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度参与孩子成长?家长得适当放手
- 2016 / 10 / 28 05:21 PM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在美国一位史丹佛大学前新生事务主任-茱莉‧莱考海姆主张: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太過干涉孩子,帮助孩子成功,只是短效的,长久下去,只会剥夺他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好的能力。
「今天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一团乱。」茱莉‧莱考海姆在新书「如何养育独立的成人」说:「太多家长以为,如果他们不处处参与孩子的生活,孩子就无法成功。」
当代家长喜欢标榜「最大参与、最少干涉」,但是参与和干涉之间的界线,如此模糊。过多的参与变成干涉,最后变成一场灾难。
帮助孩子达到的「完美」,家长自己做得到吗?
我们希望孩子上「对」的学校;不但要上「对」的学校,还要上「对」的课;不但要是上「对」的课,还要拿到「对」的成绩;不但要拿到「对」的成绩,还要赢得「对」的奖。在教室外面,要参加「对」的社团;不但要参加「对」的社团,还要自己创立一个「对」社团,因为那有利申请大学。谁来决定什么是「对」的?当然是家长,不是小孩。
当代多数家长要求孩子表现完美的程度,是家长自己永远做不到的。而为了「帮助」孩子达到我们心目中的完美,我们积极「参与」他们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我们不惜与老师争辩,我们鞭策孩子,像驯兽师训练狮子那样:「再跳高一点、再跳高一点!」
在我们的精心安排下,孩子没有能自己安排的时间。他们的时间被我们精心安排好了,上学、放学、课外活动。我们回到家,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功课做完了吗?」孩子从我们的眼神中看到,只因功课做完了,只因成绩考得好,所以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当家长尽全力帮助、参与、乃至干涉孩子,释出的讯息是:「孩子,如果我不参与,不帮你做这些事,你就不能成功。」我们夺去了孩子脑海中那个「我也能做得好」的小想法。即使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取得短暂的成功:考得更高的分数、申请到更好的学校,但长久下去,我们剥夺了他们成功与快乐的能力。
听起来很讽刺,我们为孩子做这么多,难道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成功与快乐吗?
我们应该要给孩子的只有两样东西:爱和做家事的机会
哈佛大学长期研究显示,在专业上的成功,奠基于动手的能力。孩子越早开始练习行动的能力,越好。如果孩提时代,他们在家里没有机会练习动手照顾自己的生活,有朝一日当他们步入职场,他们仍然没有动手的能力。
同一研究指出,幸福的关键是爱,爱人与被爱。从小被无条件爱着的孩子,才能学会自爱,才能学会爱人。每天回到家,我们都应该关掉手机,看着孩子的眼睛,像他刚出生时那样充满爱意的看着他,然后问他:「我的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们爱他,不是因为他成绩好,不是因为他事业成功,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
孩子是野地里的幼苗,不是温室里的盆栽。他们应该自由自在地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没有铁丝绕在他们的茎上。
更多有關於孩子成長文章请往:胜博发爱帮你找
- 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剖析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 2016 / 10 / 28 05:16 PM
家长常希望自己拥有解读宝宝动作的超能力,像是当宝宝老想把所有娃娃和玩具往自己床上堆,这样的行为是否意味着什么呢?美国《Parents》杂志归纳出宝宝最常见的四大行为,让家长一手就能掌握家中宝贝的想法。
2岁大的宝宝表现情绪的方式,大人往往不得其解,其实这正是他们逐渐变得想要讲话、想要发表意见的关键时期,而实际上,宝宝常透过各式各样的行为表现,想尽办法让家长知道他们想要坐哪里?穿什么?包括他们对午餐的菜色挑选,但其实宝宝们尚未具备处理复杂语言的能力来进行清晰的沟通与表达,因此美国《Parents》杂志特别邀请专家学者们针对宝宝常见的肢体语言进行详尽的解读,与剖析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1.逃避你的眼神
宝宝内心话:有点尴尬
大约在两周岁左右时,宝宝们自我意识的情绪便会开始迅速发展,「当身为哥哥的他,拿走弟弟的玩具熊而让弟弟大哭大闹时,他一定知道爸妈们会生他的气,因此,当你看着他的时候,他就会把眼神别过去」任职于加州大学心智暨大脑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助理教授克里斯廷‧拉戈图塔(Kristin Lagattuta)说道。
因此,这时爸妈们必须要用简单的句子让宝宝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像是「我们不会乱丢书」、「我们不乱拿别人的东西」,并提供机会让孩子修正,除此之外,爸妈们也可以抱抱他,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只要学会正确的行为即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爸妈们一定要在当下立即采取行动,提供宝宝学习正确的行为。
2.把玩具堆床上
宝宝内心话:我好害怕
美国宾州学龄前教育中心主任克里斯廷‧波特(Kerstin Potter)表示:「这时期宝宝的想象力开始逐步发展,他开始会做恶梦,或是突然跑到被窝里躲起来,同时更会衣柜里有只大怪兽等等情境在脑海中出现,因此孩子会希望将熟悉的物品放在身边来增加自身的安全感,如果父母担心宝宝会因为堆太多东西在床上,而导致他自己晚上睡到一半不小心就摔下床,这边建议父母们询问宝宝,请孩子选择今天晚上想和哪只宠物、哪两本书或哪一个玩具陪他一起睡觉即可」。
3.丢食物、摔玩具
宝宝内心话:我很焦虑
当宝宝异常地焦躁不安,通常因为对当下的情况感到不适应,而不是个性的转变,宝宝只是想透过不耐地情绪传递:「我很无聊」、「我很累」等等讯息,这时候试着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如果他是因为无聊而感到烦躁,建议可以拿给孩子她喜欢的玩具,或是带孩子去公园走走,透过情境与环境的转变,就能适度的调解宝宝的心情。
4.用衣服遮住脸
宝宝内心话:我很不安
仔细回想一下某次你参加了一个陌生的社交聚会,里面完全没有一个人是你认得的,当时你站在那边,眼神不断环顾四周,心里可能也正不断反复滴咕着说:「他看起来很酷!我喜欢他的穿著,或许我该上前跟他聊聊天,还是我应该拿杯酒过去比较不尴尬,啊!要是有其他熟人在就好了等等」,基本上,连大人在陌生的社交环境里都极度容易感到犹豫不安,更何况是对一个才两岁大的孩子,因此当孩子发生类似情况时,家长应该要加倍温柔的陪着孩子一同走出置身于陌生场域的恐惧,而孩子也会藉由观察家长的行为,从中找出得以面对陌生环境的应变之道,记得,先和孩子一起大口深呼吸,这样的动作会让孩子逐渐安定下来,并且获得重新调整与调适的时间。
- 如果孩子没睡饱 自我控制能力会降低
- 2016 / 10 / 28 05:08 PM
究竟是行为问题(比方说在该上床睡觉的时间闹着不肯上床)导致孩子睡眠不足,还是睡眠不足引发孩子的行为问题?专家表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且会造成后续更严重的发展问题。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出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儿童生理学教授米歇尔‧加里森(Michelle Garrison)所做的报告,详加描述睡眠不足引发的恶性循环对幼儿健康造成的影响。加里森教授曾参与一项长期研究,观察三万两千名18个月大幼儿的睡眠状况,并追踪他们的健康情形直到五岁。研究发现,两岁以前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十小时的幼儿,稍后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及其他发展问题。
加里森教授说:「睡眠不足真的会造成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又会导致睡眠不足。这个恶性循环,造成幼儿出现行为问题,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频繁暴走,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而家庭生活质量又会影响幼儿的睡眠质量。孩子越是睡不好,行为也就越不好。对孩子和全家人而言,这都是一个非常糟的恶性循环。」
瑞士苏黎世大学儿童医院儿童发展科医师奥斯卡‧珍尼(Oskar Jenni)指出,家长应该了解幼儿睡眠质量也很重要,不是规定他们躺在床上就好。如果孩子们被要求躺在床上却不能入睡,也会导致行为问题。
临床上,珍尼医师让家长写「孩子睡眠日记」,结果发现,很多孩子的行为问题,在睡眠时间固定下来以后获得改善。加里森教授建议,学前阶段的幼儿,每晚上床睡觉的时间应该固定,就算偶尔晚睡也不应晚超过15分钟。睡觉前应该进行固定的仪式,就算不能立竿见影,也要持之以恒。体能上越活跃的孩子,到了睡觉时间也越难冷静下来,可以在靠近睡觉时间时先带孩子做一些帮助他们静下来的活动,从静心到瑜珈都值得尝试。
「有些孩子白天活动排得太满,没有时间放松,到了睡觉的时候也难以静下来。」她说:「有些孩子,一到家都没时间喘口气,就要赶快刷牙上床睡觉,他们很难入睡。」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莫妮可‧布尔乔亚(Monique LeBourgeois)认为,每个孩子的睡前仪式、上床睡觉的时间、午休时间长短不一定,受睡眠不足影响而造成的情绪波动也不一样。但就算孩子晚睡的时候也没有大哭大叫,爸爸妈妈也不应该让他们高兴晚睡就晚睡。
而且睡眠不足的孩子看起来不一定累。加里森说:「睡眠不够的孩子不会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他们会躁动,易怒,出现攻击行为。他们会打人,哭叫。一个四岁的孩子,如果没有睡饱,他自我控制的能力可能降到两岁。」
如果孩子不肯准时睡觉,但睡不好又会乱发脾气,该怎么办?布尔乔亚说:「建立规矩,持之以恒。没有快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