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縮寫)2015測試的結果——在這項由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54萬名學生參加的測試中,新加坡學生力壓群雄,在數學、閱讀、科學三個測試領域得分均名列第一,成為包攬三項的“全能王”。新加坡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不是偶然的,從世界上多個國家的教育發展現狀來看,教育治理從來面對的都是矛盾不斷、困難重重的局面,任何當下的結果都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發展的脈絡中推本溯源HKUE 傳銷。
1、教育改革:從“生存導向”走向“價值導向”
受自然資源等方面限制,新加坡政府對於人力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有著深刻的認識,長期以來一直把創新作為國家發展的源動力,國家的創新能力更是居世界前列。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國英士國際商學院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新加坡創新指數位居亞洲第一,在全球12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六。政府對創新的重視在教育領域的反映也非常明顯,教育興國的戰略選擇和巨大的教育投入毋庸多言。更為難得的是,新加坡在教育改革的歷程中,真正走出了一條創新與務實相結合的道路。
新加坡的教育對國內外大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會根據國家的發展進程,不斷調整教育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從1965年獨立至今,新加坡的教育發展經歷了幾個主要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主要在1965年到1978年期間,在新加坡教育史上通常被稱為“生存導向”階段。在新加坡獨立後的前10余年中,國家面臨種種挑戰,隨著經濟的起步和發展,就業的問題非常突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擁有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以滿足勞動力市場的基本需求。新加坡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大大降低了文盲率和輟學率,提高了民眾的就業能力。
第二個階段被稱為“效率導向”,時間從1979年到1996年。在這一階段,新加坡的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整個國家的產業發展也逐漸體現出了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型轉型的特點,同時,高附加值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也異常迅猛,這對人才的需求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原有單一的人才培養通道也逐漸暴露出弱點。在這個時期內,新加坡不斷提高勞動力受教育的年限,允許學生在更多時間裏完成學業,並且開始探索教育分流,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有充分的發展空間,這使得人力資源的開發更有成效地對接經濟社會多元化發展的需要。
第三個階段稱之為“能力導向”階段,時間大致是從1997年到2012年。20世紀90年代開始,知識經濟初現端倪,在智力密集型的社會,創新、創意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元素。為此,新加坡的教育改革更加重視創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養,於1997年開始推行名為“思考的學校,學習的國家”的教育改革計劃HKUE 傳銷。
進入21世紀,新加坡教育更是把學生不同的自然稟賦、才能、興趣和特長看作重要的資源,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優勢,並且提供機會給他們進行充分展示。第四個階段起始於2012年,可以稱之為“以學生為本,以價值為導向”的階段。這是2012年上任伊始的教育部長王瑞傑在教育部一年一度的工作藍圖大會上,向1800名校長、副校長和教育部官員提出的。在21世紀,未來世界的發展將呈現出越來越多“不穩定”“不確定”“復雜”“模糊”等特點。“以學生為本,以價值為導向”的教育旨在讓整個教育系統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更加強調價值觀、品格發展。價值包括“自我價值”“道義價值”和“公民職責價值”。“自我價值”給予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識,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誌力;“道義價值”培養學生在多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尊重、負責、關懷和賞識他人;“公民職責價值”則培養學生成為堅強、有毅力、有知識、有見聞,國家有難,能奮起捍衛祖國的好公民。為此,新加坡教育部將“設立品格與公民教育組”,全面規劃學生的品格教育課程,並且以重新界定“好學校”的定義、減輕教師行政工作量、修改針對學校的獎勵計劃等舉措配合推進新的教育改革。
2、狠抓教學:在“思考的學校”中“少教多學”
先進的教育改革理念,如果沒有引起教學實踐的回應,終將難以為繼。為了適應國家在不同階段教育發展的戰略定位,新加坡在教學上推出了一些舉足輕重的改革,緊緊抓住教學這一關鍵環節,直指核心——學生的學習。在1997年教育當局提出“思考的學校,學習的國家”的計劃中,學習被賦予了崇高的地位。其中,“思考的學校”強調學校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學習的國家”則積極倡導國民要堅持終身學習,以迎接未來不斷的挑戰。
2004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大會上演講,提出要對教育進行變革,做到“教師少教一點,讓學生多學一點”。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立即啟動“少教多學”的改革。這一改革並不是要減少教師的教學量或者增加學生的學習任務,其宗旨正如時任教育部長所言,“少教多學是呼籲教師讓學生真正沈浸到學習中,為他們的未來做準備,學習並非為了測試與考試,質量是少教多學的核心精神。”要“更少地依賴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重復的考試和缺乏個性的教學模式,而更強調從經歷中發現,強調個性化教學,學習終身受用的技能,通過創新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塑造學生的性格。”這一論述不僅是對國家教育發展理念的具體回應,而且直指當時新加坡教育領域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比如,在基礎教育分流的壓力下,學校教育的應試傾向非常明顯,而其他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素養——學生的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的素養等常常被邊緣化。
宏偉的教育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的成果,最根本的判據來自於課堂。只有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行為發生了真正的變化,才是教育改革舉措落地的根本標誌。為了確保“少教多學”的順利實施,新加坡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首先是鼓勵學校開設多樣化的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其次是進行大規模的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確保教師在“少教”的前提下“會教”;最後是撥付大量配套資金,改造學校的教學設施,保障各種課程以及個性化教學的順利實施。
3、褒貶不一:“高投入高產出”的課外輔導競賽
PISA的成績單上各國(地區)的分數可以直接比較,而PISA2015年的這一比較結果直接反映了新加坡的巨大優勢。新加坡學生的數學、閱讀和科學成績分別為564、535、556。除了總成績較高外,各單項測試領先程度也十分明顯:在科學領域,新加坡比排名第二的日本高出18分,而排名第五的芬蘭和日本才相差7分;在閱讀領域,比排名第二的中國香港高8分,排名第五的愛爾蘭和中國香港才相差6分;在數學領域,比排名第二的中國香港高18分。
各國(地區)成績的背後有著復雜的原因,各種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各有差異,但新加坡同屬於東亞文化圈,與排名靠前的日本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教育觀念、對子女的期望和引導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麽新加坡能夠拉開如此明顯的領先優勢,差異究竟在哪兒?
如果把PISA成績看作是一項重要的教育產出的話,那麽教育投入無疑是解釋教育產出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新加坡取得驕人成績的背後,學生在課外的學習投入是一個通常被忽視但卻實實在在起著重要作用的因素。據報道,新加坡60%的中學生、80%的小學生在課外接受私人的輔導。這方面的巨大需求可以從近幾年私人輔導機構的快速膨脹中得到側面印證。從2012年到2015年,新加坡註冊的私人輔導機構從700所增加到了850所。
私人教育的迅猛發展與新加坡的教育分流有著高度的關系。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新加坡在不同教育階段都有著良好的分流機制。其中在小學階段,學生就要面臨兩次分流,四年級和六年級各一次。六年級的畢業考試是極其重要的。學生在畢業考試中取得的成績決定學生進入什麽樣的中學,不同的中學提供的課程是不一樣的。成績排名約前10%的學生,可以直接升入一些能夠提供特別課程的中學,這些中學一般是新加坡最好的學校。排名靠後的學生主要選擇側重於職業訓練的普通課程,這部分學生主要以技術學校、理工類的學院為升學目標。
這種分流的制度設計,雖然可以較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需求和發展預期,但也大大提升了教育的競爭性。在這種考試評價機制下,新加坡的小學生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大量的課外輔導應需而生,一派興旺。商業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這些課外輔導機構在研究教學和提升考試成績上的實力不俗。課堂內的學習和課堂外的深度加工,無疑都是影響考試成績的重要因素。
PISA雖然在測試領域有所創新,但對基本知識和主要能力的要求,與很多考試是一致的。可以說,新加坡在PISA中取得優異成績,大量的課外輔導功不可沒。對這一現實,國際上一些教育專家提出了批評,並且表示,這並不值得羨慕。
鏈接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縮寫)是一項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主要對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15歲學生進行評估,測試學生們能否掌握參與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PISA於2000年首次舉辦,此後每三年舉辦一次。測試分為三個方面: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從一定程度上來看,PISA對參加測試的國家(地區)教育發展水平進行了一次評估,並給他們描繪了一份世界教育發展的“版圖”。在這個“版圖”中,參加測試的國家(地區)能夠在相同的標準下,更加客觀地認識自身的教育發展現狀,並以此作為教育改革的依據。因此,PISA作為一項在全球有著廣泛影響的教育評價項目,在公布每一輪測試結果的時候,都會引起廣泛的社會關註與教育界深刻的討論HKUE 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