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未分類
網路言論的適切性——致evan小姐
************************
Hi all,
關於此主題的討論已經超出討論區的範圍了,
並且各種不同觀點的意見也已充分表達了,
相信若再討論下去並不會有結果的,
因此請各位適可而止,
不要再針對此主題發言了,
以免影響到其他籌備婚禮的網友權利,
謝謝!
veryWed客服部 敬上
2002 7.16 11:54
************************
給 evan 小姐:
個人對於你的「境遇」,不太能夠體會,甚者,個人不以為您的
發言妥當,在拜讀完您於這討論區相關文件後,個人說些想法,希望
您在火冒三丈回個人文章前,能稍耐性子讀完。個人並不善於吵架,
只是想陳述些或許是您思考上的盲點。
在您的文章中得知,您對「黑白粗粒子」效果也不滿意,被您戲
稱為「焦屍」的效果。個人以為:您的照片是滿普遍的增感沖洗造成
的效果,增感會造成反差加大、顆粒變粗,是滿普遍用以表現復古的
手法。如果您對復古的表現方式並不喜歡,也許您該在拍照前與攝影
師溝通就提及這點,而非等拍好後再來宣洩您的不滿。尤其在蘇菲雅
的樣本中,許多場景亦是使用這個手法拍攝。
復於您的文中,您對於拍出來的場景、構圖、取景與他人雷同頗
為失望,個人以為,這項問題亦是出在您和攝影師本身的溝通上,您
會指定該位攝影師為您拍照,自然是您對他於樣本中取景的光線、角
度上有所認同,勾起您的共鳴,才會指定該名攝影師。如果該名攝影
師依您認同的方式拍照,這情形自然不應該發生。但結果您卻對於跟
其他人雷同的相片感到不滿,這點恕個人難以理解。更難以理解何以
您會在挑片挑到情緒失控甚而哭泣。
在您的拍攝過程中,您還到了其他地方進行拍照,個人對於您能
到那麼多的地點拍照,頗為羨慕!只是個人以為:拍照前您未跟攝影
師提及,以致於波麗路餐廳與錦記茶行拍攝發生非預期的光線不足,
需要補光。這情況如果您要說全是攝影師的錯,似乎是不太妥當。
上述三個問題,如果您要全然怪罪於攝影師,似乎有欠公允。畢
竟事前與攝影師的溝通,是您必須進行的功課。未表達您的想法予攝
影師,待拍照後再來批評,此舉似乎不太光明磊落。
在您的相關文章中讀來,您對於黑白照片洗出泛綠、泛咖啡色頗
為不滿,您甚至宣稱說是底片沖壞了。對於這點,很抱歉必須跟您說
:您錯了!黑白底片以彩色相紙沖洗,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甚者,
沖洗時我們還可以指定濾鏡,使沖出來的色調偏黃、偏綠、甚至任何
顏色,來達到想表現的效果。例如泛黃色調常被拿來做仿古照片用。
在您的文章中陳述,毛片呈現出泛綠、泛咖啡色,在各婚紗店的作法
上,並不算特例,大部份的毛片都只會用彩色相紙沖洗,一來也是求
快,能早日讓入鏡者看到效果,「毛片」,就不是成品嘛,連修片都
還沒有。是故個人以為您拿樣本中黑白照的效果來和您的毛片比較,
並不妥當。
在您教導姊妺們的步驟中,您教導姊妺們在底片送沖洗前,請攝
影師加註資訊後以手工沖洗。在這邊恕個人說明白一點,您似乎誤解
了「手工」這兩字的意義了。以目前的沖洗過程,底片進行沖片,從
底片的顯影至於定影,必然是機器沖洗,尤以彩色相片須循序以紅、
綠、藍三色分別顯影、定影,溫度與時間都必須掌控甚準,更是不可
能以手工進行沖洗。機器會不會洗壞?機器依循底片上的識別資訊進
行沖片,除非攝影師特別指定增感、減感,否則和底片在多強的陽光
下拍攝、在多陰暗的地方取景一點關連也沒有。
底片沖出來後,我們會挑選特定的照片沖洗放大,這時候才有人
工的介入,介入的原因是因為現今沖洗機器進行放大時(術語上我們
稱為「機放」)不能達到要求的尺寸(通常機放的上限在 5x7),才
會在暗房中以人工的方式進行放大(術語上稱為「手放」),這時人
工做的工作,也僅止於調整放大機放大到所需求的尺寸。而後顯影和
定影,對不起,依然是機器依循藥水的溫度、時間去控制。同樣地,
這個步驟和您的底片在何種光線下拍照,一點關連也沒有。
所以,個人對於您戲稱您的底片是放在大鍋裡和他人的一起洗這
樣的論點,非常地不贊同。底片是同一卷,光線掌握的因素是在攝影
師手上,當他或助理以測光表讀取您臉上的光線時,就依需求的效果
調整相機的光圈與快門。所以送洗的底片可以同一條件進行沖洗,即
可表現出攝影者想達到的效果。是故個人不以為您請攝影者記錄下拍
照條件送洗,有任何的意義存在,尤以您完全誤解了「手工」兩個字
的意義。
您於許多文中,一再強調您的底片在第一次即沖壞了,對於此舉
,恕個人還是一樣對您的此舉感到不解。先前段落已經為您解釋過增
感及其所造成的效果,或許您在這之前並不明白,但您必定也在樣品
相簿中見過相同的手法,這種效果您說不能接受,任何人都可以認同
,畢竟美醜是帶點個人主觀的事。但您以此再三強調,甚或引述其他
店家的錯誤言論,說是底片沖壞。個人以為:這對您人品的殺傷力遠
較您抹黑店家為甚!
是以個人以為:以您的情形而言,您對攝影的誤解加上您對個人
的想法未與攝影師進行溝通,是造成照片未能如您願的因素,而非攝
影者或婚紗公司的單方面因素。您於這討論區所寫的文章,似有誤導
讀者之嫌,將自己塑造成婚紗陷阱中的犧牲者。恕個人對於您此種動
作的動機感到質疑與不認同。
同時,個人也建議:如果您想重拍,不論在任何一家,您的心態
應該有所調整,否則,即使您拍完了全台北市的婚紗店,也不會有一
家讓您滿意的。當然,個人也會懷疑:是否還有婚紗店敢接您這樣的
客人?
Hi all,
關於此主題的討論已經超出討論區的範圍了,
並且各種不同觀點的意見也已充分表達了,
相信若再討論下去並不會有結果的,
因此請各位適可而止,
不要再針對此主題發言了,
以免影響到其他籌備婚禮的網友權利,
謝謝!
veryWed客服部 敬上
2002 7.16 11:54
************************
給 evan 小姐:
個人對於你的「境遇」,不太能夠體會,甚者,個人不以為您的
發言妥當,在拜讀完您於這討論區相關文件後,個人說些想法,希望
您在火冒三丈回個人文章前,能稍耐性子讀完。個人並不善於吵架,
只是想陳述些或許是您思考上的盲點。
在您的文章中得知,您對「黑白粗粒子」效果也不滿意,被您戲
稱為「焦屍」的效果。個人以為:您的照片是滿普遍的增感沖洗造成
的效果,增感會造成反差加大、顆粒變粗,是滿普遍用以表現復古的
手法。如果您對復古的表現方式並不喜歡,也許您該在拍照前與攝影
師溝通就提及這點,而非等拍好後再來宣洩您的不滿。尤其在蘇菲雅
的樣本中,許多場景亦是使用這個手法拍攝。
復於您的文中,您對於拍出來的場景、構圖、取景與他人雷同頗
為失望,個人以為,這項問題亦是出在您和攝影師本身的溝通上,您
會指定該位攝影師為您拍照,自然是您對他於樣本中取景的光線、角
度上有所認同,勾起您的共鳴,才會指定該名攝影師。如果該名攝影
師依您認同的方式拍照,這情形自然不應該發生。但結果您卻對於跟
其他人雷同的相片感到不滿,這點恕個人難以理解。更難以理解何以
您會在挑片挑到情緒失控甚而哭泣。
在您的拍攝過程中,您還到了其他地方進行拍照,個人對於您能
到那麼多的地點拍照,頗為羨慕!只是個人以為:拍照前您未跟攝影
師提及,以致於波麗路餐廳與錦記茶行拍攝發生非預期的光線不足,
需要補光。這情況如果您要說全是攝影師的錯,似乎是不太妥當。
上述三個問題,如果您要全然怪罪於攝影師,似乎有欠公允。畢
竟事前與攝影師的溝通,是您必須進行的功課。未表達您的想法予攝
影師,待拍照後再來批評,此舉似乎不太光明磊落。
在您的相關文章中讀來,您對於黑白照片洗出泛綠、泛咖啡色頗
為不滿,您甚至宣稱說是底片沖壞了。對於這點,很抱歉必須跟您說
:您錯了!黑白底片以彩色相紙沖洗,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甚者,
沖洗時我們還可以指定濾鏡,使沖出來的色調偏黃、偏綠、甚至任何
顏色,來達到想表現的效果。例如泛黃色調常被拿來做仿古照片用。
在您的文章中陳述,毛片呈現出泛綠、泛咖啡色,在各婚紗店的作法
上,並不算特例,大部份的毛片都只會用彩色相紙沖洗,一來也是求
快,能早日讓入鏡者看到效果,「毛片」,就不是成品嘛,連修片都
還沒有。是故個人以為您拿樣本中黑白照的效果來和您的毛片比較,
並不妥當。
在您教導姊妺們的步驟中,您教導姊妺們在底片送沖洗前,請攝
影師加註資訊後以手工沖洗。在這邊恕個人說明白一點,您似乎誤解
了「手工」這兩字的意義了。以目前的沖洗過程,底片進行沖片,從
底片的顯影至於定影,必然是機器沖洗,尤以彩色相片須循序以紅、
綠、藍三色分別顯影、定影,溫度與時間都必須掌控甚準,更是不可
能以手工進行沖洗。機器會不會洗壞?機器依循底片上的識別資訊進
行沖片,除非攝影師特別指定增感、減感,否則和底片在多強的陽光
下拍攝、在多陰暗的地方取景一點關連也沒有。
底片沖出來後,我們會挑選特定的照片沖洗放大,這時候才有人
工的介入,介入的原因是因為現今沖洗機器進行放大時(術語上我們
稱為「機放」)不能達到要求的尺寸(通常機放的上限在 5x7),才
會在暗房中以人工的方式進行放大(術語上稱為「手放」),這時人
工做的工作,也僅止於調整放大機放大到所需求的尺寸。而後顯影和
定影,對不起,依然是機器依循藥水的溫度、時間去控制。同樣地,
這個步驟和您的底片在何種光線下拍照,一點關連也沒有。
所以,個人對於您戲稱您的底片是放在大鍋裡和他人的一起洗這
樣的論點,非常地不贊同。底片是同一卷,光線掌握的因素是在攝影
師手上,當他或助理以測光表讀取您臉上的光線時,就依需求的效果
調整相機的光圈與快門。所以送洗的底片可以同一條件進行沖洗,即
可表現出攝影者想達到的效果。是故個人不以為您請攝影者記錄下拍
照條件送洗,有任何的意義存在,尤以您完全誤解了「手工」兩個字
的意義。
您於許多文中,一再強調您的底片在第一次即沖壞了,對於此舉
,恕個人還是一樣對您的此舉感到不解。先前段落已經為您解釋過增
感及其所造成的效果,或許您在這之前並不明白,但您必定也在樣品
相簿中見過相同的手法,這種效果您說不能接受,任何人都可以認同
,畢竟美醜是帶點個人主觀的事。但您以此再三強調,甚或引述其他
店家的錯誤言論,說是底片沖壞。個人以為:這對您人品的殺傷力遠
較您抹黑店家為甚!
是以個人以為:以您的情形而言,您對攝影的誤解加上您對個人
的想法未與攝影師進行溝通,是造成照片未能如您願的因素,而非攝
影者或婚紗公司的單方面因素。您於這討論區所寫的文章,似有誤導
讀者之嫌,將自己塑造成婚紗陷阱中的犧牲者。恕個人對於您此種動
作的動機感到質疑與不認同。
同時,個人也建議:如果您想重拍,不論在任何一家,您的心態
應該有所調整,否則,即使您拍完了全台北市的婚紗店,也不會有一
家讓您滿意的。當然,個人也會懷疑:是否還有婚紗店敢接您這樣的
客人?
加入最愛
檢舉文章
Line分享
FB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