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一邊透過專屬耳機講解,一邊帶領我們前往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邁進

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初建約在西元4世紀,由君士坦丁大帝在聖彼得(San Pietro)殉教和墓地上建立,從326~333年歷時30年,為一座巴西利卡式建築之後教宗猶利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教堂,從1506年動工至1626年完工落成,歷時120年,即今日所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第一大的教堂。



教堂走廊氣勢非凡,有美麗的天花板雕飾及挑高的門廊,若不是親自來這裏,真的很難想像全世界最大的教堂,竟在全世界最小的國家梵蒂岡裏!

進入內堂大殿共有五扇銅門,由教堂左至右分別是死門、善惡門、中門、聖事門、聖門。

 

左邊是位在教堂中央的中門,上面有六個浮雕,訴說著聖經中的人和故事。右邊圍起來的是平常不會打開的聖門,每25年才開放一年。聖門上16格的浮雕都是描述與救贖有關的故事,背後用水泥磚封住,每逢25年的聖年子夜彌撒前才由教宗舉行儀式打開聖門,走過聖門的人,身上的罪過會得到天主的赦免。聖門下次會在2025/12/25開啟,如果那時有機會到羅馬旅遊的話,千萬別忘了去走一趟聖門,想必一定是盛況空前!

迫不及待走入教堂內部。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造型非常傳統而且神聖,整棟建築呈現出拉丁十字架的結構,建於聖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共有四十四個祭壇、十一個圓頂、七百多根立柱。



大堂和兩側的小堂之間,巨柱的前後左右,有十幾個穹窿相連,水平相連高低相錯大小相間,宛如十幾個倒垂的蓮花瓣飄浮在大堂之上,愈顯得聖彼得大教堂高大寬闊、四通八達、精巧非凡。而金碧輝煌的堂頂,都是由金黃耀眼的瑪賽克鑲嵌而成,其豪華壯麗筆墨實難形容。

 

聖殤禮拜堂中有米開朗基羅於1499年時所創作的聖殤像(Pieta)大理石雕。重達3公噸的大理石,以其鬼斧神工般的技藝雕琢出這座高174公分,底座寬 195公分,神態仿若真人般的聖母懷抱耶穌像。雕像中流露出聖母失去兒子的悲痛,並又散發出一股莊嚴之美。由於雕刻地實在太傳神了,以至於當時的人都不敢相信這是出自於一個年僅25歲的小伙子之手。盛怒之下的米開朗基羅於是在聖母胸前的衣帶上刻下了 " MICHEL ANGELUS FLORENT FACIBAT " (來自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作品)。事後,米開朗基羅對這次的行為深感懊悔,從此不在作品上署名,聖殤像也就成為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有署名的作品。聖殤像曾經在多年前遭到瘋子一次嚴重的破壞,經過三年才得以修復。自此以後,聖殤像便以強化玻璃包圍著,人們只能透過玻璃欣賞這座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了。



教堂祭壇中心造型華麗搶眼的聖體傘(Baldacchino),是貝尼尼所雕製的青銅華蓋(Baldac chino),高高矗立在聖彼得墓穴的上方。由4根高達20公尺妝點著金色橄欖枝和桂樹枝葉的螺旋形銅柱所撐起的華蓋頂蓬,總重達3萬7千公斤,高達5層樓高,共耗費了九年時間(1627-1633)來完成,可是全世界最大的銅鑄物,照片可能表達不出來,現場看真的是無比巨大呀!{#emotions_dlg.emo1-8}而精緻的雕工更令人目眩神迷,因此吸引超多人佇足觀賞,害我都擠不進去近看{#emotions_dlg.emo1-5}。青銅華蓋下是教宗祭壇,只有教宗才可站上這座祭壇舉行彌撒。

聖體傘的上方是聖彼得大教堂的主圓頂,為米開朗基羅所設計。雖然他在還未完成前就已過世,之後是由其他人接手所完成的,後世仍將這項榮耀歸屬於他。深受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感動的米開朗基羅,剛開始想建造與之相輝映的穹頂,結果雖未能超越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圓頂43.7公尺,但聖彼得大教堂仍有全世界最高的穹頂136.57公尺,穹頂內層直徑為41.47公尺穹頂邊緣的一圈拉丁字”TV ES PETRVS ET SVPER HANC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M. TIBI DABO CLAVES REGNI CAELORVM”,遠看時感覺並不太大,但實際上一個字母就有兩公尺高,其意思是「你是彼得(磐石),我要在此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並將天國之鑰交給你」。當陽光透過圓頂照耀聖體傘,像是光環圍繞具神聖感,讓人更深切感受到宗教的力量。

在聖體傘後方箭頭是彼得寶座 (Cathedra Petri),也是由貝尼尼所設計。這一件鍍金青銅寶座上鑲著許多珠寶與象牙,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寶座後方牆壁上開了一扇圓形玻璃窗,中央處有一隻鴿子象徵天主,由此輻射出12條線代表耶穌的12門徒(如左下圖)。由於人潮混亂加上沒有做好功課,以致於我們錯過近身拍照的機會。聖體傘右側紅圈處有個聖彼得銅像。銅像頭頂的光圈是聖人特有的標記,高舉的右手代表祝福與訓導,而在其左手則握有兩把開啟天國的鑰匙。傳說摸著雕像的右腳,就能得到聖人的祝福(如右圖)。

聖彼得大教堂裏處處是精美的壁畫,這些看似細膩的油畫,其實是馬賽克磚拼貼而成的鑲嵌畫,教堂內真正手繪畫好像只有一幅,馬賽克鑲嵌畫卻多達一百多面,若不是導遊的解說恐怕很難想像不是用手繪的,真的是超厲害! {#emotions_dlg.emo1-17}

 
 

大教堂裏有近四百尊的雕塑

大堂裏排滿了座位,大概是最近幾天有特別的儀式或活動~

由於聖彼得大教堂實在太大,可看的東西很多,牆壁上、天花板上,處處都是美侖美渙的藝術傑作,不禁令人讚嘆,這裡可真是濃縮了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最精華的部份,世界上再也沒有其它建築能像聖彼得大殿這裡彙集了如此多的珍寶。之後,我們趕緊把握時間出去拍照了~

聖彼得大教堂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前面有兩重用柱廊圍繞的巴洛克式廣場,不僅結合了義大利文藝與巴洛克藝術大師的登峰造極之作,以及歷代知名的建築師與藝術家,包括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貝爾尼尼等都曾參與教堂的設計。

教堂正面頂樓左右兩側各有一個18世紀的壁鐘,左邊壁鐘上標示著羅馬當地的時間,下方設有六個銅鐘;右邊壁鐘上只有一根指針,那是延續法國大革命之前所用的計時方式,用以標示著歐洲的平均時間。頂樓廊簷上有十一個雕像,耶穌基督的雕像位於中間。

  

在教堂前方台階前左右各有一座雕像,左手邊的是法布里斯(G. Fabris)所製的聖彼得(San Pietro)雕像,手上持的是進入天國的鑰匙;右手邊的是托多利尼(A. Todolini)所製的聖保羅(San Paolo)雕像,左手持劍為他的代表象徵,另一手持經文代表他四處宣揚基督教義。

聖彼得廣場的左右是貝尼尼設計的弧形雙柱廊環抱。長340公尺、寬240公尺,兩側的四排廊柱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朝向廣場的廊頂上,立有140尊、3.2公尺高的大理石雕像,這些雕像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

 資料來源:網路資訊

貝尼尼設計了這個橢圓形狀、巴洛克式風格的廣場,弧形柱廊是聖彼得廣場的特色,由上空俯看時造形很像教宗伸展巨大的兩隻手臂,向所有朝聖者展臂歡迎。可惜我沒能登上教堂圓頂拍下俯瞰聖彼得大廣場的照片,跟團的一大遺憾呀!

廣場中央的一座二十六米的埃及方尖石碑,自一五八六年豎立於此,建築石碑的石料是當年專程從埃及運來。石碑頂端有一塊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遺跡,底上臥著四隻銅獅。

 

方尖碑兩側各有一座高達14公尺的噴水池,水池有三層。右邊那一個是由馬德諾(C.Maderno)於1614年所打造的,而在左側那一個則是由貝爾尼尼於1675年仿製的,以符合左右對稱的美感。

 

在聖彼得大教堂各個重要的出入口,都可以看到身穿紅藍橙鮮豔制服、手拿著古代長矛的士兵站崗,他們屬於梵蒂岡的瑞士衛隊,也算是梵蒂岡特色之一。有人說梵蒂岡士兵的制服看起來好像小丑服(真的有點像),蠻難想像他們打仗的樣子…右邊照片是聖彼得廣場的列柱迴廊。

廣場上準備了許多供民眾參與彌撒的露天座位

在大教堂前留下甜蜜的合照{#emotions_dlg.emo1-18}

要和梵蒂岡say goodbye了

 

最後,來到梵蒂岡最不可錯過的,就是寄張名信片回去給自己留做紀念。廣場上就有設置郵務車,提供觀光客寄信的服務,真是貼心呀!寄信這天是11/4,回國後11/14就收到了,真快、效率好高!{#emotions_dlg.emo1-4}



由聖彼得廣場朝協和大道走去時,在一片的黑色方形石磚上出現一長條狀白石,這是用劃分梵蒂岡與義大利兩國間的界線,所以只要走出這條白石國界線就由梵蒂岡回到了義大利。

一整個上午在藝術的薰陶下,過得非常充實,中午一樣到昨天的周老爹中式餐館飽餐一頓,下午才有體力再gogogo!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Google、正點旅遊

 

Ivy的小叮嚀{#emotions_dlg.emo2-2}

(1)穿著背心、短裙或褲及涼鞋是不能進入聖彼得大教堂參觀的喔!

(2)參觀聖彼得大教堂是免費的,但是要上去教堂圓頂可是要收費的。體力好的人可以選擇全程用爬的,需5歐元,如果想先坐一半電梯,再爬上去的話,則是 7歐元。

(3)從梵蒂岡寄名信片回台灣,郵資是1.6歐元。地址寫中文即可,最後需寫"TQ:TAIWAN,R.O.C"(領隊說要大寫比較好,以免收不到)。

 

 

 

Aaron&Ivy義大利蜜月行~待續{#emotions_dlg.emo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