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分類一下, 婚禮就是 儀式+宴客, 訂婚婚禮= 文定儀式+宴客, 結婚婚禮= 迎娶儀式+宴客, 儀式內容就要看雙方家庭的傳統度.接受度.門面在意度 文定儀式常見就6禮12禮, 迎娶儀式就是先討論 1.新娘是在自家還是在飯店, 2.新郎跟車隊幾點出發找新娘 3.到新娘地盤是否要闖關遊戲 4.接到新娘後要到新郎家,不能超過幾點鐘 5.踩瓦片過火爐進家門要甚麼時辰 6.進到新房要甚麼時辰 7.以上6點相關細節.物品: 帶路雞,竹竿豬肉,拜祖先,放鞭炮.....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儀式的部分通常老人家們都會弄好,因為長輩都很注意這塊, 認為這是門風的東西, 長輩們的觀念裡就是習俗要隆重,宴客就是吃飯,只要注意飯菜就好. 但在我的觀念裡,是習俗能免則免,重要的是宴客, 因為宴客人數最多,就是宴客的時候裝B阿,欲待何時! 所以我對習俗是很感冒的, 以下條列幾點我認為可以免習俗的原因: 1.傷錢傷身,勞師動眾 =>光金子.聘金.嫁妝.習俗物品就要花非常多的錢 =>事後還會有長輩說:天啊,現在結個婚要花好多錢 (是有人拿槍逼迫嗎) 2.習俗物品多半不實用 => 買一次就要丟,覺得浪費 3.落人口舌 => 3姑6婆就是3姑6婆,習俗辦的在仔細都會有人說話,為什麼?因為他們是3姑6婆阿 4.習俗辦的好壞,與婚姻無關 =>會分開就是會分開,會再一起就是會一起,婚姻長久在於經營之道.不再於有沒有踩破瓦片 =>難道老公外遇後,老婆會想著:我那天結婚都潑了水.丟了扇.帶了雞,如此辛苦的我應該要原諒老公嗎? 5.婚禮最重要的主角是新人,而不是雙方父母的成果發表會 =>但可惜的是,籌備婚禮的年輕人大多都會跟長輩爭執, 因為年輕人希望屬於自己的回憶是 高興的難忘的, 但是長輩只想到別人會怎麼想,別人都怎麼做,自家沒做到好像犯罪一樣, 所以我們討論一下別人的看法: A. 曾幫忙的媒人臨終前,我相信不會說:xx那天婚禮...我忘記灑鉛粉,是我此生遺憾 B.家族親戚臨終前,我相信不會說:xx婚禮那天..瓦片沒破,真是觸我霉頭 我相信A跟B都不會發生,因為婚禮過了就過了,別人哪會去想阿! 只有當事者新人才會回味阿!! 結果回味的就是,跟別人一樣就是要做些沒意義的習俗,反抗就是不孝 6.習俗多半是重男輕女的儀式,儀式3重點 =>大富大貴:吃湯圓 =>生男孩:帶路雞占卜 =>媳婦聽話:潑出去的水.丟出去的扇(丟壞脾氣),過火爐(去晦氣) 我只想說,新娘是凶禽猛獸嗎? 有雞雞也是沒雞雞生的,看到這些儀式真的會吐血, 結論:可以只做大富大貴的儀式就好嗎 所以婚禮最重要的一環:儀式的部分,奉勸各位新人,要耐心跟雙方父母溝通, 尤其是錢的問題,超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