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這樣子的-----

 

距離文定喜宴只剩下十天了,到昨天都還沒告知餅店配送地址,甚至第二次清點的數量與下訂的數量中西各有三十幾盒的落差。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我也是把所有名單列出來,想和爸媽一一核對。

 

回到家之後我向爸爸詢問所有領餅名單,以及會至現場領餅的來賓姓名(要分配送住家及餐廳的數量),老爸回我:「你知道幹嘛,跟你說又不認識」,聽到這句話甚是不大開心,但我也忍住脾氣告知爸爸,我只是需要做個紀錄(這樣我才抓得出三十幾盒到底少在哪裡)。老爸口氣很不好又回:「你知道要幹嘛啊!都幫你處理好,不用擔心啊!」,此時我爸真的點著了我的蠟燭芯!我也有點脾氣的說:「這是我要訂婚,我也要記錄,我也要知道啊!我不可以知道嗎?」媽媽也就接著說:「以前我們禮俗哪是這樣,要吃多少餅還要跟你報備?」又來了!又是禮俗禮俗,以前怎樣怎樣,今天是我結婚還是你們結婚?(當然這些話是留給想要氣死爸媽的人說的啦,所以我說在心裡了。{#emotions_dlg.emo1-6})

 

我很簡單的只想知道數量的出入在哪裡,如果真像父親說的都處理好了,我想我也不用倒數十天都還被喜餅公司奪命連環CALL,看著VW的水水們多少人也是事必躬親,我也是向學姊們討了統計用的表格,我的婚禮我不該用心嗎?

 

一一核對之後,數量的落差是因為爸爸只統計自己的,而媽媽呢,他也統計自己的,兩人並沒有做整合,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數量出來了,今天可以像喜餅公司報數量了,我也安心地回到住所(我和妹妹住爸媽的對面),快十二點也該準備睡了說。半個鐘頭後妹妹也跟著到家了,妹妹說,媽媽很生氣。

 

媽媽認為自古以來結婚吃餅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長輩做主,(又說起了以前她嫁的時候怎樣怎樣的)哪有做晚輩的在那邊一一核對誰吃餅、吃多少,彷彿我在替夫家省錢,彷彿我怕爸媽亂送餅的。天啊!這誤會真是大了,我是該到哪裡擊鼓鳴冤啊?起因不就是你們一直擔保你們會處理好叫我不要擔心,結果倒數十天數量都出不來,我才出此下策嗎?我不過就單純想知道落差在哪,不是嗎?為什麼到了長輩的眼裡卻是兩極的解讀?

 

當下我立即打電話去跟媽媽解釋,並告訴她,他們有這樣的想法讓我很難過。

當下我真的覺得,我這個做女兒的很失敗!超失敗!只不過隔了一代,代溝是如此的深……事後也有所感慨的跟妹妹說:結婚啊~好累。累得不是事情多,累的是禮俗及意見的差異,當初應該堅持公證的。

 

只要聽到禮俗、以前怎樣怎樣,我就一股腦兒的反感,現今的我們都不再長袍馬褂、鳳冠霞披,更不再有人乘坐大紅花轎,竟然接受了西式的白紗,西方的鑽戒,

怎麼不在禮俗的方面也能夠稍加改良?不是不能理解長輩那時代的經歷,只是時代的替換真的造成我們的思想觀念出現了鴻溝……

 

何時做女兒變得這麼困難?

甚至媽媽還告訴妹妹

那乾脆都不要發餅啦,要嫁就快嫁一嫁。

我知道那是氣話.....但我能不能說,結個婚不能高高興興,不要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