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華文章
  • 未分類
  • 心情抒發

發乳食物秘方大公開!



文章25724

活動0

發表日期2009年5月23日

2009-05-23

發乳食物秘方大公開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有源源不絕的乳汁給寶寶喝。加入母乳媽媽的行列之後,妳一定聽過傳說中的「發乳食物」...
【企劃‧撰文/吳碧芳;採訪諮詢/振興醫院營養師鐘子雯;參考資料/《女性中醫健康寶典》】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有源源不絕的乳汁給寶寶喝。加入母乳媽媽的行列之後,妳一定聽過傳說中的「發乳食物」,聽說,喝了或吃了發乳食物之後,奶水就有如泉湧,驟減的奶量也可以很快追回來。到底,發乳食物幫助發乳的秘密是什麼?究竟要怎麼吃,才能讓發乳食物達到最大效果?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A:我正在坐月子,擔心奶水不夠,是否應該多吃「發乳食物」來幫助乳汁分泌?

坐月子期間,傳統常吃的麻油雞、豬腳花生湯就是很好的發乳食物,媽咪只要均衡飲食,保持充足睡眠、多休息,這個期間最重要的是多給寶寶吸吮,刺激泌乳激素分泌,奶水自然就會充足。但應避免吃麥芽、韭菜等會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

Q&A:我餵母乳快滿6個月,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奶量有明顯減少的情況,我嘗試各種發乳食物,但是奶量仍然無法恢復到之前的水準,請問應該如何改善?

為什麼發乳食物對某些人有效,對某些人卻似乎效果不明顯呢?發乳食物根據其對人體的主要作用,可概略分為兩大類:補氣血,或是補充乳汁原料。若媽咪每天都能夠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但卻因為睡眠不足使得奶量減少時,應該多攝取幫助補氣血的發乳食物,例如紫米紅豆湯、養肝茶等,並且讓自己充分休息,再增加給寶寶吸吮的頻率,刺激泌乳激素作用,才能對症下藥,提升奶量。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原理篇

三大因素‧影響乳汁分泌

在揭開發乳食物的秘方之前,必須先了解造成奶量減少的真正原因。振興醫院營養師鐘子雯表示,母乳媽媽就好像是一個母乳製造廠,要製造源源不絕的乳汁,妳需要

1.乳汁生成的司令官─泌乳激素的持續分泌;

2.製造乳汁的工廠良好運作─健康的母體;以及

3.足夠的乳汁原料─發乳食物與水。

這三大因素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狀況,都可能讓奶量減少。反之,想要成功追回奶量,也必須對症下藥,找出原因,才能讓所攝取的發乳食物發揮最大效果。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1.乳汁生成的司令官─泌乳激素

泌乳激素是腦下垂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它會刺激乳房中腺體組織的泌乳細胞分泌乳汁。當寶寶吸吮乳房時,泌乳激素才會開始工作,製造奶水提供寶寶下一餐使用。因此,「多吸多健康」,給寶寶多吸吮,多刺激,就能促進奶水分泌,就是這個道理。

Tip 多吸就對了

如果,媽媽吃了很多的「發乳食物」,卻沒有增加給寶寶吸吮的次數,奶量並不容易追回來,而含有高油脂的「發乳食物」的熱量,還可能留在媽媽身上,使得媽媽難以「消瘦」!

2.製造乳汁的工廠─母體的健康狀況

俗話說:乳汁是母血生化而成的,也因此,如果製造乳汁的工廠─母體因為熬夜、疲累、月經周期等原因而導致氣血不足,奶量當然就會減少。保持充足睡眠、多休息、或多吃幫助補氣血的食材,補充足夠的發乳原料,再加上讓寶寶多吸吮,就能「追奶成功」。

Tip 多休息‧補氣血

有些發乳食物具有補氣血的作用,例如「養肝茶」、紫米紅豆湯等具有滋補養身的作用,搭配這些食物,多休息,奶量就會增加。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3.製造乳汁的原料─發乳食物與水

為什麼喝湯湯水水可以幫助發乳,喝果汁的發乳效果卻相當有限?秘密就在於食物的營養成分。能夠幫助發乳的食物,大都具有「高蛋白、高油脂」的營養成分,除了每天攝取2000~3000c.c.的湯湯水水之外,母乳媽媽每天多吃這類食物,補充足夠的原料,奶水就會源源不絕。

Tip 乳汁營養關鍵

媽媽所攝取的食物會反應在所制造的乳汁成分上,妳是否發現,為什麼有時候製造的乳汁比較濃稠,有時候卻比較稀?高油脂、高蛋白這兩大營養成分是製造乳汁的主原料,對於飲食清淡,嚴格節食,少吃肉類的媽媽來說,即使每天喝了很多的湯湯水水,奶水的量很充足,但是,所製造出來的奶汁也可能是稀稀水水的,寶寶喝了可能很快就餓了,這時候,媽媽就得多吃含有高蛋白的食物,補充乳汁原料了。

【完整內容請見《媽媽寶寶》2009年5月號;訂閱媽媽寶寶電子版;訂閱媽媽寶寶紙本雜誌

  • 加入最愛

  • 檢舉文章

  • Line分享

  • FB分享

文章25724

活動0

發表日期2009年5月23日

寶寶用藥問答
寶寶生病確實會令新手父母十分擔心,很多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用藥問題都需釐清,本文挑選10個最令媽咪困擾的疑問,給予解答,希望能有所幫助。
【文/鍾碧芳;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藥劑室藥物資訊組長李韋瑩】

 

寶寶生病確實會令新手父母十分擔心,很多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用藥問題都需釐清,本文挑選10個最令媽咪困擾的疑問,給予解答,希望能有所幫助。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感冒一定要吃藥?

感冒只是個統稱,多為「上呼吸道感染」,馬偕紀念醫院藥劑室藥物資訊組長李韋瑩表示,建議仍先給醫師正確診斷。由於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是因為病毒感染,若寶寶的自體免疫力好,大多能自行痊癒,但由於感冒的症狀確實令人難受,可以使用一些症狀治療之藥品,至於到底需不需要持續就醫讓症狀完全消除?李韋瑩組長說,醫院內的病菌感染源較多,媽媽可以先觀察寶寶的狀況再做決定,如果服用藥品後約5-7天後,症狀仍舊沒有改善或有加重的情形,應再請醫師重新診斷,但不建議更換醫師,畢竟,由同一個醫師看,比較能夠掌握病情。

藥物磨粉比較好消化?

在「兒童專用製劑」尚未普遍化以前,兒童用藥大部分都是以大人的用藥概念換算成寶寶的體重來用藥,且習慣將全部的藥物磨成粉一同吃下肚,李韋瑩組長指出,其實有很多藥劑並不適合這樣做,兒童的體重、代謝狀況都與成人不同,應該要用兒童專用的劑型較適當;但確實有些疾病的專用製劑尚未開發,仍可能會使用到大人的用藥,因此,如果必須磨粉,也只是希望讓寶寶較好吞嚥;倘若醫師開立的藥物多,也不建議把所有藥物磨在一起,同時,也應該讓媽媽返家後自行磨粉後使用較佳。至於是否可以一起下肚?她指出,如果藥物的交互作用不大,確實可以一起服用,父母可以在領藥時,先請教藥劑師,開立的藥物是否能合併服用再做決定。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吃藥後嘔吐,需要再餵一次嗎?

李韋瑩組長說,餵藥後嘔吐是否需要再餵一次,需觀察服藥後的嘔吐時間,如果是在服藥後30分鐘內吐出大量,可再餵一次;但若是服用後過了兩小時後才吐,就不需再補一劑。不過,如果吐的量不是很多,也不用再補吃,因為藥物或許已被吸收,再補反而會讓藥效出現加乘作用。她提醒,餵藥時間最好是在喝奶前,且是在吃藥過後半小時後再喝牛奶,以降低吐出的機會。

可以把藥放在牛奶中一起服用嗎?

李韋瑩組長並不建議直接把藥物放在牛奶中做調味,一方面除了擔心牛奶可能會與藥物有交互作用外,也容易讓寶寶對牛奶出現苦味而產生排斥感。她建議,如果擔心藥太苦,可以在寶寶吃完藥後,給點果汁喝(可以給蘋果汁),且吃過藥最好再配點開水,以降低口中的苦味。

寶寶症狀好很多了,如果是吃抗生素可以停藥嗎?

李韋瑩組長強調,如果醫師使用抗生素治療,父母一定要配合完成整個療程,千萬不可擅自停藥,因為抗生素的作用在於殺光細菌,但細菌相當聰明,如果不一次殺光,不但會降低療效,還容易增加抗藥性的機率。也就是說,倘若醫師開立抗生素,就一定要用的徹底,不過卻不見得每次感冒都須使用抗生素。

她提醒,大部分小兒劑型的抗生素,使用通常必須加水調和成懸浮液,並放置於冰箱冷藏,以免降低藥效,但每種藥物和水的比例都不相同,常常會有父母因為使用方法錯誤而過度服用或令降低藥效,因此,使用前一定要先詢問使用方法後再用。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吃藥後出現副作用怎麼辦?

每種藥物都有副作用,但每個人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不同,不一定會作用在每個人身上,李韋瑩組長表示,父母餵寶寶吃完藥後,應該稍做觀察,如果出現副作用,可以先以電話詢問藥師,讓醫護人員判斷狀況的輕重,再決定是否該自行停藥。但倘若吃過藥後,寶寶的活動力或狀況不佳時,就要特別小心,應儘速回診,請醫師作更專業的診斷。她指出,有些副作用會讓全身發出紅疹,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會出現,這時,可以先暫停吃藥,回醫院進一步診斷。

皮膚用藥的塗量多少會影響效果嗎?

寶寶的皮膚細嫩,使用皮膚用藥時,最好只是薄薄的一層即可,不要過量,李韋瑩組長形容,塗抹的量就像塗抹乳液一樣,如果媽媽仍舊無法掌握劑量多寡,可以用棉花棒輕輕抹過藥品再使用。此外,如果是類固醇用藥,且必須使用到皮膚較大範圍的面積時,可以請醫師開強度較低一點的藥物使用,就不會有塗抹過量的疑慮。

【完整內容請見《媽媽寶寶》2009年5月號;訂閱媽媽寶寶電子版;訂閱媽媽寶寶紙本雜誌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10856

活動0

發表日期2009年5月23日

我覺得睡覺真的很發奶說:D

 

 

阿貓

檢舉此篇回覆
感謝您,於veryWed分享您寶貴的經驗,送出前請詳閱以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