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魔法棒
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文‧照片提供/國際行為分析師袁巧玲
有些行為是從互動中學習而來
在寶貝兒子Aidan出生後,我不斷地餵奶、抱小孩,以至於把背弄傷,壓迫到神經,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復健、看密醫,那痛苦的經驗讓我不敢再抱小孩。在那之後,我都會跟Aidan 說:「媽媽背會痛,不能抱你了,你可以自己走路或坐推車。」堅持久了,現在Aidan 只要是跟我出門,我們可以一起走好長一段路,他也不會要求我抱。
跟爸爸出門卻是另一回事,爸爸招架不住兒子的撒嬌功夫,只好每次都妥協,養成了他出門都要爸爸抱的習慣,不抱還會發脾氣。有一次爸爸受不了了,對兒子說:「爸爸好累,給媽媽抱好不好?」兒子竟回答:「媽媽背痛,不能抱。」然後轉向爸爸繼續耍賴,不肯自己走,爸爸最後還是只能投降,流著滿身的汗把兒子一路抱回家。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跟媽媽和爸爸在一起的表現會不一樣,或是在學校可以乖乖坐著把飯吃完,在家卻跑來跑去要人餵,這到底是為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樣,所以孩子很快就學會跟誰在一起可以如何表現。我之前提到,分析了我們跟孩子的互動模式,才能知道要如何改變,但是有時需要先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
行為都有它的訊息
當父母看到孩子哭鬧、打人時,通常第一個念頭就是希望孩子能趕快停止他當下的動作。事實上,這些行為的表態不是重點,重點其實是孩子藉由這些行為來傳遞他想表達的內心話,如果我們不仔細聆聽,只處理那些行為,也許他當下會因為家長的處罰或喝阻而停止,但是他的內心話沒被理解,問題行為之後一定還會出現。那我們該如何「看懂」孩子的內心話呢?首先要提升對孩子的觀察敏銳度,所謂的觀察敏銳度不是在孩子的行為出現後才開始注意,而是在行為還沒發生前就要開始觀察。
這個意思是說,孩子其實都有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好比他愛搶別人的玩具,這一定不只發生過一次,有可能在他跟小朋友玩的時候都會發生,那麼我們就要提醒自己要在這個情境特別觀察孩子,從中理解孩子搶玩具的動機。我們不要先入為主,認為孩子搶玩具就是因為想玩而已,有時候孩子確實有其他的原因,好比有可能是因為本來孩子就在玩那個玩具,但是他離開了一下去拿娃娃時,回來發現別人拿了他的玩具,因而感到氣憤,又或者是那個玩具太吵,孩子受不了,只能把玩具搶過來將它關掉。行為上,我們看到的都是孩子在搶玩具,但是背後的動機卻不一樣,這時候只要我們能明白孩子的動機,就能找到合宜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要懲罰嗎?
美國做了多項研究發現後,懲罰不但沒有效,還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很多孩子因為被懲罰,學習的動機降低、減低自信心、在恐懼中壓抑自己、破壞親子關係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被懲罰時,並沒有學會適當的替代行為。就如我之前提到,每個行為都有它要傳達的訊息,孩子所要傳達的訊息沒有所謂的好或壞,他們只是不知道該用什麼適當的方式來表現,身為父母的角色,就是協助並引導孩子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內心話」。
※原文刊載於2014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