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未分類
也談數位婚紗攝影
在verywed.com網站上拜讀了:artman 12/23/2001;jennifer0721 12/23/2001;大莊 12/24/2001; szuting 12/24/2001;以及12/28/2001芬兒代男友Po的文章後,真是非常的感動,感動的是大家都非常專業又理性的在探討 『數位婚紗攝影』,讓所有的網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拍數位婚紗的所為何來,在此,個人也有些小小的意見,提出跟大家一起討論。
綜合上述網友的熱情論述,個人總結以下問題作探討:
一、 時代與環境的變遷
當今,科技技術的發展是一日千里的,人類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改變與超越,數位婚紗的產生,不也就是這樣演變出來的嗎?當過去的數位設備還停留在50萬100萬pixel時,我相信沒有婚紗公司願意去採用數位相機拍攝,而只不過短短2-3年的演變,目前使用在人像攝影的數位機背已經達到16百萬pixel了!如此的技術,已經足足可以應用在絕大多數的人像攝影上了。
這不得不讓人們承認時代的進步,環境的改革以是一個不得不然的趨勢了。
二、 數位的專業比較
所謂傳統婚紗攝影跟數位婚紗攝影的拍攝方式,其基本理論應該是一樣的,所最大的不同之處,應該是在相機擷取影像之後,所用的儲存媒介不同而已,其餘的應該都一樣,數位婚紗照仍然可以洗出非常漂亮,令人激賞不已的好照片,而且會更生動與清晰自然。就好像以前的類比訊號電視跟現在的數位影像電視,其賞心悅目的效果,後者覺對比前者強。因此怎能說,一張好的作品可以容許他失焦模糊;或曝光值不正確,或其他的瑕疵呢?而同樣的的預算,你可以用一台賓士跑車來ㄍㄚ車,為何要去選一台喜美來ㄍㄚ呢?
今天,我們拍攝婚紗照是要將我們結婚前(或結婚當時)的喜悅與溫馨做一個紀錄,將最完美最真實的影像,使用最完美的儲存媒介(以當下而論)將他保存下來。
當然,前述網友有很多不錯的論點,但是,以目前的數位環境來說,其拍攝出來的影像,與傳統底片拍出來的影像做比較時,個人認為絕非前述網友所認為的數位拍的會比較差,倒是,很多的色階(最有效的範圍)與解析度,傳統底片拍攝的遠遠不及數位的效果好【當然,在此是以16百萬pixel的數位相機做對比】。
以目前絕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都沒有真正看到16百萬pixel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畫質可以做比較,所以大多以想像的方式在比較。當大家真正看到16百萬pixel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畫質時,相信絕大部分的消費者,一定是驚嘆號連連了。我相信那位芬兒的男友,當您的公司在今年有做到藏愛或莎蘿曼庭或更多的婚紗公司,所使用的16百萬pixel數位機背作品時,您會覺得,您所認為的2-3年時間其實早在2001年的9月份就已經在台灣誕生了。
其實,專業的數位機背,當然要搭配好的相機(最低要求都要搭配Hasselblad 555ELD相機及原裝鏡頭),才能有出眾的表現,依我認為,Sinar;Toyo是比較好的專業攝影機,而婚紗公司最常用的Mamiya;Pentax是屬於比較一般型的專業相機,當然那也是足以拍出好作品的器材了。
再者,各家數位機背的規格不同,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但是,如果以不壓縮格式(RAW)來作各種修正,如白平衡;曝光值補償;消除雜訊…等等是可以做出比傳統底片更好的色階效果。然後還可以依各家廠商提供的軟體跟韌體做檔案的轉換工作。
現在的數位設備,再加上Kodak提供的邊緣柔化濾鏡(anti-aliasing filter)及紅外線濾鏡(IR filter)則所拍出來的相片更可以保證最高影像品質了。
以柯達高階數位相機DCS Pro Back 真實16百萬pixel的規格為例:
檔案大小為 每種顏色8 bit RGB TIFF.約48MB;16 bit RGB TIFF.約96MB,色彩位元深度為36bit色彩原始攝取色彩(每個色彩12-bit);CCD為4080*4080 pixel
以這樣的配備絕對可以拍出超乎想像的人像照片。
若因沒有數位相機設備,則大多婚紗業者皆以Scan的方式,讓影像數位化,以目前婚紗公司為例,應無任何一家採用滾筒式的高階掃描,或有少數採用Kodak HR500 Scan之外,絕大部分的婚紗公司都是交由沖洗公司以義大利的Digital Poli所附帶的掃描器掃描,最大只達200dpi,由此就可知道,經過掃描的影像,若非大型的滾筒式掃描器所掃的影像,其效果絕對差很多,與其這樣,到不如用傳統底片直接洗照片來的漂亮。
三、 當前的數位婚紗攝影環境
因為,數位(Digital)應屬於科技的代名詞,當然攝影師除了需要具備高超的攝影技術之外,更要有電腦影像處理或計算機概論的基礎,才能勝任為一位專業的數位攝影師,而時下婚紗攝影公司非常缺乏這樣的人才,不是電腦基礎還好卻不會拍照;就是拍照技術一把罩電腦基礎完全莫宰羊(或似懂非懂)…如此的婚紗公司如何把這麼先進的數位設備發揮的淋漓盡致呢?
再者,服務小姐的專業知識也非常重要,台北市婚紗街上有某家婚紗公司標榜著數位婚紗攝影,結果門市小姐卻是胡說八道一通(不好意思,絕非罵人之意思,因為找不到好一點的詞彙),對專業的數位問題還不懂裝懂,講得令人啼笑皆非,所以今天這麼多消費者對數位的質疑也是從這裡發生的。
更幼稚的是,某些婚紗公司本身並未提供數位服務,當USER提出有關數位婚紗攝影問題時,就深怕做不成這筆生意,而擺出一付極為專業的臉孔,告訴USER數位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品質如何如何的差,但卻又無法自圓其說,如此,消費者如何能真正看到,享受到高品質的婚紗照呢?
談到數位婚紗照的價位,其實,應該是跟傳統的差不多(正常包套價位,絕非惡性經爭的削價),如果不洗照片,只要電子檔,則應該可以節省不少錢。
使用數位拍照,確實會使傳統的修底片師傅跟修像片師傅減少很多工作機會,但這也是一種改變跟超越呀!但願上述從業人員加緊腳步,學習另一種專長囉。
當今的數位環境已經越來越成熟了,網友不妨上網多蒐集資料,多到店家比較,最好能當場請店家拍攝一張Sample,以檢驗該店的實力。這也是數位的好處呀,現拍現看,技術含量如何,立刻見真章,這對消費者不是一件很好的選擇嗎?如此,那些靠買(賣)樣本過活的婚紗公司不就面臨到很嚴酷的挑戰了嗎?
誰說進步不是對消費者有利呢?
多言了…..希望給大家有一點點的幫助。
綜合上述網友的熱情論述,個人總結以下問題作探討:
一、 時代與環境的變遷
當今,科技技術的發展是一日千里的,人類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改變與超越,數位婚紗的產生,不也就是這樣演變出來的嗎?當過去的數位設備還停留在50萬100萬pixel時,我相信沒有婚紗公司願意去採用數位相機拍攝,而只不過短短2-3年的演變,目前使用在人像攝影的數位機背已經達到16百萬pixel了!如此的技術,已經足足可以應用在絕大多數的人像攝影上了。
這不得不讓人們承認時代的進步,環境的改革以是一個不得不然的趨勢了。
二、 數位的專業比較
所謂傳統婚紗攝影跟數位婚紗攝影的拍攝方式,其基本理論應該是一樣的,所最大的不同之處,應該是在相機擷取影像之後,所用的儲存媒介不同而已,其餘的應該都一樣,數位婚紗照仍然可以洗出非常漂亮,令人激賞不已的好照片,而且會更生動與清晰自然。就好像以前的類比訊號電視跟現在的數位影像電視,其賞心悅目的效果,後者覺對比前者強。因此怎能說,一張好的作品可以容許他失焦模糊;或曝光值不正確,或其他的瑕疵呢?而同樣的的預算,你可以用一台賓士跑車來ㄍㄚ車,為何要去選一台喜美來ㄍㄚ呢?
今天,我們拍攝婚紗照是要將我們結婚前(或結婚當時)的喜悅與溫馨做一個紀錄,將最完美最真實的影像,使用最完美的儲存媒介(以當下而論)將他保存下來。
當然,前述網友有很多不錯的論點,但是,以目前的數位環境來說,其拍攝出來的影像,與傳統底片拍出來的影像做比較時,個人認為絕非前述網友所認為的數位拍的會比較差,倒是,很多的色階(最有效的範圍)與解析度,傳統底片拍攝的遠遠不及數位的效果好【當然,在此是以16百萬pixel的數位相機做對比】。
以目前絕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都沒有真正看到16百萬pixel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畫質可以做比較,所以大多以想像的方式在比較。當大家真正看到16百萬pixel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畫質時,相信絕大部分的消費者,一定是驚嘆號連連了。我相信那位芬兒的男友,當您的公司在今年有做到藏愛或莎蘿曼庭或更多的婚紗公司,所使用的16百萬pixel數位機背作品時,您會覺得,您所認為的2-3年時間其實早在2001年的9月份就已經在台灣誕生了。
其實,專業的數位機背,當然要搭配好的相機(最低要求都要搭配Hasselblad 555ELD相機及原裝鏡頭),才能有出眾的表現,依我認為,Sinar;Toyo是比較好的專業攝影機,而婚紗公司最常用的Mamiya;Pentax是屬於比較一般型的專業相機,當然那也是足以拍出好作品的器材了。
再者,各家數位機背的規格不同,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但是,如果以不壓縮格式(RAW)來作各種修正,如白平衡;曝光值補償;消除雜訊…等等是可以做出比傳統底片更好的色階效果。然後還可以依各家廠商提供的軟體跟韌體做檔案的轉換工作。
現在的數位設備,再加上Kodak提供的邊緣柔化濾鏡(anti-aliasing filter)及紅外線濾鏡(IR filter)則所拍出來的相片更可以保證最高影像品質了。
以柯達高階數位相機DCS Pro Back 真實16百萬pixel的規格為例:
檔案大小為 每種顏色8 bit RGB TIFF.約48MB;16 bit RGB TIFF.約96MB,色彩位元深度為36bit色彩原始攝取色彩(每個色彩12-bit);CCD為4080*4080 pixel
以這樣的配備絕對可以拍出超乎想像的人像照片。
若因沒有數位相機設備,則大多婚紗業者皆以Scan的方式,讓影像數位化,以目前婚紗公司為例,應無任何一家採用滾筒式的高階掃描,或有少數採用Kodak HR500 Scan之外,絕大部分的婚紗公司都是交由沖洗公司以義大利的Digital Poli所附帶的掃描器掃描,最大只達200dpi,由此就可知道,經過掃描的影像,若非大型的滾筒式掃描器所掃的影像,其效果絕對差很多,與其這樣,到不如用傳統底片直接洗照片來的漂亮。
三、 當前的數位婚紗攝影環境
因為,數位(Digital)應屬於科技的代名詞,當然攝影師除了需要具備高超的攝影技術之外,更要有電腦影像處理或計算機概論的基礎,才能勝任為一位專業的數位攝影師,而時下婚紗攝影公司非常缺乏這樣的人才,不是電腦基礎還好卻不會拍照;就是拍照技術一把罩電腦基礎完全莫宰羊(或似懂非懂)…如此的婚紗公司如何把這麼先進的數位設備發揮的淋漓盡致呢?
再者,服務小姐的專業知識也非常重要,台北市婚紗街上有某家婚紗公司標榜著數位婚紗攝影,結果門市小姐卻是胡說八道一通(不好意思,絕非罵人之意思,因為找不到好一點的詞彙),對專業的數位問題還不懂裝懂,講得令人啼笑皆非,所以今天這麼多消費者對數位的質疑也是從這裡發生的。
更幼稚的是,某些婚紗公司本身並未提供數位服務,當USER提出有關數位婚紗攝影問題時,就深怕做不成這筆生意,而擺出一付極為專業的臉孔,告訴USER數位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品質如何如何的差,但卻又無法自圓其說,如此,消費者如何能真正看到,享受到高品質的婚紗照呢?
談到數位婚紗照的價位,其實,應該是跟傳統的差不多(正常包套價位,絕非惡性經爭的削價),如果不洗照片,只要電子檔,則應該可以節省不少錢。
使用數位拍照,確實會使傳統的修底片師傅跟修像片師傅減少很多工作機會,但這也是一種改變跟超越呀!但願上述從業人員加緊腳步,學習另一種專長囉。
當今的數位環境已經越來越成熟了,網友不妨上網多蒐集資料,多到店家比較,最好能當場請店家拍攝一張Sample,以檢驗該店的實力。這也是數位的好處呀,現拍現看,技術含量如何,立刻見真章,這對消費者不是一件很好的選擇嗎?如此,那些靠買(賣)樣本過活的婚紗公司不就面臨到很嚴酷的挑戰了嗎?
誰說進步不是對消費者有利呢?
多言了…..希望給大家有一點點的幫助。
加入最愛
檢舉文章
Line分享
FB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