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你有高血壓體質嗎?

圖、文/摘自《血壓迅速下降200%基本技巧》(台視文化出版) 

 

國健署指出,18∼39歲民眾在一年內沒有量血壓的比率高達3成。要注意!高血壓不是銀髮族的專利,完美性格、有代謝問題、糖尿病患,都是高危險群。

血液會將氧氣與養分運送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在運送血液的工作中,心臟扮演著泵浦的角色,血管則是運送血液的管線。

血管包括動脈、靜脈以及延伸到四肢末梢的微細末梢血管,總長度高達10萬公里。為了將血液送到規模龐大且距離遙遠的末梢血管,心臟每分鐘必須跳動約70下,每天跳動約10萬次,以運送血液。

心臟每跳動一下,就會對血管這個運輸管路的內壁施加一次壓力,這就是所謂的「血壓」。

擔任泵浦角色的心臟必須不斷反覆地收縮和擴張,以便把血液送到身體內的每個角落。心臟在緊縮起來、把血液送出時,對血管造成的壓力最大。這時候的血壓稱作「收縮壓」(高的血壓);相反地,心臟擴張時,對血管造成的血壓負荷則最小。這時候的血壓稱作「舒張壓」(低的血壓)。

 

高血壓標準,越來越嚴格

若收縮壓超過140㎜Hg,或舒張壓超過90㎜Hg,就會被醫生診斷為「高血壓」。根據美國最新版「高血壓防治手冊」,最佳血壓的收縮壓應該低於120㎜Hg,且舒張壓低於80㎜Hg,這個範圍的血壓值,是對血管造成的壓力負荷最小,也就是理想的血壓值和最佳血壓。

但即使無法達到最佳血壓和理想血壓,只要收縮壓低於130㎜Hg,且舒張壓低於85㎜Hg,也算在正常的血壓值範圍內。

要特別注意的是,血壓值太高固然不好,太低也不妙,血壓值過低,代表血液無法被送到身體的各個角落,這會造成腦部與腎臟等器官生病。

 

白天血壓會升高,夜晚會降低

「我覺得自己的血壓怪怪的,還是快量一下吧!」這種擔心的態度很好,不過,要注意一點,不論在醫院或家裡,只量一次血壓並無法掌握血壓的真實狀況。

一整天當中,血壓會不斷上升下降,這種變動無關血壓是否異常或正常,而是凡是健康的人,血壓總是會不斷地上下變動,稱作「血壓一天的變動」。這種變動主要是因為自律神經的控制而造成,白天在交感神經控制之下,身體處於活動的狀態,血壓會升高。相反地,到了夜晚為了讓身體放鬆,副交感神經的控制力量占上風,血壓會降低。這兩種相反的作用像蹺蹺板一樣,不斷相互保持平衡。

除了白天、夜晚的因素之外,精神狀態(壓力、緊張、興奮、生氣等情緒)、日常生活的動作(起床、排泄、飲食、洗澡等)、氣溫的變化等,都會影響血壓,造成變動。所以,只靠一次測量到的血壓值,並無法判斷自己是否罹患了高血壓。

身體健康的人即使血壓暫時升高,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也會自然下降、恢復到正常範圍,不須無謂地擔心。但是,撇開這種暫時性的血壓上升,如果測量幾次血壓值都比正常值高,此時就是高血壓。

 

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壓?

1銀髮族

儘管個人體質不同,高血壓狀況也因人而異,但是高齡者可說是比較容易罹患高血壓的族群,這是因為年齡增長而造成。年齡增長不僅會造成負責調整血壓的心臟與腎臟功能衰退,血管失去彈性,而血液中的膽固醇也會堆積在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逐漸嚴重,血液通道變窄。這也是高齡者容易罹患高血壓的原因。

 

高齡者的高血壓除了收縮壓升高外,舒張壓則維持正常,甚至有降低的傾向。換言之,高齡者的高血壓特徵是高的血壓與低的血壓的差距拉大。當血壓變動的範圍越大,對血管造成的負荷也越大。為了避免血壓的急劇變動,高齡者在日常的行動中應盡量避免過度激烈的動作,做事要放慢速度。

 

2容易累積壓力的人

病患人數占據高血壓大半的原發性高血壓,其發病原因除了可能受遺傳因子與生活環境因子的交叉影響外,還有一些尚未找出解答的謎樣部分。不過,的確有某些傾向或性格類型的人,比較容易罹患高血壓。

 

◆凡事有條不紊,做事認真。

◆堅持到底。

◆凡事從頭到尾都追求做到完美。

◆相對地較為長袖善舞、照顧他人。

◆很在意週遭人的眼光。

 

這些性格特質看似完美,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類人的心情大概總是在緊繃狀態下,很難獲得真正的放鬆,所以,這類人可說總是無意識地在擔心、緊張些什麼,承受極大的壓力。

 

3過胖、有「代謝症候群」的人

肥胖從兩個層面來看,都增加了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首先是脂肪,脂肪會壓迫末梢血管,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另外一個原因和血液中的「胰島素」有關。胰島素是脾臟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能將血液中的醣轉換成脂肪的形態儲存,具有降低血糖值的作用;但是當內臟脂肪過多時,脂肪細胞會分泌阻礙胰島素作用的物質,或是製造會形成血栓的物質「脂肪細胞激素」(Adipocytokine)。

 

脂肪會導致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讓身體陷入高血糖、脂質異常的狀態。身體為了降低升高的血糖值,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到血液中(高胰島素血症)。這麼一來,過多的胰島素將降低腎臟排泄鈉的作用能力,並且對交感神經產生作用,造成血糖上升。

 

在肥胖發生的各種模式中,其中一種是有些人會藉由吃東西來舒緩壓力,這類壓力也會刺激自律神經,造成血壓上升。

 

除此之外,有些人雖未達到肥胖的程度,但是卻有「代謝症候群」問題,這類人也必須多注意自己的血壓。

 

4更年期的女性、孕婦

一般而言,女性的血壓比男性還低,所以,高血壓的比例也比男性低,這是因為女性體內的卵泡會分泌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所產生的現象。

 

雌激素具有防止血管老化與動脈硬化的作用,因此與同齡的男性相比,女性較不易出現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問題。但女性停經之後,狀況就不一樣了,在雌激素分泌量減少下,動脈將開始硬化,血壓也容易升高。

 

此外,更年期障礙會引發荷爾蒙失調,導致自律神經比較容易發生問題。這麼一來,身體會無法順利地調整血壓,導致血壓過高;更年期障礙也讓女性容易發胖,這時候的女性就和男性相同,容易出現高血壓症狀。所以,女性在停經後,應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注意自己的血壓值變化。

 

另外,女性在懷孕期間也必須小心血壓的變化。懷孕中的女性有時候會出現高血壓症狀,這種情形稱作「妊娠高血壓症候群」(若除了高血壓外也伴隨出現尿蛋白,則稱作「妊娠腎」)。若症狀嚴重,可能危急母子,因此須要格外小心。在懷孕期間,孕婦務必定期接受產檢,並且測量血壓與體重,檢查尿蛋白值等。

 

5糖尿病患

高血壓與糖尿病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糖尿病病患較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壓病患也比較常出現糖尿病的症狀。這是因為罹患了糖尿病後,胰島素的作用變差,血液中分泌過量胰島素,出現「高胰島素血症」所造成。

 

糖尿病與高血壓併發後,會讓血管提早出現問題,也較容易產生糖尿病與高血壓的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也必須格外注意血壓的管理。

 

正常血壓


理想血壓 

收縮壓 (㎜Hg)  <120㎜Hg

舒張壓 (㎜Hg)  及<80㎜Hg 

 

正常血壓

收縮壓(㎜Hg) <130㎜Hg

舒張壓 (㎜Hg)及<85㎜Hg

 

正常但偏高

收縮壓(㎜Hg) 130∼139㎜Hg

舒張壓(㎜Hg)或85∼89㎜Hg

 

高血壓

 

第一期

收縮壓 (㎜Hg)   140∼159㎜Hg 

舒張壓 (㎜Hg)   或90∼99㎜Hg 

 

第二期 

收縮壓 (㎜Hg)160∼179㎜Hg 

舒張壓 (㎜Hg)或100∼109㎜Hg

 

第三期

收縮壓 (㎜Hg) ≧180㎜Hg 

舒張壓 (㎜Hg)或≧110㎜Hg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成年人「高血壓定義與分類」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7期】

天冷3大皮膚疾病

文/王淺淺

 

台灣雖然是海島型氣候,但冬天的天氣還是以乾冷為主,因此,根據醫師門診統計,包括冬季濕疹、乾癬以及凍瘡等,是冬季好發皮膚疾病的前三名。

 

今年冬天雖然沒有很冷,但冬天的氣候總是乾躁,不少人的皮膚就出狀況了,有的人是癢得受不了,有的人則是乾燥脫皮令人困擾,只好拼命擦乳液等保濕產品,不然就是到皮膚科門診求救。

 

台灣雖然屬海島型國家,氣候偏濕,但是每到秋冬,濕度還是會大幅下降,導致好不容易擺脫夏季悶熱潮濕所造成的濕疹,或是黴菌所引起的皮膚疾病,卻又出現乾癢難耐的冬季濕疹等皮膚毛病。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志勛表示,天冷最常見的3大皮膚疾病分別為:冬季濕疹、乾癬和凍瘡。

 

<冬季濕疹>冬天皮膚科門診第一名

 

冬季濕疹又稱為乾性濕疹,正式名稱為缺脂性皮膚炎或乾燥性皮膚炎,可別被濕疹兩個字誤導了。冬季濕疹事實上是與皮膚缺少水分跟油分所造成的皮膚症狀有關,與夏季濕疹的成因剛好相反。冬季濕疹主要是因為冬天天氣乾燥,皮膚表皮的皮脂腺功能變差,導致皮膚裡的水分隨著空氣而蒸發。

 

再加上天氣一冷,很多人愛泡湯或洗很燙的熱水澡,熱水又容易把表皮的油分給洗掉,原本皮膚上的油脂就是用來避免皮膚水分快速蒸散,一旦油分被洗掉或分泌量減少,就會讓皮膚很乾燥。皮膚只要一乾燥,就容易引發乾癢、抓到脫屑破皮,通常好發在像是小腿、手臂外側等皮脂分泌較少的部位,這類患者在冬季的皮膚科門診來說,可算是最多的族群,比率達到3成之多。

 

◆治療

由於患者會因為皮膚太過乾燥而造成乾癢的困擾,若擦了保濕產品都無法改善,醫師會開立濃度5%的維生素原B5,它的結構與肌膚皮脂膜接近,有很好的保濕效果,也容易吸收滲透及浸潤肌膚表面的角質層,以防止肌膚粗糙症狀。除了可以塗抹保濕抗發炎的藥膏之外,醫師也會開立口服的抗組識胺止癢劑藥物,可抑制皮膚發癢的感受。

 

◆生活習慣

楊志勛認為,冬季濕疹患者只要減少洗澡次數,不要使用去脂力強的清潔產品,也不拿清潔刷具來刷洗身體,並且要避免泡熱水或是洗很熱的熱水澡,才能減少洗去過多皮膚油脂、導致油脂不足的情況,皮膚乾燥的症狀就能獲得改善。不過,如果還是想要泡澡的話,可以趁著洗完澡,身體還保有水分的時候,馬上擦保濕乳液等相關保濕保養品,不怕油膩感且皮膚過度乾燥的人,可選擇綿羊油、凡士林等保養品,更能補充皮脂腺分泌不足的狀況。

 

此外,醫師也叮嚀患者最好避免在秋冬季節進行去角質的動作,因為角質層具有防止水分流失與保持濕潤的效果,因此,角質層不健康也會影響皮膚的保濕功能,如果在乾燥的天氣去角質,只會加速皮膚水分的流失,就會越去角質皮膚越乾燥了。當皮膚在過度乾燥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發癢、脫屑,甚至會有龜裂的情況,恐怕會造成疼痛出血,若發癢時,一定要避免用手去亂抓,以免造成皮膚受到外力刺激而抓破皮導致傷口感染,甚至造成角質層增生,進而產生慢性皮膚炎等併發症。

 

<乾癬>全台有200萬名患者

 

乾癬又叫牛皮屑、銀屑病,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的疾病,是無法根治的。主要是患者體內的T細胞變得異常活躍,原本T細胞是在保護身體免於感染和罹患疾病,但當它出現異常活躍,就會引起其他的免疫反應,導致乾癬症狀的發生。台灣目前至少有200萬名患者,每到秋冬季節都深受其害,一旦發病,皮膚會出現紅色斑塊,伴隨銀白色脫屑,並且會有乾癢、疼痛等不適症狀,好發在頭皮、膝蓋、手肘、下背部和臉部等部位。

 

病患在乾癬發作時,除了皮膚的不適症狀外,根據國際乾癬協會的統計,還有4成的患者會伴隨乾癬性關節炎等合併症,例如關節腫痛,位置包括手指、膝蓋、手肘、頸背部、肩膀、腳踝等。

 

◆治療

乾癬的範圍一旦超過身體的10%,也就是大約20個手掌的大小,醫師就會開立口服藥物,甚至注射生物製劑來舒緩症狀。因為乾癬是一種免疫疾病,所以,要預防乾癬的發作,平時最好保持好心情,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或補湯,另外,減重也是避免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病況發作的好方法之一。

 

雖然乾癬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病,但由於冬季天氣乾燥、溫度又偏低,更會使得皮膚保濕功能下降,進而造成惡化紅癢脫屑的情形。因為紫外線是抑制乾癬症狀產生的關鍵,但冬天日照減少,一旦紫外線的量不夠多,乾癬症狀就會壓不下去,因此,除了藥物之外,紫外線照光治療,也是患者的選項之一。

 

◆生活習慣

楊志勛提醒,由於乾癬是一種免疫疾病,因此,患者如果處於壓力過大的狀態或是熬夜把生活作息打亂,冬天亂吃補品等刺激性的飲食,或是出現憂鬱症狀時,都容易誘發乾癬的發作,應該盡量避免上述的狀況。

 

想要舒緩皮膚的不適症狀,乳液等相關保濕產品是必備的,一天可以多擦幾次,能幫助乾燥肌膚的保濕與修復。如果還是很不舒服,也可以試著局部冷敷,當然平常保持作息正常,少喝酒或攝取刺激性的食物,都能避免皮膚症狀加重。

 

<凍瘡>末梢血液循環差

 

凍瘡是冬天因為零度以上的低溫所產生的皮膚傷害,至於零度以下的低溫所造成的皮膚紅腫熱痛則是凍傷,因此,凍瘡與凍傷是不一樣的。凍瘡通常好發在手指、腳趾及耳朵、鼻子等末稍神經之處,因為在濕冷的環境下,尤其當溫度突然下降或嚴寒時溫度突然回升的低溫潮濕的環境,最易引發未稍血管收縮,導致末端皮膚細胞缺氧壞死,產生紅腫或出現紫紅色、紫藍色斑片,嚴重時,還會長水泡或潰瘍,可能會有發癢、灼熱感或疼痛感。

 

至於溫度低到幾度時會產生凍瘡,楊志勛說,這是因人而異的,並不是一定要很低溫才會發生,因為每個人對寒冷的感受度不同,血液循環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些人平常時就手腳冰冷,遇到冬天寒流來,當然就容易造成凍瘡而不自知。通常在皮膚暴露於低溫幾小時之後,就可能會出現凍瘡,就像是一種局部的淤血,大多只傷害皮膚的表層,剛開始或許沒有特別的感覺,慢慢的患部肌膚才會出現腫脹、發癢或灼熱疼痛感。尤其是下雨潮濕的冬季,更會加重低溫對皮膚的傷害,容易破壞局部血管的收縮與舒張,形成凍瘡;要特別注意的是,凍瘡還容易反復發作在同一個部位,如果因起水泡而出現傷口,一不小心,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治療

即使是醫療技術發達的現代,對於凍瘡還是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擦任何東西恐怕都沒有治療的效果,頂多可以口服阿斯匹靈來減緩疼痛感,因此,預防凍瘡的發生就很重要了。

 

◆生活習慣

做好保暖是首要工作,但即使穿上保暖衣物,也不代表就不會產生凍瘡,因為血液循環不好的人,皮膚還是可能抵擋不了低溫所造成異常反應。因此,冬天不妨可以常常泡湯或是泡腳,保持手腳的血液循環順暢,讓末稍部位溫暖。另外,平時就要保持運動的習慣,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末稍血管的功能,同樣可以減少凍瘡發生的機率。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7期】


不同烹調方式 選用不同油品

文/龔善美 

 

市售油品種類很多,許多人對於該吃植物油、動物油,還是調和油,心中感到困惑!事實上,各式油品都有其特點,適合烹調方式也各不相同。想吃好油,先從認識油品開始!

 

不同的烹調方式,就要選用不同的油品。你還在傻傻地使用冷壓初榨的橄欖油高溫烹調嗎?究竟哪一種油品適合採取哪種烹調方式?常見市售調和油是什麼?調和油可安心吃嗎?對於每個人每天日常生活必須食用的油脂,該怎麼正確烹調運用?在大多數人心中還是有諸多很存疑的問題。

 

搞懂什麼是動物油、植物油?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主任劉珍芳指出,飽和脂肪酸高的「動物油」,在室溫下會呈固態,包括豬油、牛油、雞油、鵝油等;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居多的「植物油」,在室溫中則呈現液態,例如橄欖油、苦茶油、大豆油、芥花油等。

在高溫烹調時,不飽和脂肪酸比較不穩定,容易氧化劣變;飽和脂肪酸則穩定性高,即使油炸也比較不容易劣變,但若重複高溫使用,油脂還是會劣變,影響人體健康。

 

根據烹調習慣,慎選適用油品

油品的挑選很重要,劉珍芳認為,除了要看油品本身功能,也要看家中需求、家中人數,有多少大人和小孩,以及習慣的烹調方式來做選擇。如果居家烹調習慣是經常需要油炸,為避免烹調時油品劣變,就不能使用像大豆油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而應選擇動物性油脂如豬油、牛油,或是飽和性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櫚油;如果大豆油只是用來拌炒,則是可以使用的油品。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橄欖油,則居於兩者中間,不太容易劣變,但如果要保留橄欖油的營養素,應該選擇使用涼拌的方式;苦茶油、芥花油的用法,也和橄欖油雷同。

劉珍芳建議,不要只使用單一品牌的油品,最好能各種油品輪流使用。在分類上,橄欖油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9(N-9)屬於非必需脂肪酸,因此,應該搭配含Omega-3(n-3,次亞麻油酸)及Omega-6(n-6,亞麻油酸)等必需脂肪酸較多的油品,一起輪流食用,像是大豆油兩者都有,而玉米油、葵花油則n-6多一些。

 

什麼是調和油? 

市售調和油會出現的原因,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各種不同油品的不足,使能有所互補。劉珍芳指出,調和油想要將n-3、n-6、n-9的比例調和出適合人體的黃金比例,概念很好,目前市面上的這類產品不多,但已有慢慢朝這方向努力的趨勢。

「調和油」的名稱,主要是依油品原料含量多寡的比例來決定,哪一種原料比例≧51%以上,就以那種原料來命名。不過,劉珍芳提醒消費者,不要被命名給騙了,重要的不只是看命名原料占比,而是要察看調和油中究竟調和了哪些油品?建議廠商應明確標示列出調和油中各種油品的比例,供消費者參考。 

 

調和了哪些油?選油的關鍵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市售調和油通常會將占比例高的油品名字放在前面,例如「橄欖芥花油」,代表其中橄欖油含量最多,然而即使調和油內所含各種脂肪酸的比例,調和得很漂亮,甚或有些已申請到健康食品認證,但究竟其中調和了什麼油?油品的等級、比例、種類或油品精製的程度等,其他諸多相關細節若都沒有標明,對消費者來說,還是有潛在未知的食安風險存在。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美國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表示,記得10幾年前他剛回台灣的時候,曾在大賣場看到過名為「橄欖多酚油」的調和油,卻發現主要成分就是大豆沙拉油,只有極少比例是橄欖油,是初榨或二榨精製的橄欖油?裡面還調和了什麼油?比例究竟是多少?消費者全然不知。

陳俊旭指出,如是果是單一油品,多少可以透過油的味道、顏色、黏稠度等,來判斷油品純不純,而且橄欖油更有像是身分證般的特色,一旦調和以後,油的特性都被混淆了,反而更不易去判斷這油品好不好,因此,他個人並不十分喜歡使用調和油。

 

善用4大分類法,助你用對油

根據不同烹調方式,如何選用不同油品?黃淑惠建議,可採取4種分類方法,挑選適合使用的油品。

 

第一類 涼拌、拌炒或燉煮的油品

用油條件:

純植物油發煙點低,通常在160℃以下,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穩定性最低,不適合高溫烹調,適合涼拌、低溫翻炒或燉煮。

 

油類建議:

葵花油、大豆沙拉油、高油酸紅花籽油、亞麻仁油、初榨橄欖油、純芝麻油、花生油。 

 

第二類 煮、煎炒與爆香的油品

用油條件:

發煙點高,通常是植物油再精製後較穩定,或加入安定性較高的油成為調和油,適合高溫短時間烹調。

 

油類建議:

葡萄籽油、玄米油(糙米油)、葵花油、純橄欖油(非初榨)、精製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

 

第三類 油炸的油品

用油條件:

發煙點高、穩定度高、飽和度高的油,較適合高溫油炸。

 

油類建議:

棕櫚油、芥花油、椰子油(椰子油雖然發煙點低,但飽和脂肪較高,也可用來油炸)。

 

第四類 萬用油

芥花油:

穩定度高,發煙點高達240℃,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達62.52%。

 

苦茶油:

發煙點高達252℃,真正在台灣現榨的油,並非精煉油,保留完整養分,不飽和脂肪酸更勝橄欖油。

 

挑好油9撇步

如何挑好油?黃淑惠建議,選油時有9大撇步,不妨參考看看。

1.選用信譽良好廠商所生產的油品,不買來源不明的油品。

2.不要長期使用單一產品,盡可能選擇幾種不同品牌的健康油品,輪流使用,不要迷信單一品牌。

3.把杏仁、腰果、花生等含天然油脂的堅果類,當作入菜的食材來源,以減少炒菜使用的精製油,並增加礦物質、蛋白質的攝取。

4.依不同的製作方式,選用高溫耐受性不同的油品。

5.選擇小包裝、不透光的包裝材質;如果選購透明的容器,購買日離製造日不要超過3個月。

6.注意成分標示,確認是百分之百純油還是調和油,如果是調和油,是由哪幾種油品調製而成。

7.最好是買工廠原封油品,不要打油零買散裝未封存的油品,以免買到假油危害健康。

8.視烹調用途不同,一般家庭最好準備2∼3種常備食用油,可分別用來涼拌、水炒或高溫、油煎,但是油炸油不需要另外準備,可以等到確定要用時再買。

9.不要囤積油品,即使還沒開封的油品,在一定時間內也會氧化變質,油品應放置於陰暗處。

 

 

TIPS辨別油品好壞

色澤

◆花生油應為淡黃色或淺橘色。

◆大豆油為深黃色。

◆油菜籽油應為黃中帶綠或金黃色。

 

氣味

◆抹一點油在手心中,聞其散發味道。

◆品質好的油,應有香味,不該有異味或油耗味。

 

透明度

好油水分、雜質皆少,透明度高。

 

滋味

滴一滴油品嚐,不應出現苦澀、焦臭、酸敗異味。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6期】 

 


腦中風殘障風險達7成

文/鍾碧芳 

 

冬天正是腦中風的好發季節,而腦中風發病急、致殘率及致死率都很高,對中老年人及合併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患者是極大的威脅,因此,如何快速判斷、緊急就醫,是遏止嚴重後果發生的關鍵。

 

無論是從國內的調查報告或是全球的統計數據來看,腦血管疾病無疑是死亡率及殘疾率高居前3名的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國人平均每4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僅低於癌症與心臟疾病,對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威脅甚鉅。

 

更可怕的是,約有7成的腦中風患者會留下程度不等的後遺症,例如半身不遂、長期臥床或是口齒不清、口眼歪斜等,且往往無法在短期間內恢復或完全痊癒,或是需要長期復健,對個人與家庭,甚至社會的影響極大。因此,了解中風原因、認識中風的警訊,並避免製造中風的危險因子等的預防措施,顯得非常重要。

 

中風多為腦部供血量不足

 

醫學上稱腦中風為「腦血管意外」,是指腦部供氧(供血)量不足而導致中樞神經的損害。大腦是個精密的組織,時時刻刻都需要血液來供應養分,當腦內缺乏氧氣與能量的時候,就會立刻當機。一般認為,只要血流停止3∼5秒,腦細胞就會因為缺氧而受損,這時會出現眩暈、昏厥等現象,一旦超過3∼5分鐘,則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讓腦細胞相繼死亡。

 

大多數腦中風都是因為血管長期退化造成阻塞,讓血液及氧氣無法供應到腦部的各個區域,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先天腦血管構造異常所造成,當腦部的某一處血管受到阻塞或爆裂時,負責該區域相對應的功能就會隨之喪失,包括運動、感覺(情緒)、語言等功能,也因此會導致身體出現肢體癱瘓、麻木、失語症等各種障礙。一般來說,如果是位於腦幹組織的中風,影響了心跳、呼吸等生命現象時,最容易導致死亡。

 

由於腦細胞不會再生,因此,一旦出現實際的傷害之後,就會造成許多不可逆的後遺症,不僅後續復健辛苦,也會造成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

 

中風7大後遺症

 

中風最令人害怕與擔心的是後遺症,會造成患者及家屬身心與經濟上的壓力。根據腦中風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腦中風患者中只有1/10的人可以恢復到正常健康的狀態,4/10的人會有輕度殘障,另有4/10的人有嚴重的後遺症需人照料,其餘1/10的患者可能需要終生住院。因為每位患者腦部受損的位置都不一樣,發生的後遺症也都不同,比較常見中風後遺症如下:

 

1昏迷:

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嚴重中風(例如腦幹或是大範圍腦中風)的患者身上,可能會昏迷不醒,但也可能隨著生理狀況逐漸穩定,意識隨之逐漸清醒。

 

2半身不遂:

這是腦中風最常見,也是影響範圍最大的症狀,多是因為控制運動部分的腦細胞發生障礙,經常造成半身不遂,必須靠積極復健來恢復健康。

 

3感覺麻木、異常:

感覺系統發生障礙,導致同一邊的手腳發生感覺麻木或是感覺異常,嚴重的話,甚至完全喪失感覺功能。

 

4語言障礙:

當控制語言系統的腦細胞受到損傷,就會發生語言障礙,有些患者是聽得懂,但無法表達出想法;有些患者則是聽不懂或是說不出名詞的部分,每一位患者失去的語言功能都不一樣。

 

5方向感、判斷力、記憶力等異常:

中風傷害到大腦皮質主導智力的部分,就會發生智力障礙,導致平時需要靠智力控制的功能喪失,甚至有可能發生失智症。

 

6嘴歪眼斜:

腦神經系統發生障礙而造成神經麻痺,因此,會出現嘴歪眼斜的現象。

 

7大小便失禁:

腦中風患者因為控制大小便的神經系統受損,就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發生。

 

腦中風分為2大類

 

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指出,腦中風就是腦部的血液供應突然間中斷或血管破裂,而造成突然或陣發性的大腦局部或全部功能的失調,可以粗分為兩大類:一為缺血性腦中風,另一則為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約占所有中風比例的7成,可說是國內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有時候會在睡眠中或剛睡醒時發生。發生的原因多是腦血管本身出現病變,例如脂肪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血管變窄而產生栓塞,使得腦部出現缺氧性壞死,也就是所謂的腦梗塞;或者是在腦部以外的地方出現栓子回堵到腦血管(最常見為心臟),導致腦部缺血壞死,就是腦栓塞。

 

【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破裂所造成,也就是常聽到的「爆血管」,通常是因為腦血管硬化導致血管壁脆弱,或者有先天性的動靜脈異常等,所造成的破裂而引起出血現象。尹居浩說,出血性中風對身體的危害性遠高於缺血性腦中風,而且若出血量過大的話,就容易發生昏迷及死亡,因此,死亡率比缺血性腦中風來得高,約3成以上。

 

還有一種顱內出血為蜘蛛膜下腔出血,是發生在腦部一個特殊組織:蜘蛛膜中,這類型中風雖然很少見,卻可能造成嚴重的高死亡率。因為蜘蛛膜下腔出血來就醫的患者主訴為有「爆炸性的頭痛」,據統計,約有2成左右的患者,會在出血的霎那間就死亡,但剩下的8成當中,也會有50%的患者在2週內再度破裂而死亡。

 

引爆腦中風5危險因子

 

如果以可改變的危險因子與不可改變的危險來做區分,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及有家族史或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其餘則是屬於可以自己控制的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壓力、抽菸、喝酒和不運動等。

 

1年齡:

血管老化與腦中風密切相關,尹居浩說,一般人約55歲後血管開始出現硬化,之後每多10歲,腦中風的機率就會增加1倍。

 

2性別:

男性的腦中風機率比女性高,而且多以出血性腦中風較多。

 

3家族史或有遺傳因素:

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姊妹間有中風病史,或家人親友曾經發生心肌梗塞的人,腦中風的機率高於沒有家族史的人。

 

4慢性疾病: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族群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其中又以高血壓、高血脂的影響最為大;糖尿病因為容易使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而形成血栓剝落,腦中風的風險相對也比較高。其他如有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心臟瓣膜性疾病、心衰竭者,日後罹患腦中風的機率也會比平常人來得高。

 

5不良生活習慣:

還有一些生活中的壞習慣,長期累積下來也會提高日後腦中風的機率,包括抽菸、喝酒、不愛運動等。

 

 

有這些徵兆,可能是腦中風,趕緊就醫!

大部分的腦中風是沒有警訊的,因為腦中風就是腦部血管突然發生障礙,導致部分腦部細胞受損,立即影響細胞所支配的各種功能表現出來的症狀,輕微的可能只是頭暈、頭痛、視線突然模糊或一隻眼睛看不清楚、嘴歪眼斜、一隻手臂、腳或半邊臉突然發生短暫的衰竭或麻痺、肢體無力等,嚴重的則可能會有意識模糊、言語不清或說話出現困難、身體平衡出現問題,甚至是突然昏厥。

 

什麼是小中風?

小中風的正式名稱是「短暫性腦缺血」,發生時間少於24小時的血管阻塞,可能僅是短短幾秒鐘或是長達幾小時的中風症狀,但之後一切又恢復正常。小中風雖只是短暫性腦部缺血,但有可能已經在腦部發生永久性的傷害,不過範圍可能很小,所以,功能很快地被週邊的健康細胞取代而恢復正常運作,但是中風的危險性還是存在,因此,小中風成為中風最重要的前兆。

 

您曾經有過短短幾秒鐘、幾分鐘或是幾個小時,突然間短暫的手腳無力、麻痺,甚至是突然看不見,但之後又恢復正常的經驗嗎?小心!這就是「小中風」,千萬不可輕忽。

 

一觸即發的腦中風導火線

一般來說,只要是能造成血壓急速波動或腦部供血不足的因素,都可能成為誘發腦中風發作的誘因,因此,包括情緒激動、氣候(或冷或過熱)、體位改變、過度勞累、壓力、激烈運動、過度飽食醉酒等,還有身體脫水或未適當補充水分的情況下,都對高風險族群具有殺傷力,隨時可能一觸即發。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5期】

 

吃水果有禁忌!飯前或飯後 哪種較健康?

 

文/劉海倫 

 

吃水果美容又養顏,似乎百益而無害。但事實上,不少水果在食用時,仍有一些禁忌不可不知,否則犯忌就會吃出問題。

近年來台灣農業極為發達,各式各樣水果豐收盛產,使得國人一年四季都有味美價廉的水果可吃,再加上水果為身體營養素的來源之一,國人對吃水果就更加重視了。

雖然吃水果很重要,但在吃的時候也不是百無禁忌,還是有許多「眉角」要注意!到底水果是要在飯前還是飯後吃?哪些疾病患者千萬不要食用哪些水果?不同體質者適合吃哪些水果?民眾若多加認知,相信對自我健康一定有相當大的助益。


無關飯前飯後,適量較重要

水果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來源,是人們每天必吃的食物種類,對健康的人而言,中醫師張家蓓、居家營養師宋明樺皆認為,「飯前或飯後都可以吃水果」,唯有消化性潰瘍或胃食道逆流患者,盡量不要在飯前吃水果。

有些人以為:「飯前吃水果較易有飽足感而不易發胖!」但其實錯了。張家蓓強調,因為水果所含的糖分也很豐富,因此,飯前與飯後吃,份量都不宜過量,尤其是糖尿病人,無論飯前或飯後食用,水果份量一定要好好掌握,記得要和米飯份量一起計算,否則糖分會攝取過多,反而會變肥胖。

宋明樺建議,水果最好在餐與餐中間吃,以取代零嘴當成點心吃。而對於正餐食用過多,以至造成消化不良、腸胃道不舒服者,飯後則可吃富含水果酵素的木瓜、鳳梨或奇異果等水果,可幫助蛋白質如魚類、肉類的消化吸收,降低腸胃道的負擔,至於其他水果則無特別進食時間的限制。


胃腸不適者  不宜空腹吃太酸或太甜

網路流傳:「番茄、柿子、香蕉、桔子、甘蔗、鮮荔枝、山楂等7種水果不能空腹吃......」,宋明樺解釋,原因在於吃了這些水果可能會加速血糖升高,例如柿子不好消化,較容易產生糞石黏在腸壁上,因此,空腹吃確實不利於身體健康。

時下有很多人一早起床就吃水果當早餐,是否適當?宋明樺認為,如果空腹吃時,不會覺得腸胃道不適、胃糟糟的感覺,即可食用;但有些腸胃道比較敏感或患有慢性胃部發炎者,如果空腹吃太酸的檸檬、番茄、綠色奇異果等,或是吃太甜的甘蔗、荔枝等,會有明顯不適反應的話,就不要空腹吃水果。

至於酸、甜類水果不宜一起食用,則是無此一說,畢竟有些水果本身就酸甜味兼具。張家蓓指出,吃水果時主要著重種類的多樣性,原則上每人每天必須吃2∼3種水果,份量控制在每餐1份之內(1份水果量約為家中飯碗大小)。


感冒咳嗽 不宜吃寒涼性水果

坊間謠傳:「部分海鮮不宜與水果同食。」很多人既有印象都是來自農民曆封底的圖示,其實是無根據的。宋明樺表示,現今很多人喜歡到吃到飽海鮮自助餐廳用餐,由於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此時可吃些鳳梨、奇異果,可幫助分解蛋白質,減少腸胃道負擔。

張家蓓提醒,像螃蟹、蝦子等寒性食物與寒涼水果一起食用,對身體會產生加倍的寒性影響,但若是針對柿子與螃蟹不能一起吃之說,研究顯示並無太大的關聯性。

當感冒咳嗽時,吃西瓜、橘子、番茄、香蕉等水果會加重病情?張家蓓說,感冒可分為熱性及涼性,若是鼻涕或痰較濃、較黃,屬於熱性感冒,可吃偏涼性的瓜果類,能中和熱性感冒,像是吃點西瓜,可以降溫;但若是鼻涕和痰比較稀,屬於偏白或透明,則屬涼性感冒,此時就要避免吃偏涼性的水果,避免病情雪上加霜。至於伴隨感冒的咳嗽,柑橘類寒涼性水果盡量不要食用,因咳嗽吐泡沫痰屬於寒痰,此時若再吃橘子、柳丁等水果,寒痰則會更嚴重。

水果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感冒時不是都不能吃,還是可適量吃一些當季當令的水果,藉由其所含之養分,加速感冒痊癒。


體質不同  慎選水果

吃哪些水果有益健康?則需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來說,火氣比較大、容易上火、口乾舌燥的燥熱體質者,應盡量少吃榴槤、芒果、荔枝等屬熱性水果,若真是無法抵擋這些水果的美味,可搭配喝竹筍湯,中和食物的寒熱性;而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好的寒涼體質者,盡量避免吃瓜果類食物,若想解饞,建議中午吃時機比較適宜,太陽下山傍晚時分就需忌口了。

張家蓓指出,現在時常看到因吃錯水果或過量,引起虛寒性水腫症狀的人就醫,尤其是女性朋友月經前更是常見。她曾收治過一名35歲輕熟女患者,平常就容易水腫,經前症狀更厲害,到了夏天,因貪涼吃西瓜配啤酒,隔天早上睡醒,除腳部水腫外,雙手也腫脹嚴重到無法彎曲,彷若變成「麵包超人」。經中醫診治,建議其每天早上喝一碗熱薑湯發汗,水腫症狀就自然消除了。


影響藥物代謝  不可輕忽

真正要注意的是,有些水果對藥物的代謝會有影響,如葡萄柚不利於部分心血管疾病用藥的代謝,因葡萄柚汁中的部分類黃酮與香豆素(Coumarin)成分,會破壞藥物肝臟代謝?氧化分解的功能,導致大量藥物未經氧化分解就進入體內,使得血液中藥物濃度大幅增加產生副作用,輕可誘發不良反應,重則可能造成中毒。

宋明樺進一步解釋,像是降血壓藥物中,有些成分跟葡萄柚成分作用雷同,會加強藥物作用,病患即使服藥後2個小時再吃葡萄柚,影響性還是存在的,建議服用降血壓藥患者,若想吃葡萄柚,最好諮詢醫師意見。

另外,患有腎臟疾病者是絕對不能吃楊桃、楊桃汁及其他相關產品,因楊桃鉀離子含量高,腎功能不佳者多吃恐致神經中毒;而香蕉、茭白筍等鉀離子含量高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三高患者把握適時適量原則

目前台灣有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問題的人很多,學會正確吃對水果方法就相當重要。以西醫觀點來看,慢性病患者是屬血管慢性發炎,對中醫來說,則是脾虛造成內化問題,此類患者食用水果的份量需比標準再更少一點,米飯份量也要配合,避免因糖類攝取過量,反而會促使血管發炎更嚴重,讓脾虛嚴重而生痰。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天以2份水果為宜。甜度高者如榴槤、荔枝、芒果、西瓜、櫻桃等水果,建議1份是2/3碗;若是甜度較低者如蘋果、小番茄、芭樂等水果,1份就是1碗,且最好在餐與餐中間吃。若飯後馬上吃水果,容易讓血糖居高不下,正確吃水果時間,則是在吃完正餐後半小時至1個小時,如此可減少血糖的波動。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