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位於廈門的西南方,從廈門搭船過去5分鐘即達,隔著鷺江近距相望,全島面積不過1.9平方公里,面積雖然很小,卻曾是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先後爭相設立領事館的地方。

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最高,島上有眾多音樂世家,素有「鋼琴之島」、「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美稱。

IMG_9978

IMG_0048

IMG_0058
 
 


 

IMG_9962

IMG_0071

IMG_0263

IMG_0266

IMG_0274

我們一行人在鼓浪嶼的巷弄間穿梭,領隊邊口述每棟建築的由來及歷史,過於急忙的腳步卻讓我來不及抄筆記。這裡的建築風格很多變,有閩南風格、拜占庭風格、古典風格、維多利亞風格...但全都不正統,因為,在鼓浪嶼唯一的「正統」就是變型,保有原本的風格元素,再融合非正統的細節,造就了鼓浪嶼建築群創新而迥異的建築特色,而中國也正將鼓浪嶼推向《世界文化遺產》之列中(2008年已提出申請)。

除了領事館外,當年許多名門望族也在此寫下一段名人軼事,像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板橋林家,在鼓浪嶼上就留下了如『林氏府』『菽庄花園』等經典建築,其中『林氏府』堪稱鼓浪嶼的代表之作,更是全中國首間「建築文化遺產精品酒店」(下篇會作詳介)。

IMG_0073

IMG_0075

IMG_0243

IMG_0239


IMG_0026

IMG_0045

IMG_0251

IMG_0253

IMG_0088

IMG_0256

IMG_0305

IMG_0007

廈門政府在今年也開始拆除一些鼓浪嶼島上不「河蟹」的建築物
盡量保有鼓浪嶼島上建築的一致性與自然風貌
像是"金帶長廊"就在我們這次去之前已拆除完畢

鼓浪嶼島上的小店家與民居也都盡量融入當地風情
在創新裡看見復舊,在頹圮中堆疊新衝擊

IMG_0018

IMG_0328

IMG_0258

IMG_0338

所謂殖民,是以強大的自身優越向外延伸主權,將她處成為附庸
而當殖民地以溫柔美麗軟化強權,侵略終將任憑包容宰割,重新激起新的文脈浪花

島與樹、人文與建築、行者與叫賣,排列成纖細密實的殖民穿梭
隨著曲曲彎彎、長長短短的行路遊走,感受歷史在腳下的流動
花點時間,一次又一次的轉折,將編織出專屬於自己的鼓浪嶼迷路地圖

可惜這次行路匆匆,連迷路,都來不及........



相關閱讀

【流放。鼓浪嶼】4/12-13 參訪行程規劃

【流放。鼓浪嶼】交通攻略: 台語背包客嘛ㄟ通
【流放。鼓浪嶼】從穿越島上的樹開始 
【流放。鼓浪嶼】廈門咖啡一條街 @ The Lake's Cafe

 

 

阿貓

http://blog.roodo.com/babynbaby/archives/1561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