備的數量為50cm、60cm及90cm各4件,70cm及80cm各2件,隔離墊5條。奇哥的圓筒型尿布10條為一包,我覺得買兩包就差不多了,紗布易乾,即使是冬天,只要每天機洗,20條也還足夠替換。

 

★學習褲★

根據經驗,台製學習褲單件NT120-150的品質都還不錯,日本品牌大陸生產的,反而要仔細挑選。網路上一堆「日單」便宜貨,號稱三、四層,但通常大寶寶一泡尿就漏得滿地,有穿沒穿好像沒差。

 

顧名思義,既然是「學習」用的褲子,它的作用只在於接住一泡尿,並且這一泡尿雖不能漏,卻必須從裡濕到外,如此才能教孩子體會尿濕的不適,也好讓父母及時發現、及時更換。

 

若購買的品質不差,尺寸合身(最好能量大腿圍)也沒穿歪(小朋友自己穿時),學習褲在白天接個一泡尿是沒問題的。它是一種過渡用品,對父母來說,在如廁訓練過程中使用學習褲好處是:第一,不用擦尿;第二,不怕孩子踩到尿尿滑倒,甚至玩尿。

 

由於質厚難乾,學習褲用在還不會表達尿意的寶寶身上,一買就要十幾件,否則恐怕不夠替換。我們家的兩個寶在會爬以後,多以學習褲取代布尿布,家裡各式學習褲20多條,而70cm及80cm的尿布兜準備數量較少,就是因為有這些「褲型布尿布」的緣故。


---------------------------------------------------------------------------------------------------

〈理論篇〉

 

大多數剛出生的寶寶都會表達尿濕的不適,因為離開子宮後,尿前的乾爽和尿後的悶濕是很大的對比。我聽(看)過很多媽媽抱怨她的孩子「有潔癖」,一點點尿濕就哭到非換不可,一方面讓媽媽很操勞,一方面更增加購買尿布的支出。

 

然而等孩子到了差不多該戒尿布的年齡,媽媽們可能又急了起來:「為什麼要尿尿都不說?」「為什麼連尿濕了也無所謂?」其實靜心想想,大寶寶之所以對尿濕毫無反應,這裡面有一部分原因,很可能是被我們「訓練」出來的。

 

人類的文明成就了許多方便,但同時也讓自己愈來愈背離自然。聽IVY老師談如廁訓練時,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她說,自然界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替新生動物處理排泄物,唯有人類不同──我們要自己的寶寶扛著他的排泄物到處跑。

 

布尿布的吸收力不比紙尿布,所以寶寶比較能夠保有表達的動力,而使用紙尿布的寶寶,久而久之會學著忍受剛尿下去那一陣子的濕熱,因為只要一下下,紙尿布強大的吸收力就會讓他恢復至少5-6成的乾爽,活動和睡眠都可以不被打斷。

 

當然了,布尿布畢竟還是尿布,維持敏感度是一回事,而更多媽媽關心的,則是究竟何時可以完全脫去尿布呢?有的醫生說,2歲以前訓練容易造成心理問題;但身邊的長輩可能又會告訴你,那個誰誰誰,還是她以前帶的某某某,1歲前就不用包尿布了。

 

看似衝突的兩種說法,其實有其相容的可能。上一輩、兩輩以前的父母沒有紙尿布可用,家裡甚至不見得有洗衣機,每天洗尿布洗到手軟,不如早早抱寶寶去廁所噓尿,於是1歲前就不必包尿布了。現在的寶寶則是習慣與紙尿布共生,2歲以前訓練不易見效,此時父母若太心急,的確容易搞得孩子心生陰影。

 

一般的說法是,等到孩子會走以後,他對括約肌的控制就應具備基本能力,但這只是生理方面。心理上,從懂得表達到願意表達,從事後表達、當下表達到事前表達、提前預告,每個孩子需要的時間長短不同,因此如何開始訓練,要視孩子的心理狀況而定。有的孩子雖然年紀不小,仍需藉助學習褲慢慢來,有的孩子可以直接穿上小內褲,更有的孩子夏天在家乾脆光屁股,失誤幾次就知道要跑廁所。每次尿濕,帶著他練習換褲子,提醒他要表達;更小的孩子不需練習自行換褲,但可順便坐一下小馬桶,加強他對如廁與馬桶的連結。

 

多數孩子在3Y左右,白天如廁已經不需爸媽耳提面命,自己會掌握時機,但當然,有時也會因為過於貪玩+自信而出包。如果發現孩子晚上睡覺可以連續幾天保持尿布乾爽,那就是完全擺脫尿布的時候了。脫去尿布的孩子心理上有一個大躍進,但他們還是可能隨時尿床,這時候只好靠鋪尿墊、睡前少喝水,以及半夜把尿,做好一切防範措施,但不宜因圖方便就把尿布包回去。家裡小人跟大人同床的,如果發現半夜他有扭動不安的狀況,很可能是有尿意,可嘗試叫起來去上廁所。

 

---------------------------------------------------------------------------------------------------
〈應用篇〉

 



▲題為如廁「發展」而非「訓練」,因為我根本還沒打算開始訓練啊~

 

自小使用布尿布與學習褲,對寶弟來說,解放完了通報一聲,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

 

大約3-4個月前起,寶弟開始在廁所裡跟進跟出,裝模作樣地學哥哥蹲馬桶。漸漸地,他偶而會在小馬桶裡製造出一些產品,並且成功率愈來愈高。而這陣子以來,在家的時候,只要按時帶去坐馬桶,寶弟尿濕褲子的機率非常低,也很少讓媽媽洗便便的臭褲子了。

 

前些天我們和PG的幾個家庭到宜蘭兩天一夜,出遊時全程使用紙尿布,寶弟隨時隨地隨性拉撒,從不多囉唆一句。沒想到回家以後,小傢伙突然完全開竅了!雖然經常「便便」「鬧鬧(尿尿)」分不清,不過大多不是虛報,而且真的能夠忍個一下下,直到坐上馬桶才解放。一整天下來,唯一一次失誤是因為媽媽有事分不開身,寶弟急得抓著我的衣角連喊「便便!」最後實在忍耐不住拉在褲子上,更是氣得又哭又叫,暴跳不已。

 

寶弟的如廁發展如水到渠成,而且時間點早得出人意料,或許是神憐憫我在許寶身上所受的挫折(註),才賜下這個驚喜作為安慰?XD

 

※註:請參考《【心理性肛門閉鎖症】漫長的如廁之路》http://verywed.com/forum/wedlife/868774-1.html

MEIR 在 2010年7月21日 補充:

寶弟現在1Y8M。

  • 加入最愛

  • 檢舉文章

  • Line分享

  • FB分享

文章525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7月21日

恭禧水水啊..成功了...

回去看水水訓練老大戒尿布的過程,

真是字字血淚

連我都感受到妳的痛苦咧....

因為我家也有一隻正在戒尿布的2Y1M,

她會排斥去廁所,或使用小馬桶...但她會表示想上廁所,

所以我必須在她產生尿意便意時快速拎她去廁所,

她會在地板上尿尿...

如果我沒拎她,她會寧願尿在小褲子或地板上

我好言相勸,跟她說如果她到廁所去上,媽媽可以不用一直洗小褲子跟擦地板,

她都表示願意配合,但到了下次上廁所,又不願意了...

好難啊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1952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7月21日

謝謝許寶媽的分享

正在為此煩惱的人感謝 (小兒1歲8個月)

檢舉此篇回覆
Lv1 MEIR

文章1010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7月22日

孩子從出生就習慣尿布(不管哪一種),在尿布上撒尿拉屎,跟坐在馬桶上解放的感覺很不一樣。尤其紙尿布,尿完一泡很少立刻更換,那種被溫熱包圍的感覺,久而久之變成一種變相的安全感,突然間要他坐上馬桶隨尿隨去隨沖,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短期內適應。

 

我聽過很多孩子年紀不小,卻非要包上尿布才肯便便的例子。推想起來,那種一大坨產物突然脫離自己而去的感覺,應該是他們對於如廁缺乏安全感的一大原因。在他們心中,馬桶的形象可能因此變得令人又驚又懼,排斥坐馬桶,除了壓力以外,還有一種莫名的恐懼不安在背後作祟。

檢舉此篇回覆
感謝您,於veryWed分享您寶貴的經驗,送出前請詳閱以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