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7大原則和孕期憂鬱說再見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

 

女性受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因素影響,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憂鬱情緒」。其中,生理方面,在經期、懷孕、產後、停經時,容易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影響情緒波動,因此,特別時期更應重視如何安定情緒。

 

孕期憂鬱情緒從何來?

姍姍媽咪懷孕12週哭著說:「自從肚子裡有了小寶寶開始,不但胃口變差、容易感到噁心、暈眩,也特別容易累,接踵而來的變化,再加上家人、朋友、同事,不斷告誡懷孕期間的各種禁忌,讓我感到既煩躁又無奈。」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指出,生理

心理狀態本會相互影響,而懷孕初期體內荷爾蒙的改變,不但會引發不同的生理反應,也會使得情緒起伏較不穩定,加上擔心胎兒營養夠不夠、發育得好不好,更會造成情緒低落、焦慮、不安、莫名想哭、沮喪等負面感受。

 

情緒影響胎兒發展

研究發現,當人體過度焦慮、緊張,腎上腺素分泌會增加,對懷孕的女性來說,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會使得腹中胎兒處於不安的情緒之中,而進一步影響胎兒的營養吸收與發育,因此,孕婦的心理狀態不但會影響自身的食欲、睡眠、活動力、精神、內分泌系統等,也可能影響胎兒。

 

養成心情記錄習慣.找出問題癥結點

舒解情緒、壓力的第一步必須找出問題所在,蘇渝評醫師建議,心情記錄至少一週1次,養成記錄心情或是寫日記的習慣,可以得知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件,情緒有哪些變化,幫助自我了解。

 

排解憂鬱情緒7原則

憂鬱情緒的來源因人而異,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蘇渝評醫師建議,當找出問題的所在之後,可以嘗試以下幾種解憂方式:

1.解除生理不適:懷孕時需面臨體內荷爾蒙的改變、營養素缺乏、胎兒體重增加等過程,這些變化對身體都會造成負擔,蘇渝評醫師提醒,解除生理不適,能幫助安定孕期情緒。

2.分享與聆聽:身體健康與情緒是相互作用,蘇渝評醫師表示,孕期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或是擔心胎兒,可以詢問專業婦產科醫師的意見,也可以找身邊的朋友、同事、家人聊聊,聽聽大家的說法,就會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3.規律的運動和曬太陽:規律的運動不但可保持心情愉悅、放鬆身體,孕媽咪透過運動可加強腰腹及骨盆底肌肉群的肌力,對產程是有幫助的。他建議,若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每天至少抽出30分鐘的時間到戶外散散步、曬曬太陽。

4.家人的支持:懷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蘇渝評醫師建議,運動、產檢或是參加媽媽教室的時候,可以

5.另一半相約同行,讓老公了解整個懷孕過程,自然而然比較能夠站在孕媽咪的立場著想,成為強而有力的支持後盾。

6.心理諮商:專業心理諮詢管道有很多,如果一時之間情緒上來,在緊急狀況下,可以求助「張老師基金會輔導專線」、「台北市生命線協會專線」等相關單位的協助,也可求助精神科門診,藉由專業醫師協助走出低潮,蘇渝評醫師提醒,並不是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才需要看精神科!

7.營養補充:因為憂鬱情緒

8.中樞神經相關,因此,有部分小型研究發現,Omega-3有助活化腦部功能。蘇渝評醫師表示,Omega-3有助孕媽咪情緒平穩、預防憂鬱,對胎兒腦部的發育也有幫助,無論是從天然食物或是營養品中攝取,都應與婦產科醫師確認食用的時間點與分量。

9.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從引發不良情緒的事物轉移到其他事物上,能使人從消極情緒中跳脫出來,蘇渝評醫師建議,可多接觸自己喜愛的事物,例如:吃美食、看電影、唱歌、購物、接觸大自然等。

 

雖有高達半數以上的孕婦會有憂鬱情緒,但確診為憂鬱症的案例相當少,孕期需要面對的生理不適很多,應儘量保持平常心,懂得排解壓力、舒緩情緒,不需要杞人憂天,要切記,快樂的媽媽才會生出開心的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7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人見人愛人氣王: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社交互動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蘇俊億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無論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都不可能與其他人完全隔絕。而社交互動能力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培養,正確的教養與親子互動將可以讓寶寶長大後成為人見人愛的人氣王唷!

 

互動是孩子的生存本能

絕大部分的寶寶都喜歡跟父母、手足或熟識的人互動,相較於獨自玩耍,在互動的過程中顯得格外投入與專注,也樂在其中。其實嬰幼兒在出生後的2個月內,即會因為生存本能而與這世界產生簡單的互動性反應,例如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時會哭泣,吃飽時會微笑等。此外,1歲之前就會對於不同情境而有不一樣的反應,例如被爸媽逗會笑,被責罵會哭,找不到媽媽會感到不安等。

1歲至2歲的寶寶,因認知能力已經大幅提升,所以更會主動與他人互動。不過,這個階段寶寶的邏輯概念與口語表達能力尚不足,因此仰賴較多的肢體互動,例如擁抱、親吻、揮手、點頭或搖頭等,寶寶高興時即會親吻他人的臉頰,難過時會向父母索討安慰的擁抱等;父母也會利用肢體動作來表示讚賞或鼓勵,如寶寶表現良好時賞以愛的抱抱、摸頭或擊掌等。

 

0歲~2歲嬰幼兒社交互動發展

03個月

  • 1.5個月時,寶寶能認出主要照顧者的聲音。

  • 2個月時,能對熟悉的聲音產生反應。

  • 3個月時,能將頭轉向聲音來源處,並利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開心(如揮手、踢腿等)。

46個月

  • 4個月開始,寶寶的眼睛逐漸會注視與他互動的人。

  • 開始對有善(如微笑)與不友善(如臉部糾結怒視)有不同的反應。

  • 對於熟悉的兒歌、音樂或玩具的聲響有特定的反應。

712個月

  • 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

  • 以肢體動作來表示社交禮儀,如揮手再見等。

  • 喜歡與大人玩遊戲,如躲貓貓(大人以手遮臉後打開並發出聲音)、搔癢等。

  • 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之建立越來越密切,會主動要求抱抱、臉靠近大人撒嬌等。

  • 能以肢體動作進行簡單的溝通,如用手指著想要的物品、揮揮手表示不要等。

  • 逐漸能理解簡單的詞彙,如喝奶、抱抱等。

1318個月

  • 會因大人的認同或答應請求而感到高興,如果得不到認同則會感到難過。

  • 雖然不擅口語表達,會的詞彙不多,但仍儘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需求。

194個月

  • 會與玩偶互動、對話與玩遊戲。

  • 會玩簡單的扮家家酒遊戲,如拿著積木當做蛋糕餵娃娃吃等。

  • 可以在照片中找出熟悉的家人和自己。

 

人際互動重要關鍵

外在環境與教養方式是影響寶寶人際互動的重要關鍵,其中如果父母長期對寶寶施以語言暴力(責罵、威脅等),或是給予過多的負向回饋(經常以言語數落寶寶表現不好),寶寶可能因此產生負向的互動行為,例如對於他人缺乏信任感而逃避互動或產生負向情緒(如哭鬧)、獨自玩耍不喜歡跟別人打交道等。此外,父母如果跟寶寶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在陪伴學習的過程中,寶寶也可能顯得興趣缺缺,而無法投入其中。

 

與寶寶互動大原則

★應多給予正向回饋與鼓勵,切勿隨意嚇唬、責罵或嘲笑寶寶,讓他們對你有好印象是良性互動最重要的開端。

★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與寶寶互動,有時照顧者緊張與不安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寶寶。

★應隨時留意與謹記寶寶的語氣、表情與一舉一動之間的關聯性,並適時給予正確的回應,以免讓寶寶誤會我們不理會他。

★無論寶寶聽不聽得懂,都應該多跟寶寶聊天;做任何事情時,也可以試著向寶寶說明清楚。

★每天都要有固定的親子時間,全家人同一時間做同類型的事,過程中充滿互動。

★除了家人互動之外,也應該帶著寶寶多接觸外面的環境與人。

★鼓勵互動,但不是逼迫,寶寶也有心情不好、不想理人、打招呼、說再見的時候。

 

幼兒園階段‧善用遊戲培養社交互動

幼兒園階段的孩童已逐漸脫離家庭並融入團體生活之中,因此這個階段的孩童將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團體性質的遊戲。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逐漸脫離「單獨遊戲」與「平行遊戲」的階段,開始參與「聯合遊戲」與「合作性遊戲」。

在強調互動性的團體遊戲中,家長、老師等遊戲帶領者應營造正向支持的環境,適時引導同儕間的互動,善用同儕的力量相互鼓勵與扶持,最重要的是應依照孩童的能力設計出讓他們可順利達成的任務,在遊戲中也可適時調整任務的難度,讓孩童可以在同儕面前順利完成任務,藉此獲得同儕的認同,讓他們更願意在團體之中展現自我。

在團體遊戲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試著融入角色扮演或虛擬情境的遊戲方式來增加有趣性與驚奇感,並適時融入團隊合作的元素,當大家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時,激發出來的鬥志和熱情是單獨遊戲所無法比擬的,例如玩大型平衡板時,可以讓數個孩童站在上面,每個人想像自己是水手,搖晃的平衡板有如浪濤之中航行的船,而部分的孩童則扮演海中的鯊魚,水手們可相互提醒對方要保持身體的重心並相互扶持,不要讓自己和夥伴掉到海裡被鯊魚抓走。

再次提醒,在團體遊戲的過程中務必留意幾個要領,包括:

1.應依照孩子的能力隨時調整遊戲難度,讓他們可從中獲得成就感。

2.營造正向的情境,不偏袒也不針對團體中的任何一個孩子,並且引導同儕間的相互鼓勵與扶持。

3.營造有趣的情境,並鼓勵同儕間的合作。

4.對於適應較慢的孩子,可以先觀察團體的進行,過程中適時鼓勵他們參與或利用他們感興趣的元素,以吸引進入團體之中。

5.當孩子在團體遊戲中產生衝突時,不應當眾歸咎責任或處罰,可暫停活動或轉換遊戲情境來減緩衝突。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原因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奐樺‧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部分孕婦容易出現明顯的過敏症狀,如皮膚癢疹、蕁麻疹、眼睛癢、喘鳴、鼻子過敏等等。唯有了解和懂得觀察過敏跡象,平日照護、必要時儘快就醫,才能維持母胎健康,順利度過孕期。

 

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奐樺表示,孕婦常見的過敏症狀主要有2大類:呼吸道和皮膚,其中又以呼吸道過敏的比例最高,大約50%以上。

 

3種呼吸道過敏症

陳奐樺醫師表示,孕期的呼吸道過敏症狀,部分是荷爾蒙分泌的影響,部分是孕前就有的症狀,但懷孕後又有變化。說明如下:

妊娠性鼻炎

症狀:鼻塞、流鼻水、打噴嚏。

雖然表現症狀類似一般鼻炎,但發生原因並非細菌性、病毒性或過敏原等所引起,而是在懷孕時受荷爾蒙影響,才會發生的過敏性鼻炎症狀,發病時間通常會超過6星期,甚至持續整個孕程,直到生產完才緩解。

過敏性鼻炎&結膜炎

症狀:流鼻水、鼻塞,清晨常打噴嚏,部分會合併結膜炎。

此類患者通常懷孕前就有過敏鼻炎症,並延續到懷孕期間,發生主因為接觸到過敏原,如塵蟎、花粉等。病情程度因人而異,可能會有1/3的孕婦症狀加重、1/3患者反而緩解、1/3持平穩定。部分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還可能引發眼睛過敏的結膜炎症狀。

氣喘

症狀:胸悶、喘鳴、咳嗽、呼吸不順。

此類患者大多孕前就已罹患氣喘,但懷孕後的病況因人而異(1/3的孕婦症狀加重、1/3反而緩解、1/3持平穩定),而部分氣喘患者的病況在懷孕後期(2936週)會加重,但通常36週後會逐漸改善。如果孕期氣喘急性發作,多數原因是因為孕婦自行停藥而導致。

 

2種皮膚過敏症

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表示,皮膚症狀是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之一,其中又以妊娠期異位性發疹和蕁麻疹較容易出現。

妊娠期異位性發疹

症狀:泛紅、發癢疹。

此疾病早期是指三種皮膚問題:妊娠期結節性癢疹、妊娠期搔癢性毛囊炎、妊娠期濕疹,後來相關研究發現,有患者同時有三種症狀,因而統稱為妊娠期異位性發疹。

 

若孕婦有皮膚問題,通常50%左右是此症狀。她進一步說明,在罹患異位性發疹的孕婦中,又可分為兩種狀況:20%孕前就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懷孕後惡化;80%是孕前有皮膚以外的異位性體質例如氣喘等,但懷孕後才出現異位性發疹。

蕁麻疹

症狀:紅、腫、癢、發疹。

孕期若是罹患蕁麻疹,其實跟一般人差不多。蕁麻疹可能會因為接觸(食物)、吸入或皮膚接觸到過敏原而發作,引起皮膚小血管擴張,造成皮膚膨疹。

 

PUPPP並非過敏症狀

王淑惠主任表示,孕期很常聽到的PUPPP,完整名稱為「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並非過敏性症狀,發生原因不明。孕期蕁麻疹好發於初產婦、多胞胎或體重較重的孕婦,常出現在中後期,主要發疹部位在肚皮周圍,進而延伸到四肢。大部分在產後數週就會痊癒。

 

4原因‧引發孕期過敏症

陳奐樺醫師表示,造成孕婦過敏主要有4個原因(遺傳、生理、免疫系統和過敏原),說明如下:

1.遺傳體質

如果孕婦本身是過敏體質,被誘發出過敏症狀的機率,通常會比非過敏體質者來得高;而過敏體質通常來自於遺傳。相關研究指出,如果父母中有1人是過敏體質,則下一代有1/3機會也是過敏體質;若父母都是過敏體質,則下一代是過敏體質者的機率約2/31/4

2.生理變化

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會使鼻內表皮血管擴張、充血,進而容易鼻塞和流鼻水,導致鼻炎症狀。

3.免疫系統改變

在免疫系統內扮演重要角色的T細胞,主要可分為Th1(攻擊外來病菌)和Th2(引發過敏反應),兩者在體內彼此拮抗,就像翹翹板般維持平衡。然而,對於母體來說,胎兒是「外來物」,照理說很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但為了孕育胎兒,母體內免疫系統改變,即Th1作用減弱,因此Th2作用就會增強。這樣的變化,連帶影響到孕婦對於外來物(細菌、過敏原等)的過敏反應程度,會比懷孕前來得更明顯。

4.接觸到過敏原

由於免疫系統的改變,孕婦的過敏反應可能會比一般人來得大;若本身又是過敏體質者,則被誘發出過敏症的機率就更高。

 

 

簡歷:

陳奐樺醫師

現任/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經歷/亞東醫院婦產部總醫師

亞東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王淑惠主任

現任/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

亞東醫院院聘副教授

經歷/英國牛津大學醫院研究員

亞東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

台北暨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嘉義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兼醫學美容中心負責人

慈濟大學臨床副教授

學歷/嘉南藥理大學化妝品科技研究所碩士

高雄醫藥大學醫學士

 

 

※原文刊載於2017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避免給寶寶吃的地雷食物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蔡宛婷

 

1歲前究竟該給寶寶吃什麼比較健康?又要避免哪些食物引起過敏、腸胃不適,甚至會影響生理發展?蔡宛婷醫師表示,寶寶避免碰觸的食物地雷可分為「易過敏食物」和「成分不適宜、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食物」。

 

地雷1.易過敏食物

4個月前的寶寶最好的食物是母奶,由於母奶就有充分的營養和水分,所以連水都不需要特別給寶寶喝。到了嘗試副食品階段的46個月大時,許多媽媽開始製作副食品,哪些食物容易過敏就需要特別留意。家長可以特別留意以下的易過敏食物,才不會造成寶寶生理不適:



牛奶

若家族有過敏病史,特別是爸媽有過敏體質,建議寶寶出生後能持續哺餵母奶最好;若無法餵母奶,可選擇水解蛋白配方的奶粉,此類奶粉營養成分和一般配方奶相同,但會把易引起過敏反應的牛奶蛋白做處理,將其分子變小,身體就不易感覺此過敏原而產生反應,另一方面又可以產生特殊耐受反應(oral tolerance),使身體得到對牛奶蛋白的耐受性。建議水解蛋白配方奶可哺餵到一歲,再視寶寶情況調整。

 

有殼海鮮

有些寶寶吃到蝦、蟹、貝類會引起過敏反應,可以先讓寶寶從少量開始嘗試,如果發現某一種海鮮會產生皮膚搔癢、紅疹、腹脹、腹瀉或哭鬧不安時就先停止,可能是食物過敏。海鮮類建議先嘗試較不易過敏的魚類,每次給予少量觀察,若有過敏現象就先停止餵食,數週後再重新嘗試。

 

蛋白

雞蛋營養好吃,但對寶寶來說,蛋白是屬於高過敏的食物,一般來說,可先給寶寶嘗試蛋黃,若無異樣再嘗試蛋白。若吃雞蛋寶寶身上起疹子、或原本的疹子變得更紅更癢,就要小心是否對雞蛋過敏。蔡宛婷醫師表示,如果寶寶有過敏體質,6個月大就可能會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皮膚經常會起疹、反覆抓癢到破皮流血,而且可能會持續到6歲,因此,6個月大以前的幼兒,最好避免吃到蛋白、蒸蛋、蛋糕等蛋製品。

 

水果

根據國內研究,目前常造成過敏的水果為芒果、番茄、橘子、草莓、香瓜,寶寶1歲前,爸媽可

水果磨成泥用湯匙餵食,之後觀察有無出疹、腹瀉現象,以及碰觸過水果的手是否有出現疹子,如果有就必須暫緩食用。

 

地雷2.成分不宜的食物

蔡宛婷醫師建議下列的食物,其成分都不適合1歲前食用,建議12歲後再嘗試。

 

蜂蜜

香醇風味的蜂蜜水、香甜的蜂蜜蛋糕都是很多人喜愛的食品,但並不適合讓寶寶在一歲前吃到蜂蜜。由於肉毒桿菌的孢子存在於大自然土壤中,蜂蜜在天然的採收過程中可能有肉毒桿菌的些微汙染,如果成人吃到蜂蜜,胃酸會自動殺死這些肉毒桿菌的孢子,不致發生危害,但寶寶的身體各器官尚未成熟,沒有能力對付這些孢子,如不小心吃到蜂蜜,恐引發「肉毒桿菌中毒」,不可不慎。蔡宛婷醫師建議,如果想給寶寶吃蜂蜜口味的食物或飲料,還是必須等到一歲以上再嘗試。

 

鮮奶

香濃好喝的鮮奶,營養價值很高,但1歲前的寶寶不建議食用,因其中的酪蛋白比例偏高,不適合寶寶的腸胃道吸收利用。此外,鮮奶的礦物質、鐵、脂肪也不夠充足,無法給予寶寶足夠營養。配方奶的整體脂肪結構、鈣磷比例、蛋白質較完整,如果母乳不足,應該以嬰兒配方奶作為營養來源,而非鮮奶。如果1歲後已順利轉換為固體食物,則乳製品的營養只是輔助,就可以給寶寶喝鮮奶。

 

含咖啡因食物

許多家長容易忽略隱藏在食物、飲料內的咖啡因,如熱可可、巧克力餅乾、可樂、奶茶、紅茶等,由於寶寶身體的代謝力比大人弱,受影響程度很大,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讓寶寶情緒易躁動不安、睡眠規律變差、晚上可能夜驚大哭。尤其有些巧克力糖或餅乾的糖分過高,或添加色素,也會影響寶寶健康。

 

 

※原文刊載於2017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告別母乳生活 成功退奶不縮奶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張桂玲

 

最讓哺乳媽咪們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害怕當停止哺乳後,胸部不僅會縮小,還會失去原本的豐滿與彈性,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張桂玲將給予哺乳媽咪最完善的建議,協助媽媽們順利離乳,並且維持完美胸型。



從哺乳期開始維持胸型

哺乳時期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常見的小白點、乳頭水泡、乳房腫脹或乳腺炎等,痊癒後可能造成胸型及胸部大小受到影響,張桂玲顧問強調,哺乳期如何維持胸形大小和外觀及如何保養乳房皮膚,是未來順利離乳、胸型是否會變化的主因,因此建議依照以下列點執行,從一開始的哺乳期間就持續維持胸型。

1.選擇適當哺乳內衣:在內衣的選擇上,鼓勵媽媽們從孕期便開始穿著哺乳內衣,避免直接穿著運動內衣或不合身的內衣,即使在家帶小孩也要穿內衣,若沒有內衣拉提的效果,胸部失去向上托支的力量,當兩邊的乳房充盈時,一邊可能擁有100c.c.的奶量,媽媽們可以試想,此時乳房宛如水球在胸前掛著,較容易造成胸部下垂。

2.補充正確營養:部分哺乳媽咪為了快速恢復身形,在日常飲食中幾乎不攝取任何油脂,但產出奶量必須消耗身體能量,而決定乳房形狀最重要的就是脂肪,若燃燒消耗到胸部脂肪,反倒得不償失,所以哺乳媽咪除了是自己的營養調配者,同時是寶寶營養的提供者,務必均衡攝取熱量。

3.勤於乳房肌膚保養:皮膚的緊實程度會影響胸型及胸部外觀,大部分哺乳媽咪只在乎胸部是否會在餵奶後會變得鬆垮,甚至變成布袋奶,但這之中一半以上的人卻在哺乳期完全沒有做任何保養,因此從哺乳期就該勤於保養乳房肌膚。另外,假使哺乳媽咪本身偏瘦,若產後奶量急速上升,胸部必須每天像吹氣球一樣,不斷放大縮小,使得肌膚緊實度與哺乳前相距甚遠。

張桂玲顧問說明,若是乳頭、乳暈肌膚有受損時,則建議每次餵奶及擠奶後,都要將滋養油、修護霜、羊脂膏,依序塗抹於受傷處,先將滋養油塗抹於乳頭及乳暈上,再塗抹修護霜等待吸收,變成透明狀後,再塗抹一元硬幣厚度的純羊脂膏來覆蓋隔離,以免衣服再度摩擦傷口,影響傷口癒合。

4.奶量達到供需平衡:部分哺乳媽咪由於哺乳過程中較不理想的操作模式,致使胸型變化過大,舉例來說,每次擠奶的奶量都多達300c.c.以上,胸部每天經歷多次的脹大、縮小,會導致乳房皮膚彈性疲乏,其實只要讓奶量達到供需平衡即可,不要為了衝奶量、囤積母乳冰棒等原因將奶量過度提升。

張桂玲顧問建議,擠奶量維持「進可攻、退可守」的奶量,意即每次擠奶量大約比寶寶喝奶量多10%即可,再多也不要超過20%,例如寶寶喝90c.c.,每次都擠約110c.c.以內的份量,多出來的奶量即可累積,以便不時之需使用,同時對於媽媽的身體負荷也不會太大。若寶寶約34小時喝一次奶,這時媽媽就不應該超過4個小時擠一次,部分哺乳媽咪可能因為工作或是其他因素減少擠奶次數,會把2次的量一起擠,讓胸部過脹,使得乳房處於緊繃狀態,乳房組織被充盈的乳汁而脹大,過程中由於地心引力的影響,重心會使胸部下垂,進而影響到胸型。

 

餵食計畫VS.離乳計畫

張桂玲顧問說:「離乳請先減量、再拉長時間,千萬不要搞錯順序!」起初擠奶時間間隔與原本時間相同,但擠出的奶量可依照原本奶量減少10%15%,等到不會塞奶,再慢慢減少份量,只要奶量已經減少到100c.c.以下就可以考慮拉長時間,接著則是等到奶量已經降到50c.c.以下,就可以嘗試不擠奶,但等到累積8小時以上,胸部通常仍會脹奶,這時就只需要稍微移出奶水,只要不會脹痛即可,也可暫時局部冷敷,讓胸部舒緩,在減奶過程中,只要胸部沒有硬塊、硬結的情情,就恭喜哺乳媽咪「安全下莊」成功離乳。

 

※原文刊載於2017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