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黃瑽寧醫師專欄】
小孩牙齒黑黑,不見得是蛀牙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的朋友是一位醫師,她的太太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每天自己準備食物給孩子吃,不吃零食,餐餐刷牙。然而,只要兩個孩子張口一笑,全世界都看得到他們的牙齒佈滿黑斑,而且不是只有一顆牙,是幾乎每一顆都黑。

這位媽媽困擾極了。她去看了牙醫,牙醫師說沒有蛀牙,說孩子的牙齒很健康,至於為什麼會牙齒黑黑得呢?牙醫師說是體質關係。媽媽自己對著鏡子呲牙咧嘴,心裡暗忖,我跟我老公的牙都很潔白,哪裡來的黑牙體質呢?

 

口腔內是細菌大本營

每次聽到媒體在討論是馬桶上的細菌多,還是毛巾上的細菌多,我就忍不住想笑。真的要比個高下,那人類口腔中的細菌一定最多!從牙齒,舌頭,口腔內壁,大概住了兩百億隻以上的細菌,總重量高達二百毫克。所以下次在跟家人玩親親的時候,想像一下,你其實已經把幾百萬隻細菌跟對方交流了一下。曾經有一位牙醫師跟我說,其實「蛀牙」是人類最普遍的傳染性疾病,讓我這個感染專科醫師聽了一驚,心想還真是如此!

不過這麼多細菌住在人體的口腔中,還是有分好細菌跟壞細菌的,比如說蛀牙菌,就是屬於壞細菌,但其他的細菌,就不見得那麼的壞。有的時候我們過度的清潔口腔,比如說每天使用「含殺菌成分的漱口水」漱十幾次,反而會破壞口腔的菌生態平衡。但是另一方面,家中如果有成員老是不刷牙,口腔清潔做得很糟糕,造成口腔壞細菌滋生,這不只是影響到個人,也會間接把壞細菌傳播給家中其他成員,讓別人的牙齒也變得不健康,可以說是害己又害人!

 

小孩的牙齒黑黑,成分是含鐵的化合物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故事,為什麼朋友的小孩沒有蛀牙,但是卻有滿口的黑牙呢?

這種不屬於蛀牙的黑黑牙齒,通常存在於牙齦上緣,以線條加上少許斑點為表現,恆齒乳齒都可能發生,但還是比較常見在乳齒。這種黑黑線條,家長怎麼刷也刷不掉,就算給牙醫師洗牙刮乾淨之後,還是有可能會再度染色。

於是有牙醫師將這些黑黑的東西刮下來加以分析,發現主要的成份,是不溶性的含鐵化合物,比如說硫化鐵之類的物質,以及高量的鈣質與磷酸鹽。他們又進一步發現,這些含鐵化合物是經由口腔的某一群細菌,分泌出硫化氫,然後與口水中的鐵質產生化學反應,所製造出來的物質。曾經就在西班牙的一個研究中發現,那些有額外補充鐵劑維他命的小孩,特別容易發生這種黑黑牙齒的情形。

 

有一群口腔細菌,會釋放較多的硫化氫

當然除了口水中的鐵質較多之外,科學家也好奇口腔中哪些細菌,比較容易讓牙齒黑黑。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口腔的放線菌種特別的多,而放線菌種正是會釋放硫化氫的細菌,整個前因後果應該就非常完整了。

好消息是,這些有黑黑放線菌寄生的牙齒,蛀牙的機率反而比一般孩童更低,可能是因為排擠了蛀牙菌的生長,或是其他未知的因素。但瞭解了這項知識,至少我的媽媽朋友可以鬆一口氣,不需要再整天自責是否沒有把孩子的牙顧好了。

但我還是要特別提醒,大家如果看到孩子的牙齒變黑,還是給兒童牙醫檢查一下比較妥當,千萬別自作聰明,小孩牙兒都蛀光了還渾然不知,那就不太妙囉!

 

結論

總而言之,小孩如果牙齒黑黑,但有在兒童牙科定期追蹤,那麼就不用擔心,長大會比較好,但家長要避免自做主張給孩子吃鐵劑。如果牙科醫師說有小孩有蛀牙,那麼全家人都要注意口腔清潔,不能只是怪罪小孩。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追求快樂人生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當媽媽真的很辛苦,所以定期犒賞自己一下是必要的。有一位媽媽跟我說只要每週看一場電影,心中的壓力就可以得到釋放;也有媽媽想吃一頓大餐,或是買一件衣服,來犒賞自己。當然,每個人的紓壓點不同,會做的選擇也會不一樣,但假設在固定的預算之下,花同樣的金錢,媽媽該做哪件事會比較划算,並且得到相對較多的快樂呢?

  最近在社會心理學與人格科學期刊(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有項有趣的研究,針對女性而言,去比較想要得到短暫的紓壓,是買東西比較有效,還是出門散心比較有效呢?

 

買東西還是買散心?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找了一群女性,給她們二十美金,並且設計了兩種情境,然後隨機分派:第一種選擇是「買東西」,比如說買衣服、3C產品等,第二種選擇是「散散心」,比如說滑雪旅行、演唱會門票、或是一張Spa按摩券等。這個試驗做了兩次,一次是在平常日,另一次則是在聖誕節。

  當受試者把這些錢花掉之後(我們假設買到的東西或經驗都不是瑕疵品),研究者就跟著這些人,持續追蹤了一個月的「快樂指數」,計算這項消費帶來的「快樂強度」以及「快樂持久度」。大家可以用自己的經驗猜猜看,買東西和散散心,哪一個帶來的快樂比較持久呢?

 

買東西比散心快樂

  結果顯示,用二十美金買喜歡的東西,可以讓女人想到就很開心,持續一個月沒問題,但出門散心這件事就可能無法帶來同等的快樂持久度。不過例外的是,在聖誕節假期的一場體驗之旅,卻可以帶給女人比較大的「快樂強度」,滿意度會比買東西還高。

  作者用一個例子來替她的研究做結論:「如果今天妳剛好有個美好的假日,聽一場演唱會可以讓你當天晚上非常非常的開心,滿意度破表,但是這份快樂並不會持續太久,可能幾天就消失了。反之,妳用同樣的錢買一張沙發,雖然買回家的快樂程度比不上演唱會,但是接下來幾週,當妳坐在這張沙發上享受的時候,那份快樂還是會延續的。」

 

時間比金錢更寶貴

  不過,快樂從來就不是單一面向的。上面提到的是金錢消費所帶來的快樂,但是這並不代表了賺更多錢的人,就會比較快樂。

  在另一項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中,他們問卷調查四千六百名受試者,請他們自我評估一下對於「自由時間」與「賺錢時間」的重視程度。比如說,你會選擇薪水比較高,但是工時較長,或是薪水少一點,但是工時較短的工作?你會選擇租貴一點的房子,但是可以節省通勤時間,或是租便宜一點的房子,卻要坐很久的車上班?藉由這些問題的答案,來跟快樂程度與生活滿意度來做比對。

  研究結果發現,重視「自由時間」的人,比那些重視「賺錢」的人,來的快樂很多。當然,這項研究結果的背後,可能有很多的因素造成,比如說在這些自由的時間裡,人們可以陪伴家人,可以做公益行動,可以從事運動等,而這些行為都可以讓人的心理更健康、更快樂。然而也有可能單純只是因為貧窮的關係,讓人被迫要賺取更多的錢來養活自己,人生別無選擇,所以才變得不快樂。

 

孩子也需要自由時間

  之前我去訪視一位國中生,他的媽媽抱怨孩子作功課沒效率,慢慢吞吞,拖拖拉拉。我發現這位孩子雖然坐在書桌前,但其實有很長的時間都在發呆,或者是偷看抽屜裡的手機,果然是沒什麼效率。

  不過詳細詢問之下,孩子的生活每天被上學、補習、寫功課塞的滿滿滿,連假日都不放過,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我問他如果一個禮拜有半天的自由時間,他最想做什麼?他跟我說,最想跟全家人一起玩桌遊。我又問,上一次玩桌遊是什麼時候了?他扶著下巴想了一下,說:大概半年前吧。

 

  我可以看得出來,他的人生非常不快樂。我心裡想著,在台灣,這樣不快樂的學生,究竟還有多少呢?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兒童也會長疥瘡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一位媽媽帶著兩歲幼兒來找我,想知道過去這一個多月,小孩腳掌上長出一點一點的疹子是什麼。有些疹子看起來像小水泡,有些則是呈現深紅色的小痂,我把嬰兒的衣服全部解開,發現除了腳掌之外,身體也開始有一些紅疹。除此之外,這孩子吃的好,睡的飽,只是偶而會搓搓腳,大概是因為搔癢的緣故。

我問了家中有哪些成員,主要照顧者是婆婆、爸爸和媽媽,公公則因為失智住在安養中心。我再問家中有誰的皮膚常常乾燥脫屑,聽起來大家好像都有那麼一些些。於是我請皮膚科醫師幫忙,他輕輕刮下皮膚上的皮屑,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立刻找到了疾病的兇手---疥蟲。

孩子最後的診斷,是全身性疥瘡。

 

疥瘡五德

疥瘡的病因,是一種螨蟲,沒錯,就是跟引發過敏氣喘的塵螨類似,屬於表兄弟關係,牠的名字叫做疥蟲(或稱疥螨)。

和塵螨一樣,疥蟲有八隻腳,成蟲的大小約三百微米,肉眼無法看見,必須用顯微鏡才能找到。疥蟲最厲害的功夫,就是一旦黏上人類皮膚的角質層,就會張牙舞爪的開挖出一條藏身用的隧道,挖好之後就躲在裡面產卵,一天產個兩三顆,繁殖的速度很快。

宋代時期有人以「疥瘡五德」來幽默地形容這個疾病的特徵,說這個疥蟲啊,其實具有「仁、義、理、智、信」這五種美德。怎麼說呢?

 

一、不上人面,仁也:疥瘡全身都可能有,卻很少長在臉上,給足面子,非常仁慈。

二、喜傳於人,義也:只要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人感染,全家中標,非常有義氣。也可以解釋為疥蟲並不挑剔,不分貧富貴賤,家中是整潔或髒亂,只要疥蟲沾上人,都可以繁殖。

三、令人叉手揩擦,禮也:疥瘡大多發生在皮膚皺摺或較柔硬的地方,如果發生在指縫,病人會雙手交叉抓癢,看起來像是在拱手問安,真是有禮貌。

四、生罅指節骨間,智也:疥蟲非常有智慧,躲在關節處不易被發現,而且還會挖一個隧道把自己藏起來。

五、癢必以時,信也:疥蟲非常守信用,每到夜間就會出來活動,讓人奇癢無比。

 

兒童疥瘡不容易診斷

剛才提到疥瘡容易好發在皮膚皺摺或柔軟的地方,對成年人來說也許常見於指縫、腋下、肚臍周圍等處,但是兒童全身肌膚都十分柔軟,意味著兒童的疥瘡是可以長在任何部位,包括腳底、手掌、吐皮、甚至在成年人少見的臉頰和頭皮。

兒童疥瘡一開始很像蚊子叮咬,連醫生也很難第一時間做診斷;等到乾癢症狀出現,加上紅色丘疹,又很容易與異位性皮膚炎搞混,因此孩子常常要被症狀折騰好幾週,才終於被有經驗的醫師一眼診斷出來。

既然外觀不容易分辨,詳細的問診更顯得非常重要。只要家中有同住的家人也有乾、粗、癢的症狀,或加上有親戚住在長照中心等容易交叉感染的機構,就可以早期推斷小孩被疥蟲感染的可能性,進而提早治療。

 

疥瘡的治療 

只要依醫師指示乖乖塗藥,疥瘡是可以完全根治的。兒童抗疥瘡的藥物可能和成年人使用的不同,所以一定要讓兒科醫師檢查後開藥,千萬別隨便拿成年人的藥物來塗抹。既然秉持著除惡務盡的原則,塗藥殺蟲這檔事兒一定是全家總動員的,不要有誰自以為可以置身事外,否則最後的防疫漏洞肯定就是那個人。

 

另外,家中所有的床單、被單,以及患者的衣物、絨毛玩具、抱枕等等,都要做好除疥蟲的動作。上述這些東西都必須用60以上的熱水浸泡清洗,或者高熱烘乾,把疥蟲徹徹底底的毀滅。至於無法熱水處理的絨毛玩具、枕頭、被胎等等,可以密封於黑色塑膠袋,放到太陽下曝曬兩週,該死的疥蟲應該就死光光囉!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大家都在聊茲卡病毒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自從茲卡病毒疫情在巴西大爆發,而且還被發現與嬰兒小頭症有相關連之後,世界各地的茲卡病毒研究如雨後春筍般暴增。雖然無法盡覽所有研究,我還是努力的把茲卡病毒研究目前的進展,跟有興趣的讀者報告一下。

 

茲卡病毒可能引起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

  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急性的神經發炎,症狀先是手腳麻木,手足有刺痛感,接著走路越來越沒力氣,麻痺感一路往上,甚至侵犯到胸腔無法呼吸,口咽無法吞嚥,顏面無法闔眼等等。

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疾病,通常發生在感染之後,比如說輕微感冒,嘔吐腹瀉之後,才突然發病。

  我們都知道,當身體受到感染時,會產生抗體來對付壞病菌;但是有時候免疫系統做出來的抗體不太優良,雖然殺敵能力還不錯,但同時也搞不清狀況,會反過來殺自己的身體細胞。以格林-巴利症候群這種疾病為例,人的抗體就是因為品質不佳,時常錯殺自己身體的神經纖維,導致了上述的恐怖症狀。

  首先發現茲卡病毒會引發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現象,是在南太平洋的法屬玻里尼西亞島。在2013-2014年之中,島上曾經有一波茲卡病毒的大流行,而也就在那一年間,格林-巴利症候群疾病暴增為四十二名個案,在那之前每一年的格林-巴利症候群病例皆不超過十例。四十二例病人中,有四十一例(98%)經抽血證明曾經感染過茲卡病毒,對照組則只有56%感染過。

  特別的是,茲卡病毒所引起的格林-巴利症候群大部分都只能依症狀來診斷,常用的anti-GA抗體只有三成的病人呈現陽性,表示茲卡病毒似乎是藉由其他的抗體來造成格林-巴利症候群症狀。幸好,這四十二名病例,無人死亡。

 

茲卡病毒可以藉由性行為傳染

  根據研究,茲卡病毒從感染後第二天,就會出現在血液中,但是一周內就會消失了。然而大概從第四天開始,病毒就會出現在尿液中,持續超過十五天都還偵測得到,少數人在三十天後還找的到病毒。

  茲卡病毒除了在尿液中存在很久之外,比較可怕的是,它在精液中出現更久,甚至高達六十天,而且可以藉由性行為傳染,這是過去蚊子傳播的疾病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情形。

到目前為止,美國疾管局就發現了接獲了十四例,疑似藉由性行為傳染茲卡病毒的個案,其中兩例已經確定診斷。這兩名患者都是女性,都住在非疫區的美國境內,不同地區,唯一的共通點是:她們的男朋友都在中南美洲得到茲卡病毒,回國之後大概十天左右,兩名女性就發病了。(謎之音:被更大的蚊子叮了!)

  一般人得到茲卡病毒還算OK,但如果是孕婦得到茲卡病毒,就可能害胎兒得到先天性異常的小腦症,因此美國疾管局呼籲:懷孕的婦女盡量避免跟從疫區返國的性伴侶從事性行為,性行為時,也請務必戴上保險套。

 

茲卡病毒就是造成胎兒先天性異常的主因

  之前因為證據還不夠充足,所以很多專家不敢肯定茲卡病毒就是造成嬰兒小頭症的兇手,只能說「可能是、應該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茲卡病毒的確可以滲透胎盤,進入羊水,進而影響胎兒健康。

  在巴西有兩名孕婦,剛好在懷孕的時候感染了茲卡病毒,於是醫生替她們做了羊膜穿刺,確認在羊水中可以找到病毒。

  在另外一篇研究中,專家檢視了一共四具,生在巴西的嬰兒屍體組織,其中兩名是死產的小頭症嬰兒,另外兩名是早期流產的嬰兒,他們的媽媽都在懷孕第一孕期時,有發燒、紅疹等茲卡症狀。結果發現,在這些嬰兒的腦部組織,以及胎盤中,都可以找到茲卡病毒的蹤跡。

  經由上述兩篇報導,應該可以很大程度的確定,孕婦感染茲卡病毒真的是與嬰兒小頭症,以及各種先天性異常相關了。目前認為孕婦感染到茲卡病毒最危險的時期,還是第一孕期,有將近八成生下小頭症嬰兒的媽媽,都是在第一孕期生病的,第二孕期約佔百分之十七,第三孕期則是百分之四左右。

 

其他與茲卡病毒相關的罕見病發症

  除了上述對茲卡病毒的研究新進展之外,有一位八十一歲的老人得了茲卡病毒之後併發腦炎,這是罕見的病例之一。另外一位十五歲的小女生感染之後,併發脊髓炎,進而半側癱瘓,幸好最後是逐漸康復了。

  畢竟是鄰國受難,歐巴馬政府決定支出一百八十萬美金(大約是六千萬台幣)來幫助美洲國家度過難關,當然這筆錢並不包括學界研發疫苗以及抗病毒藥物。以登革熱疫苗的經驗來看,人類要發展出安全有效的茲卡病毒疫苗,恐怕還要等好幾年才能見到。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以兒科觀點,看養狗這件事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為人父母有時候還蠻幼稚的,比如說暗地裡較勁,看寶寶先叫爸爸還是媽媽,贏的一方就很得意。某天一對夫妻跟我聊起這件事,他們倆故作沮喪的說:「寶寶最後竟然是先學會叫Bubi---他們家那隻寵物狗的名字!」

  我發現台灣準備生小孩的父母,對於養寵物這個議題,時常只著重於是否會增加過敏性疾病。當然這個議題的確很重要,因此我也已經把答案收錄在《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一書中,有興趣的家長可以拿出來翻閱一下。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養寵物對孩子心理與健康上的幫助,尤其是寵物狗的部份。

 

陪孩子玩耍,減少肥胖

  幼兒的學習幾乎都是從遊戲中得到,而家裡的寵物狗,肯定是孩子最佳的玩伴。在孩子的眼中,狗狗其實是家中與他「輩份」最相近的成員,這也難怪有些寶寶學說話時,會先叫寵物的名字,而不是爸爸媽媽了。在與狗狗的遊戲中,孩子可以學到環境探索,領導經驗等等,當然還有最直接的優點---體力消耗!

  美國疾病管制局曾經建議肥胖的成年人養一隻喜歡的狗,每天帶牠出去散步,可以幫助體重控制!同樣的邏輯應用在孩子身上,澳洲研究也發現,養狗的孩子比較不容易肥胖,很可能也是遛狗這項活動所帶來的健康紅利。

 

養成負責任的個性

  當然養狗不只是玩而已,剛才提到的遛狗責任,以及其他與寵物相關的照顧,如餵食、洗澡、看獸醫等等細節,都是讓孩子學會照顧一條生命所需要的責任感。年紀較大的孩子,還可以上網尋找與寵物相關的知識,這種因照顧所需而誘發的學習動機,比任何逼出來的學習都更顯得更主動積極!在照顧寵物的過程中,孩子也學能會將心比心,感受狗狗的快樂與痛苦,進而培養出同理感。

 

增進人際關係

  我家旁邊的大公園,每到週末都會有一群家庭,不約而同的帶著家中寵物,到某個定點草坪聚會。雖然寵物之間常常會打架,但是孩子們卻因為都有養狗,而交到好朋友,開心的玩在一起。這也算是養寵物的另一個附加價值:促進孩子的人際關係。

另外,雖然狗不會說話,但是牠們會傳達出一些「非語言」的溝通,讓主人了解牠所想要的東西。有專家認為,孩子藉由這種察言觀色的訓練,也有助於未來感受人際關係之間,那些非語言的傳達內容,比如說不耐煩,退縮,或生氣等等表情。

   

陪伴帶來情緒穩定

  最後帶來老生常談的一句話: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雖然這句話或許有誇大其詞之嫌,但無庸置疑的,人類與狗一同生活已經超過一萬年歷史,牠們在馴化的過程中,肯定是最能理解人類情緒的動物。研究顯示,養狗的成年人比較不會有憂鬱傾向,甚至已經有醫生開始將寵物療法,納入焦慮症、恐慌症、創傷症候群、憂鬱症、以及強迫症等等疾病的治療中。

  雖然養狗與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比較短缺,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養狗的孩子,比較有自信,也比較不容易焦慮。在美國一項4-10歲孩童的綜合研究中發現,有養狗的孩子焦慮指數偏高者,僅佔12%;然而沒有養狗的孩子在同樣的評估中,卻有高達21%的焦慮指數偏高。證明養狗可能真的可以藉由種種原因,幫助孩子的情緒更加穩定。

 

寵物的生死學

  另外一個與心理層面相關的角度,是有關生死之學。寵物狗的生命週期比人短,孩子在兒童時期勢必會面臨牠的死亡。因此,作父母的千萬別以為可以躲避這個話題,反而有機會就要跟孩子分享自己所認同的生死觀,讓他們提早有心理準備。曾經經歷寵物過世的悲傷,能夠反思生死意義的孩子,將來所建造的人生觀或許會更成熟。

 

三思而後行

  雖然養狗對孩子好處多多,但基於台灣都會區的公寓型態,以及極短缺的綠地空間,都市小孩在做決定之前還是必須三思而後行。家中有過敏體質的人,最好也不要輕率的決定養狗。養了狗之後,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人與狗皆然),定期到獸醫院檢查,以及避免孩子被狗咬傷。或許大人要事先教導孩子,如何認識狗狗生氣的表情,然後看到這種表情時-----離牠遠一點。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