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未分類
別糟蹋護理專業
真想請衛生署說明
醫師一萬 護士三千 其他行政兩千
如何算出
相信住過院的人都清楚 誰與病患接觸的時間最多
尤其肺炎的病人 每天有抽不完的痰
萬一喪失意識 把屎.把尿.翻身.清潔.又是誰的工作
這樣的補貼原則是否合理 實在很難讓人信服
也值得省思 請別再糟蹋護理專業!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和平醫院被封院隔離的護士氣憤地衝出醫院,
在媒體攝影機前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抗議鏡頭,
被CNN傳到世界各地。 很多責備的箭頭都指向護士,
括馬市長撂下狠話, 要求她們拿出專業精神,
甚至有人還在此時提出重振南丁格爾精神。
沒二天,行政院發佈將比照災區的補助,
在此隔離時間, 每天將補助醫師一萬,護士三千。
大家看得很清楚,護士的專業在此時此刻的價值了!
很少會在公開場合看到護理人員氣憤抗議,
因為這與平日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呈現順服、聽命、任勞任怨的形象相當不符合。
這回和平醫院的緊急宣布封院隔離措施,問題重重漏洞百出,在場的護理人員面臨感染的危險,
加上作為女人照顧自家家小的責任重 擔,
無從解決,面對內憂外患的壓力,也為了凸顯問題的嚴重性, 這樣的抗議有正面積極的作用。
政府主管機關才能意識到問題所在。
我們應該為這些抗議 的護士鼓掌叫好,
若沒有她們戲劇性的演出,
政府和一般大眾可能還不能認識到隔離措施的種種問題,以及身為職業母親的困境。
大眾對護理的認知往往集中在「服務態度」,
而不知不知道這其實只是專業的一部份
包括:「情緒勞動」和「情境管理」。
護理人員在醫師和病人之間進行協調溝通,
使得分割的醫療體系得以運轉自如。
這樣 的角色就像透明黏膠把一塊塊破碎的磁片黏起,
也像蓋房子的水泥把磚塊固著成形。
透明膠和水泥的價值,通常是被人忽略的。
除了這兩方面,護理的專業技術,
就以照顧感染 SARS 病患為例,
要會翻身,拍背,抽痰,插管,打點滴,
這些技術是不可或缺的,
也使得護理人員與病患的接觸時間比醫師的更長。
沒有護理人員的情緒勞動,情境管理,以及臨床專業技術的照護,SARS病患死亡率必然增加,
而其他沒受到感染的病患, 也會因為心情低落影響病情。
就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來考量,
護理人員的三千元補助與醫師一萬元的補助差別,令人扼腕。
在此危機總動員的時刻,政府還如此低估護理專業的貢獻, 分化醫護之間同舟共濟應付大敵當前的同志情感,居心為何?
若要以金錢補助「災區工作人員」,
為何不每人都補助一萬元,
不分你我高下。
千萬不能在此時此刻護理人員個個想離職轉業的危機時刻, 再火上加油如此糟蹋護理專業。
醫師一萬 護士三千 其他行政兩千
如何算出
相信住過院的人都清楚 誰與病患接觸的時間最多
尤其肺炎的病人 每天有抽不完的痰
萬一喪失意識 把屎.把尿.翻身.清潔.又是誰的工作
這樣的補貼原則是否合理 實在很難讓人信服
也值得省思 請別再糟蹋護理專業!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和平醫院被封院隔離的護士氣憤地衝出醫院,
在媒體攝影機前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抗議鏡頭,
被CNN傳到世界各地。 很多責備的箭頭都指向護士,
括馬市長撂下狠話, 要求她們拿出專業精神,
甚至有人還在此時提出重振南丁格爾精神。
沒二天,行政院發佈將比照災區的補助,
在此隔離時間, 每天將補助醫師一萬,護士三千。
大家看得很清楚,護士的專業在此時此刻的價值了!
很少會在公開場合看到護理人員氣憤抗議,
因為這與平日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呈現順服、聽命、任勞任怨的形象相當不符合。
這回和平醫院的緊急宣布封院隔離措施,問題重重漏洞百出,在場的護理人員面臨感染的危險,
加上作為女人照顧自家家小的責任重 擔,
無從解決,面對內憂外患的壓力,也為了凸顯問題的嚴重性, 這樣的抗議有正面積極的作用。
政府主管機關才能意識到問題所在。
我們應該為這些抗議 的護士鼓掌叫好,
若沒有她們戲劇性的演出,
政府和一般大眾可能還不能認識到隔離措施的種種問題,以及身為職業母親的困境。
大眾對護理的認知往往集中在「服務態度」,
而不知不知道這其實只是專業的一部份
包括:「情緒勞動」和「情境管理」。
護理人員在醫師和病人之間進行協調溝通,
使得分割的醫療體系得以運轉自如。
這樣 的角色就像透明黏膠把一塊塊破碎的磁片黏起,
也像蓋房子的水泥把磚塊固著成形。
透明膠和水泥的價值,通常是被人忽略的。
除了這兩方面,護理的專業技術,
就以照顧感染 SARS 病患為例,
要會翻身,拍背,抽痰,插管,打點滴,
這些技術是不可或缺的,
也使得護理人員與病患的接觸時間比醫師的更長。
沒有護理人員的情緒勞動,情境管理,以及臨床專業技術的照護,SARS病患死亡率必然增加,
而其他沒受到感染的病患, 也會因為心情低落影響病情。
就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來考量,
護理人員的三千元補助與醫師一萬元的補助差別,令人扼腕。
在此危機總動員的時刻,政府還如此低估護理專業的貢獻, 分化醫護之間同舟共濟應付大敵當前的同志情感,居心為何?
若要以金錢補助「災區工作人員」,
為何不每人都補助一萬元,
不分你我高下。
千萬不能在此時此刻護理人員個個想離職轉業的危機時刻, 再火上加油如此糟蹋護理專業。
加入最愛
檢舉文章
Line分享
FB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