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華文章
- 未分類
- 心情抒發
日本遊記 冬之古都 DAY4 京都 大阪
早上吃完早餐後,我們這一團先來到大阪城。
最早的大阪城建於西元1583年,由豐臣秀吉所興建。
豐臣秀吉在興建大阪城時,先興建本城,然後興建內護城河,再興建外城,外護城河。
這是外護城河的石牆。今天要興建這樣的石牆也許很容易,
但想想四百年前沒有電鑽,沒有吊車,沒有怪手,怎麼蓋起來的?
可以想像在當時,這個工程有多麼浩大。
----------------------------------------------------------------------------------------------------
從外護城河外遠眺天守閣。
西元1665年,大阪城天守閣被閃電擊中而燒毀。現在的天守閣是1930年,由大阪市民捐款興建而成。
----------------------------------------------------------------------------------------------------
外城的梅園。現在這個季節梅花謝光了,櫻花又還沒開,這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天氣不太好........
----------------------------------------------------------------------------------------------------
外城奉祀豐臣秀吉的豐國神社。
----------------------------------------------------------------------------------------------------
整個遊覽路線是先從停車場,越過外護城河,進到外城。再越過內護城河,進到內城。
這是從外城進內城的大門,門後就是鎮城石。
----------------------------------------------------------------------------------------------------
鎮城石,完整的一塊石頭,重130公噸。400年前怎麼切割,搬運放置的,真是無法想像。
要是給敵人攻打到這塊石頭,天守閣裡的人差不多就要準備投降或切腹了。
----------------------------------------------------------------------------------------------------
大阪在1970年舉行萬國博覽會,當時有感於這座大阪城許多不為人知的建城技術並沒有留下來,
所以設了這個時空膠囊,埋藏在地底下15公尺深的地方,裡面有一些足以代表我們年代技術的物品,
下次再打開是西元5000年,告訴我們的子孫,前人的生活文化。
----------------------------------------------------------------------------------------------------
近距離看天守閣,這裡面有電梯可以直接從一樓坐到頂樓,免去爬樓梯之苦。
啼叫的烏鴉,灰霾的天空,戰火的痕跡,悽涼的感覺
----------------------------------------------------------------------------------------------------
天守閣前合影留念。
----------------------------------------------------------------------------------------------------
走回停車場的路上,一群學生在為了前進甲子園,稱霸甲子園而努力,在斜坡上練習衝刺跑。
日本人一直奉行強身健國的理念,有時候都會看到一些學生,穿著短袖短褲在跑步。
看看它們再想想我們最近的WBC,真是汗顏。
【幻影的講古時間】
應仁之亂後,足利幕府開始走下坡,全國各地軍閥割據,其中一位織田信長東征北討,
統一了日本大部分的地區,此時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都是織田信長的部下。
後來織田信長命令豐臣秀吉攻打中國(即今天的山陰山陽一帶),自己卻在京都本能寺被叛變部下突襲而自殺。
豐臣秀吉得知後迅速從中國撤回並整合了織田信長剩餘的勢力,最後統一了日本。
豐臣秀吉不以此為滿足,跨海攻打朝鮮,卻都兵敗,消耗了本身的實力,
最後豐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趁機崛起,擊敗其他勢力,建立了德川幕府,江戶時代。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德川家康名義上是成為日本最高權力的人了,但是他一直對大阪豐臣秀吉的殘餘勢力感到忌諱。
西元1614年,豐臣家族重建京都的方廣寺,鐘上面的某一段銘文刻著〝國家安康....君臣豐樂....〞。
德川家康覺得把〝家〞和〝康〞分開,這是在詛咒自己人頭落地,
而〝君臣豐樂〞則是祈禱豐臣家萬世繁榮。德川家康以此為理由攻打大阪的豐臣家族。
但是因為大阪城太堅固,久攻不下,怕腹背受敵的德川家康跟豐臣家族達成和戰協議,
德川家康退兵,但是豐臣家族要把大阪城的外護城河填平,外牆拆掉。
豐臣家族照作後,又覺得這麼做不保險,隔年又開始動工復原外護城河和外牆,
這又讓德川家康以毀壞和戰協議為理由攻打大阪,這次沒有外護城河的屏障,大阪城被攻陷,豐臣家族滅亡。
後來的德川幕府把豐臣秀吉蓋的石牆,護城河全部拆除掩埋,重新蓋新的城牆和護城河,
現在看到的城牆和護城河都是西元1629年時蓋的。
德川家康的江戶幕府維持了兩百多年,直到西元1853年,美國四艘軍艦開進東京灣,要求開放通商,
日本本來是分裂成許多小諸侯的,但見識到外國的船堅砲利,日本人此時才有了國家觀念,不團結不行。
於是有一群維新志士主張倒幕,由天皇為日本唯一領袖。打了幾場仗以後,幕府將軍把大政奉還給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為了不走回頭路,才有廢城令,遷都東京等新的措施,明治維新。
大阪原本的寫法是大 士反 ,但是明治維新後,忌諱〝士反〞可解釋為武〝士〞造〝反〞,要改名。
改什麼好呢?大 士反 人懷念豐臣秀吉,而豐臣秀吉又矮又醜,但是他的耳朵很特別,
於是改成耳字旁的阪,就是今天的大阪。
接下來的就是國中歷史了,明治維新,甲午戰爭,918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
加入最愛
檢舉文章
Line分享
FB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