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心情抒發

鼓勵不孕夫妻「做人」/每次五萬 政府擬補助人工生殖費



文章656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2010-02-2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23/78/20v2x.html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國內生育率近年直線滑落,平均每位婦女只生一個孩子,成績全球倒數第一。為了提振生育率,國健局將向內政部提案有條件補助人工生殖費用,鼓勵不孕民眾多生育。

 

提振台灣低迷生育率

 

內政部預計在近日內召開人口政策會議,討論提升生育率方案,國健局將提案補助人工生殖。國健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目前經費來源與補助條件尚未定案,若比照韓國每次補助五萬元,粗估一年得花上五億元,如果預算不足,初期可先補助所得較低的不孕夫妻。

 

初期擬補助所得低者

 

內政部早在二○○四年就曾向經建會建議一系列獎勵生育因應對策,其中包括將不孕夫婦第一胎人工生殖費用納入全民健保給付,但礙於違反健保法中不給付人工生殖費用的條文而作罷。

 

國健局統計,二○○七年我國共有七千九百四十一人次接受人工生殖,要做人成功平均得做三到四次、花上十五萬到二十七萬元,該年有兩千九百二十六個人工生殖寶寶出生。

 

吳秀英副局長表示,亞洲鄰國補助不孕夫妻做人工生殖多採定額補助。韓國對四十五歲以下所得較低者補助每次台幣五萬元且以兩次為限;新加坡對四十歲以下者每次補助台幣六.七萬元,最多三次。

 

若能補助 婦:幫助大

 

前後花了上百萬元,做了十次人工生殖的邱小姐受訪時表示,做一次人工生殖要價十萬元,若能補助五萬的確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第一次沒有成功,是否要再做第二、第三次,費用與經濟負擔是重要考量。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楊文山表示,從丹麥經驗得知,即便人工生殖的補助對象放寬至未婚的同居伴侶,對刺激生育率效果依舊相當有限,但由於台灣生育率實在過低,還是值得做。

 

台灣生殖醫學會名譽理事李國光表示,若政府給予補助,相信鼓勵更多經濟基礎較不穩固、但受孕成功率較高的年輕不孕夫妻,只要能在三十歲左右提早接受治療,可能一、兩次就成功,等到四十歲以後才要再來做,可能要做到三、四次以上,不但耗費金錢還得多受折磨。但他也建議,此補助方案應設置排富條款,讓一般中產階級家庭也能受惠,不應只鎖定低收入戶。

 

adai9432 在 2010年2月23日 補充:

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消息,希望快快通過

很多人因為人工太貴做不起而放棄

 

注意最後一句:

此補助方案應設置排富條款,讓一般中產階級家庭也能受惠,不應只鎖定低收入戶。

--------------------------------------------------------

看了覺得這人還蠻有腦袋的!!

  • 加入最愛

  • 檢舉文章

  • Line分享

  • FB分享

文章5823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覺的對生育率幫助不大耶!花大錢,效益小。

 

生育率如此低是經濟不好,人民對未來沒有希望。

如果因此增加國債,說不定更影響經濟發展,惡性循環!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8778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對其它目前還在求子的夫妻們可能要先說聲抱歉了~

我覺得,既然想要提升生育力,為何不把資源放在"可以順利懷孕"的媽媽們呢? 既然會不孕,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身體有某些缺陷。 已經有缺陷了又何必硬要生?? 生出來了有問題負擔不是更大嗎?

我們家的年收入算中等,一直遲遲不敢想第二胎的原因就是後續孩子這些費用不低阿~

補助孩子的疫苗,補助孕期中的自費檢查,甚至於更實際的直接去補助孩子的保母費,托兒費,尿布錢,奶粉錢.......要花錢也該花在已經健康生下來的,物競天擇,我不懂為何政府會去想要補助到那一塊少數人口~

 

 

 

 

 

再來,說到補助,年收入就已經比較低了,還要補助對方希望對方多生。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12614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如果硬要規定受惠族群,

我倒覺得應該是要開放給「中階級」的人

這些人養自己養得起,養小孩還ok,但因為人工受孕太貴,所以會放棄生小孩的念頭

若人工受孕有補助,才會提高他們生個小孩的意願

 

高收入戶本身就不缺錢了,所以不需要

低收入戶連自己都養不起了,還想養小孩?

會不會有人為了貪補助,硬要生小孩,拿了錢卻不養?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656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常看到低收入戶小孩一個接一個生,最後變成社會問題 !

有錢想生的,卻生不了!

不論是低收入或高收入,都有生小孩的權利,但須衡量自己的能力!

生小孩容易,教養小孩才是最大的挑戰!!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4800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樓上的都+1

 

另外 怎樣叫做中低收入 怎樣叫做高收入戶

其實不管怎樣都不公平 門檻在哪都有問題

執行面會不會有人假裝做人工其實跟醫生對分 who knows?

 

如果政府有錢 我舉雙手贊成

如果政府沒錢 到時候又要增加稅收 然後看著很多高官肥貓吃進自己肚子裡

那還不如免了這樣美意!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201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既然會不孕,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身體有某些缺陷。 已經有缺陷了又何必硬要生?? 生出來了有問題負擔不是更大嗎?"....不是十分認同!!

雖然母體不孕,勉強說是缺陷(但誰也不想),可是不表示生出來的小孩會有缺陷吧!

所以才要產檢,即使是完美的身體,不見得100%生出無缺陷的小孩。

以上,個人見解而已!(無意引發口水戰歐~~)

常看到低收入戶小孩一個接一個生,很多都是不懂避孕,而非生不出來硬要生...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4511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政府要補助中低收入戶人工生育補助,要補助人工生育之前先讓那些弱勢家庭可以在經濟上穩定下來再去提供人工生育補助會比較好。

許多家庭不生小孩就是很窮經濟不穩定才不敢生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1521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既然會不孕,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身體有某些缺陷。 已經有缺陷了又何必硬要生?? 生出來了有問題負擔不是更大嗎?

有問題的認知...

不孕是指生殖系統出來問題

生殖系統有問題不代表會生出有問題的小孩

說真的  聽到以上樓上水水們講的話  我覺得很受傷

我本身就是輸卵管二側都塞住的水水  輸卵管塞住並不會生出有問題的小孩

不孕的夫妻 沒有人會願意自己不孕  輕輕鬆鬆就能懷孕的水水  不會了解我們接受各項檢查

甚至最後要走入 人工或試管那種過程的折磨

誰會願意為了那些錢  而受那些折磨?

而低收入生出來的小孩  沒有一定會成為社會問題

而是那種生出來  卻不教養的  才是社會問題吧!

今年七八月我們就要去做試管

我的經濟還好  算是能求溫飽  但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剩

政府能補助說真的  對我的正面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就算政府不補助  我還是會生  但有了補助  我會輕鬆很多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12614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常看到低收入戶小孩一個接一個生,很多都是不懂避孕,而非生不出來硬要生...

所以應該要補助這些人去「學避孕」吧?

怎麼會是補助他們去做人工受孕呢?

 

大人要顧好才能顧小孩

自己都顧不好了,哪來的餘力顧小孩?

 

我其實也贊成錢要花在對的地方

與其花那個幾萬塊去顧一個不知道能不能出得來的小孩

不如花一樣或只有一半的錢,去顧那種明天的午餐在哪都不知道的小孩

 

與其花那個萬塊去補助一個想生小孩卻沒錢養的人

不如幫他找到工作,能把先把自己餵飽吧!

 

檢舉此篇回覆

文章18692

活動0

發表日期2010年2月23日

民眾不想生小孩,不是"不能生"而是"養不起"。

 

立這個法案不是不好,但總覺得政府始終沒有抓到重點,重點是要讓民眾安心養小孩不用擔心未來教育費等等問題,而不是要不要花錢做人工生小孩。

 

像是保姆費好了,雙薪家庭並請社區保姆就有補助,那請家人帶就不用補助,請隔壁鄰居帶也不用補助,可是社區保姆根本沒有這麼多呀。

 

再說幼稚園費用,印象中好像大班有補助,那中班呢?小班呢?幼幼班呢?不要以為都沒有小孩去上幼幼班好嗎?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有全職媽媽一直帶小孩教小孩到大班才去吧。

 

然後小孩唸書後的教育費更高,還要補習,政府也不要以為小孩都不用補習,教改都一直改不好,小孩自然沒辦法脫離補習的日子。

 

我總覺得,政府的一些方案都沒抓到重點...  (搖頭)

 

 

 

Nadia

檢舉此篇回覆
感謝您,於veryWed分享您寶貴的經驗,送出前請詳閱以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