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後,才發現,身邊有那麽多人都混著。

不要誤會,我說的不是那些真的混子。

我說的不是那些不怎麽願意上課,有作業就找代寫,有考試就想找替考,壓根就沒想過要學習的廢物。

我要說的是一些“既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出國,也不明白自己要往什麽方向奮鬥”的那些人。

於是每天的日子成了昨天的不斷重復,心中只有盡快熬到畢業這一個目標,而那些更重要的事情,卻來不及得去多思考。

整個人像一只忙碌奔跑的犀牛,停不下來,又不知跑向何方。

環顧四周,我們被這樣的同學包圍了。甚至我們自身都或多或少沾染了一點這種性質。

出國混,成為了一種傳染病,在出國黨群體中蔓延著。

你從來都沒好好留學過,你只是在國外混著

如果你不是一名留學(課程)生,你可能會要開罵:“靠,你們這幫富二代小兔崽子,都出國了還說自己不知道為什麽出國?騙鬼呢? ”

我當初是我媽媽強迫我出國的。

那年剛上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績下來,數學物理成績下滑了一些,班主任就把我媽叫過去談話。說了一些什麽上高三了,成績很重要,要沖985/211全國十大名校可不能這麽吊兒郎當,等等。臨走還囑咐我媽學校有一本升學指標雲雲,。

後來一個月內,好幾個同學就“不見了”。回家安心準備出國。

家長的圈子很小,而且攀比嚴重,比房比車比收入,比職稱比級別比孩子。

到了高三,很多家長就早早準備好送孩子出國的事兒了。我媽於是收到了刺激。

又是那套理論:別人孩子都出國了,咱們不出國,這不比別人差一截麽。

月考我的成績下滑,她又來了新理論:在國內考不上985還不如出國呢!

你從來都沒好好留學過,你只是在國外混著

從來沒怎麽仔細考慮過國外大學選校的我,基本就是被各路中介忽悠的角色。

在給我選中介的過程中,我媽持續發揮著 “只選熟人推薦的,就是坑也要跳”的關榮傳統。找了一個親戚介紹的小中介,結果後來才發現,那個顧問壓根就沒留過學,就前幾年去新加坡做了兩年生意,回來就混成了“VIP級資深顧問”了。

這樣的下場可想而知,選校定位全憑感覺,最後的申請結果也是一地雞毛,去了一個排名尷尬名字尷尬地理位置也尷尬的城鄉結合部學校。

我媽也明白被中介坑了。但就像一年又一年所有被留學中介坑過的家長們想得一樣,一句 “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再耽誤一年” 這個坑爹的中國家長核心思想就把我打發了。

我是真心佩服那些申請結果不好但能夠勸服家長讓自己緩一年上大學重新準備重新申請的那些同學。如果我能重來一次,我一定這樣做!

因為不能以一次失敗,讓這一生背鍋。一步錯,步步錯。

你從來都沒好好留學過,你只是在國外混著

選錯了一所學校,就是選錯了一段人生。

選錯一段人生,很多人命運就此改變了。

有的人能夠及時醒悟,有的人則溫水煮青蛙積重難返。

大一,來到這所陌生的,自己之前完全不了解的大學才發現,身邊還有成百上千個來自祖國天南海北的同胞們。

記得早些年看過一篇文章,裏面有句話:“美國人都是一臉從來沒受過欺負的表情”

而我們中的很多人,則是一臉滄桑,一臉疲憊。

來到新大陸的新鮮感很快就被各種paper, exam,quiz給殺滅了。來自中國的同學們開始抱團。

幾乎所有的最初只是為了一起學習而組成的小團體,到最後都成了Dota,lol,王者榮耀,狼人殺局了。

出國不到一年,英語(精品課)沒長進,各地方言說得賊溜。

至於學業,大一的課程相對簡單,還能handle,但是對以後學什麽專業完全沒有概念。

這並不難理解,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當初為啥要出來,就更沒有去想過出來後要幹啥。

“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句話是棵大毒草,因為我見過太多輛車停在山前,踟躇不前,前無路,後無涯。

我媽也說過,出國後你自然就知道學什麽了。但我問她你知不知道美國大學裏都有什麽專業的時候,她卻答不出來。

“我信了你的邪!”

直到最後,advisor幾次三番催促下,我聽一個學長的建議,隨便選了一個專業。聽說是這個學校最好的專業。

後來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和剩下的238名中國同胞,都是這麽想的。

大二,學業壓力開始加大了,每學期都把學分選很多,想爭取早畢業 (這也是我媽催的,就因為隔壁鄰居家的姐姐提前半年畢業,她就覺得已經遭到了嚴重挑釁了)

這一年,我過得很努力。

但是,卻很失敗。

為啥? 因為我理解錯了努力的定義。 我很想努力,但是結果都是表面功夫。

我管這種狀態叫:儀式性學習造就的學酥螺旋。

你從來都沒好好留學過,你只是在國外混著

身邊總會有這麽一小撮人,每次都主動約你走一波圖書館,或者是來個抱團學習小組。

他們事前還特麽正兒八經地做出詳細規劃:幾點到幾點之間,如果你看到我屁股離開圖書館的椅子,你就是爸爸!

於是你看到他們擺好水杯,帶上耳機,把歌曲調到特意挑選的“25首最適合安靜學習”的歌單。

攤開一本嶄新的筆記本,選好一只書寫最流暢的筆。

哦對了,還不會忘記打開一包小餅幹,以供給腦力消耗的體能………………

………………

這一切的一切“儀式”,都放佛在告訴你,“老子TM要開始學習了,我學起來都發瘋的!很可怕的哦!”

………………

等全部準備妥當之後,他看了不超過15分鐘的書,就打開了王者榮耀……

以上所描述的,就是我經常的狀態。 無法Focus,無法靜下心來。總是想著要努力要努力,但是內心卻一直在抵觸。

究其根源,還是那兩個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答所造成的:

我出國到底為了啥?

我出國應該幹點啥?

我漸漸發現,我所受的所有心理上的煎熬,都來自這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他們就像一個幽靈一般,在我試圖努力學習的時候來拷問我,這會讓我開始質疑我所做的一切努力。

我為啥要讀這麽多page的text?

這個Project做得有什麽意義?

我如果以後不走這個專業,這門課豈不是就浪費了?

天啊,我要選簡單一點的課提高GPA,好盡快轉學。

不不不,我還是得上點專業core課程早點畢業然後考個好master。

我為啥要考master?

慢著,我好像還沒明白我為啥要出來讀本科。

於是,大腦……Boom Shakalaka……

你從來都沒好好留學過,你只是在國外混著

在這種心理的煎熬下,很多人都慢慢學會了混。

不願意再去想那兩個依舊無解的問題,只求盡快畢業就好。混到畢業走人。

之前那句毒草雞湯又回來了“車到山前必有路”,仿佛等到畢了業,一切就有了解答一樣。

就仿佛李宗盛的《山丘》裏唱的那樣:“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於是很多人一直到畢業那一刻才發現,那裏並沒有上帝為你精心準備好的一份人生。

該迷茫還是繼續迷茫,該猶豫還是猶豫。只是回頭望望才發現,已經混過了四年光陰。

想起了羅曼羅蘭的一句話:

“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上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在不斷重復著以前的自己"

我覺得我們很多人都正在應征他這句話。不知為何出發,也不知何處是到達。

即便最後悲劇結束自己生命的蓋茨比,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一直有一盞不管追求的綠光。他一生都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存在。

而不幸的事,我們很多人都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你從來都沒好好留學過,你只是在國外混著

如果你讀到這裏,覺得這篇文章是在說你,你感到有深有同感,那麽你就危險了,這說明你也陷入了這個迷宮之中,漸漸迷失方向。

要盡快走出迷宮,不然就會繼續溫水煮青蛙,積重難返了。

現在請你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你喜歡你現在的狀態嗎?

2. 你喜歡你現在的專業嗎?

3. 你覺得你現在的努力都有相應的回報嗎?

如果三個問題答案都是“否”,那麽你一定要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了。

不要為了一段錯誤的人生而用終身去彌補。

你難道想人到中年的時候還要去悔恨20多歲時自己沒有努力對方向?

是時候是去想想最開始的那兩個問題了:

你為什麽要出國?

你出國後想幹啥?

人生裏有很多沒有答案的問題,但這兩個不應該無解。

祝每一個出國黨都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理由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