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黃瑽寧醫師專欄】

雙胞胎上學二三事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這幾年來,除了高齡產婦比例增加之外,選擇人工受孕的媽媽也變多了,結果我身邊好多朋友,因此而都懷了雙胞胎。

      雙胞胎除了媽媽懷孕很辛苦之外,出生後的養育方式,也相較於其他父母有一些不同,因此許多相關的家族或協會也因應而生,讓雙寶父母在這些園地,討論那些外人不甚了解的育兒難題。在我的版上有媽媽詢問:雙胞胎上學了,應該安排同班還是同班呢?

 

研究證據與個人經驗

現在幾乎所有的專家學者,都會建議雙胞胎不要分在同一班,最好是分班、甚至分校上課。研究顯示,雙胞胎如果同班上課,生活過度重疊的結果,會阻礙人際關係的發展,並且延遲自我意識的建立,找不到自己的興趣與強項,最終影響未來。美國甚至有許多學校基於上述的研究結果,禁止雙寶孩子同班,強制必需要分班上課。

不過總是有些個人經驗,告訴你「雙寶同班好像沒啥大不了」。我身邊朋友也是雙胞胎,從小一起上學,一起長大,看起來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心理問題,各自有朋友圈,也有自己的興趣,兄弟感情也不錯…,似乎真的也沒有造成很大的困擾。

 

一出生就不孤單,卻造成彼此依賴

雙胞胎雖然一出生就不孤單,但是卻容易從小過度彼此依賴,成為亦敵亦友的關係。根據心理學家瓊弗里德曼(Joan Friedman)的研究發現,大部分雙胞胎手足,在家中會自然而然的走向一個心態上的依賴,也就是其中一人會意見比較多,而另一人則選擇順從或沈默。在自己家中,這樣的分工合作並沒有甚麼不好,但是開始上學之後,有些問題就會浮現出來。

在群體生活中,那個愛發號司令的雙寶A,就會發現其他同學不太容易使喚,不像自己的手足B,那樣子乖乖聽話。其中有些孩子,就乾脆交朋友,這麼多同學,仍然只跟自己的手足玩,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兩人小圈圈。也有另一種極端,就是外向的雙寶A,發現學校好好玩,可以交到好多朋友,於是急於甩掉身邊的拖油瓶B,嚴重者甚至忽視、排擠自己的手足。雙寶B被遺棄之後,每天以淚洗面,哭鬧不肯上學,甚至對A由愛生恨,這都是可能的不良結果。

上述不管哪一種極端情形發生,總是對這兩個孩子的心理發展,都不是太好的結局,可能造成人際關係的挫敗,或自信心低下。因此專家建議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讓雙寶徹底分班、分校,讓彼此人際關係獨立成長,自己替自己的生活負責。

 

同屋簷同年齡孩子,難免互相比較

即便雙寶分開了,但學校成績單帶回家,仍然是放在同一張桌子上給媽媽檢查和簽名,這時候要父母「不互相比較」,還真是難上加難。家中手足如果不同年齡,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下次努力多一些,但面對雙胞胎孩子,明明努力的時間就一樣多,最好的「對照組」就在身旁,其中一人的成績卻硬是比另一人更優,這真的很難「坳」過去。

解決方法還是有,比如說刻意禁止孩子看到彼此的成績,保持神祕感,讓父母不用傷腦筋去安慰其中一人。另外在課外活動方面,讓兩個孩子選擇不同的樂器、運動、或嗜好,淡化課程同質性太高的學校教育,也是避免互相比較的困擾。其實這些做法除了在雙寶家庭適用之外,在一般手足家庭,應該也同樣適用。

 

文化的差異

歐美的心理學家如此強調雙胞胎分開生活,或許代表西方社會比較重視個人特質,因此太晚找到自我價值的人,很容易在成長過程中失去自信。但是在傳統華人教育體系中,卻相反的希望學生都「齊頭式」成長,只要聽話乖乖唸書,不要強出頭,就是好學生。這可能就是我身邊那些雙胞胎同學,從小一路同班成長,卻沒發生甚麼不良影響的原因。

然而台灣的教育也在順應時代改變,開始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強項,不再推崇填鴨式教育,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雙寶父母真的要好好思考,是否該讓兩個孩子分開上學了呢?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別為早餐跟孩子傷和氣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的孩子早餐吃很慢,每天早上都在催促聲中匆匆忙忙出門,該怎麼辦?」媽媽苦惱的向我抱怨。「我也不想當大吼媽,但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除了大吼之外,真的沒有別的辦法。醫生你不是說早餐很重要嗎?我已經把早餐份量減少到只有一顆蛋,一杯牛奶,一小口飯糰,還是吃不完,真是氣死人了!」

  這是門診中一位媽媽跟我訴苦的內容。

  不只是家長重視孩子的早餐,連學校老師也格外重視。一位爸爸在臉書上訴苦,說因為孩子早上出門總是拖拖拉拉,所以連續兩天讓他們不吃早餐,餓肚子上學,結果被老師「警告」、「督促」,還熱心的提供讓孩子在家吃早餐的「教戰守則」,搞的這位家長尷尬至極,彷彿再給孩子餓一天,就要被通報113專線似的。

 

早餐不吃會影響學習?

  早餐對孩子的健康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有重要到必須使盡「洪荒之力」來逼迫孩子,讓他每個早晨都淚眼汪汪,哭哭啼啼的上學嗎?那倒未必。

  上個月的《美國臨床心理學》期刊,刊登了一篇德州兒童醫院的研究,就是在探討「早餐與孩童學習專助力之關連性」。他們找來了一百二十八位,小學三到五年級的孩子(八歲到十歲),男生女生各半,白人黑人西班牙裔各三分之一,然後呢,分別給他們吃三種不同的早餐。

  第一種早餐是「沒有早餐」,餓肚子喝西北風;

  第二種早餐是「榛果醬土司、牛奶、蘋果」;

  第三種早餐是「楓糖鬆餅、牛奶、蘋果」。

  這些孩子隨機分配三種早餐模式,比如說第一週不吃早餐,第二週吃套餐二,第三週吃套餐三,類似這樣的安排。八點半是早餐時間,十點半開始進行約一個小時的測驗, 包括血糖、心跳、記憶力、專注力、學習力、語言能力等考試,看看孩子的分數是否與早餐內容有顯著的相關性。

 

出乎意料之外的結果

  經過反覆的測試,結果令人驚訝的發現,不論是吃早餐,不吃早餐,吃土司,還是吃鬆餅,基本上所有的早餐因子,都不影響十點半到十一點半這段時間的血糖高低。不只如此,剛才提到的那些短期記憶能力、專注力、過動行為、語言學習等等,也全部與吃不吃早餐無關。換句話說,門診那位不想整天大吼的媽,應該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不用再為了早餐和孩子每天對峙,可以回歸優雅氣質路線了。

  當然,並不是說這一篇德州兒童醫院的研究結果,就可以代表明天起大家都不需要吃早餐了。我想強調的是,過去二十年,有數十篇關於早餐影響學習力的研究,有一半說早餐很重要,有一半則認為沒那麼嚴重,也就是說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太陽明天會從東邊起」這麼的非黑即白,其實是頗有爭議的。但是各位家長在電視上、網路上、各種媒體上,卻只會看到專家大聲疾呼「早餐很重要」的政治正確語言,很少人像我現在一樣敢言「吃不吃也還好」的怪異論點。

 

教養有比早餐更重要的事

  早餐當然很重要,但是沒有重要到值得用親子感情來威脅與交換。養兒育女是一場馬拉松賽跑,不需在起跑的時候就氣力放盡,多留一些溫暖,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一些比早餐更重要的事,比如說家庭凝聚力、同理心、創造力、表達能力等等,這些都比早餐吃不吃、鋼琴練不練、英文學不學來的重要。

  當然,每個家庭的價值觀不同,這些教養的內容排位順序也會不一樣,家長之間也別把自己的家庭價值套用在別人身上,然後對他人指指點點。每一位家長替孩子選擇的路,自己負責就好,身為衛教人員的我,只是盡我所能,分享人生其實有比較輕鬆自在,相對健康的選項,如此而已。至於接不接受,其實也沒關係啦。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健康密碼找到了!親子感情最重要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有參與過醫學相關研究的家長應該有經驗,每當問卷中出現「父母教育程度」、「年收入多少」這些欄位,心中難免暗自嘀咕:管這麼多幹嘛?這也太侵犯個人隱私了吧?

    仔細想想,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社經地位」調查,其實暗藏許多玄機。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不同社經地位的人,可能住在不一樣的區,吃不一樣的食物,上不一樣的學校,從事不同的運動,看不一樣的醫生,拿不一樣的藥…,這兩群人像是活在兩個世界,平行時空,當然也可能帶出巨大的健康差異。因此,如果少了「社經地位」這項調查,整個研究結果可能都會出現偏差,導致最後白忙一場。

    比如說,過去有很多研究都顯示,經濟狀況良好家庭出生的兒童,他們在任何年齡下的健康狀況,都相對來說比較優。那些出生在社經地位越高的孩子,長大後罹癌機率較低,心血管疾病機率較低,代謝性疾病機率也較低,好像真的是含了根金湯匙出生似的。

    不過,美國貝勒大學文理學院的安德森教授,在最近一期的《健康與社會行為期刊》中,提出了疑問:這些人身體健康,真的是因為小時候家裡有錢嗎?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存在呢?

 

健康密碼在哪裡?

    根據安德森教授的假說,健康密碼的關鍵點不應只是「金錢」和「教育」,反而應該是在於童年時期的親子關係好或不好。他認為親子感情良好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心情上比較穩定,個性上比較有自信,焦慮或憂鬱的機率較低,進而所有的疾病發生率也會因此減少。這樣的假說並不是出於他個人憑空想像,事實上過去已經有許多文獻,在探討親子感情對未來健康的影響,只是樣本數並不夠多,資料也不夠齊全。

    就這麼剛好,安德森教授得到了一個契機,得到美國國家老年疾病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的龐大資料庫,挖出不同年代一千六百多筆美國成年人的健康資料。接著貝勒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紀錄疾病的發生率之外,開始逐一電話問卷訪查,了解這些成年人童年的家庭環境,經濟狀況,以及我們有興趣的---「親子感情」因素。

    最後研究人員進行龐大的統計工作,我就略過不提了,結論卻是非常的精采。

 

社經地位與親子溫暖息息相關

    首先,低社經地位的家庭中,親子感情真的會比較差,印證了「貧窮夫妻百事哀」這句俚語。這些家庭的父母因為經濟壓力,接下高工時的工作,在家的時間很短暫,連親子相處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花時間陪孩子說話,全家人共進晚餐等等,親子感情自然很薄弱。雪上加霜的是,這些父母自己本身生活就不快樂,情緒控管已經自顧不暇,嚴重者可能還會遷怒於孩子,動輒打罵管教,這些都是讓親子感情緊張的原因。

    沒有時間培養親子感情,當然也沒時間替孩子準備健康的食物,講故事給孩子聽,督促孩子早點上床睡覺等等。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不只營養失衡,還加上睡眠不足,等於從小就把健康底子打壞了。

    於是,這些低社經地位家庭出生的孩子,最終染上不良生活習慣的機率大增,包括抽煙、吃垃圾食物、熬夜等等,導致未來罹病機率增加,印證了過去其他研究所得到的結論:社經地位低下的家庭,會養出不健康的下一代。

 

扭轉下一代的健康

    你可能會說:黃醫師,所以健康真的是錢堆出來的嗎?不,並不是這樣的。在安德森教授的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我們將「親子感情」這個因素特別拿出來計算,會驚訝的發現,其實有錢與否只是「間接的」影響人的健康,直接的因素,反而是「良好的親子感情」。

    統計結果發現,那些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如果親子關係不良,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健康情形依然很糟;反之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如果親子關係良好,孩子長大之後仍然可以保持健康。也就是說,不論家中的社經地位如何,只要父母能提供溫暖的親子感情,孩子將來都可以是健康的!

    安德森教授的結論是:原來人一生的健康密碼,不在於他擁有多高的社經地位,而是來自充滿溫暖、陪伴,良好親子感情的家庭。如果能調整生活的重心,多放一些溫暖與陪伴在家庭中,讓孩子「心安」,自然身體也會變得健康,而且不是只有在兒童時期,是一輩子都更健康。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兒童的傳染性軟疣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七歲小女生的腋下長出了三顆小小凸凸的疹子,有一點點癢,但不會痛。爸爸媽媽覺得只是小皮膚毛病,應該沒什麼大礙,拿了家裡的藥膏隨便塗塗抹抹。沒想到過了幾個禮拜,腋下的小疹子變成好幾倍,每一顆都小小圓圓的凸起,其中有些因為癢而被抓破,流血後結痂癒合,但是新的疹子卻不斷產生。更可怕的是,小孩的肚皮和大腿內側,也開始冒出類似的小疹子。

     小兒科醫師看過之後,跟媽媽說這是很常見的皮膚病症,叫做「傳染性軟疣」。於是媽媽回家上網搜尋,不搜還好,一搜之下簡直嚇呆:「某中年男子在生殖器旁的皮膚上,發現有多顆凸起肉色顆粒,擔心自己感染菜花…經病理切片檢查後,發現是染上所謂傳染性軟疣(molluscum contagiosum)…

 

     天啊!我家女兒才七歲,怎麼會得到這種性病呢?

 

傳染性軟疣在兒童很常見

     傳染性軟疣的病因,是一種跟天花病毒類似的「痘病毒」,幸好這隻痘病毒跟牠的老祖宗比起來,毒性是天差地遠,只會造成皮膚症狀,致死機率是零點零零。更幸運的是(幸運?),這種病毒無法飛沫傳染,只能藉由皮膚碰皮膚的接觸,才會把病毒送給有緣人。比如說:小朋友在學校跟同學抱來抱去,體育校隊隊員在場上肢體碰來碰去,或者是…上述的中年男子跟另一個人磨蹭,都是散播此病毒的途徑。

     得到傳染性軟疣的族群有三大類:一到十歲之間的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以及免疫不全的成人。這三類族群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皮膚的抵抗力不佳,病毒容易入侵。比如說十歲前的兒童,皮膚薄嫩,病毒一旦黏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就賴著不走了。尤其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他們的肌膚結構很不完整,病毒可能會隨著抓癢的動作,散佈到全身上下,那狀況就非常糟糕了。

 

胡亂塗藥讓病毒擴張地盤

     孩子身上的傳染性軟疣,有時候會感覺有點兒癢,家長若隨手拿個乳液擦,不擦還好,上上下下塗抹之後,剛好把病毒帶往其他皮膚位置,讓軟疣疹子更加擴散。更糟糕的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可能正在使用含有類固醇成分的藥膏,而類固醇是免疫抑制劑,會讓表皮抵抗力下降,導致病毒更加猖獗,擴散更快,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而言,真是雪上加霜。

 

 
(圖片來源:美國CDC疾病管制局網站)


診斷大部分靠經驗

     雖然病理切片可以正確的診斷傳染性軟疣,但因為這個疾病太常見,又不會致命,殺雞用不上牛刀(手術刀),基本上還是以醫生的臨床診斷為準就可以了!最常發生傳染性軟疣的位置包括腋下,髮際,肚皮,屁股等等地方,只要是手能搔癢到的地方都會出現,但不會發生在手掌腳掌,或是嘴唇舌頭等黏膜。一般人只要得過一次之後,身上就會產生抗體,也就不容易得到第二次。

      但是(凡事都有個但是),傳染性軟疣最煩人的地方,是從發病到完全痊癒要拖非~常~的久,短則一年半載,長則可以困擾到五年才結束!常常一顆疹子才消失,爸媽高興沒多久,旁邊又長出四五顆來,這過程甚是煎熬,令人沮喪又灰心。

 

治療選項並不多

成年人得到傳染性軟疣可以冷凍治療,或採取刮除療法,但是對於兒童而言,這些手術方法都太痛太不舒服,而且殺一顆長一顆,殺兩顆長一雙,春風吹又生,最後還是沒完沒了。所以一般兒科醫師面對傳染性軟疣的建議,還是「戒急用忍」,忍忍忍忍耐到底就對了,忍耐個幾年這些疹子就會消失不見,反正爸媽不說,孩子其實也沒很不舒服,並不影響一般生活作息。

    如果是上述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傳染性軟疣長得到處都是,那麼還是有一些效果普通的「外用抗病毒藥物」可使用。這些抗病毒藥物貴得嚇人,效果卻不如想像中神奇,所以使用之前還是慎重的跟醫生討論一下是否值得。也有少數的文獻使用口服治療胃潰瘍的H2拮抗劑來減緩症狀,我曾經試過,效果也是不怎麼樣。

 

     基於上述用藥的困擾,家長應該不難明白,選擇「戒急用忍」,還是面對兒童傳染性軟疣最好的招數,加上勤洗手,少搔抓,一定會等到完全康復的一天。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醫師專欄】

打疫苗怎樣才不痛?速戰速決最無感!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又是到了接種流感疫苗的季節,我小孩很給我面子,只要問起打針,逢人便提「我把拔打針最不痛」。每年的流感疫苗,他總是指定我出手,別人都不可以。您可能以為我是往自己臉上貼金,或者是兒子喜歡拍馬屁,但其實我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研究過各種方法,來幫助他們在接種疫苗的時候減少疼痛。

  事實上,美國兒科醫學會從很早以前,就已經根據許多的研究成果,歸納出有效的減痛方法,一步一步達成友善醫療的目的。然而在台灣,許多作法卻滯礙難行,主要的因素是大家覺得小孩痛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長大後也不記得。另一方面,健保的基本精神是「維持最低花費拯救最多條性命」,所以對於這種比較形而上的友善醫療概念,自然而然地不被重視。

 

寶寶會痛,只是寶寶不能說

  每個嬰兒打針其實都會痛,只是他說不出口,而且這個不好的回憶會被隱藏在潛意識中,然後在之後每一次打針的經驗中被喚醒。如果您現在看到這些文字,就開始感覺到不舒服,或者手心冒汗,基本上就是兒時的陰影正在被喚醒,導致您對針頭產生莫名的恐懼。根據美國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二十五的成年人害怕打針,大部分是肇因於上述的潛意識作祟,以台灣的醫療風氣,加上父母言語上的威脅恫嚇,成年人怕打針的比例恐怕更為驚人。

  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大大小小的疫苗全部加起來,要挨大約二十到三十針!而人類大腦面對這些反覆疼痛的事件,有些人是漸漸增加恐懼與陰影,尤其是對於大腦尚未成熟的兒童。因此,有研究發現,如果第一次打針有使用減痛措施,那麼到了第二次打針,即便什麼都沒做,孩子也會「感覺」比較不痛。反之,第一次如果沒有使用減痛措施,第二次打針小孩會哭的更大聲,感覺比第一次還要來的更痛,其實這都是潛意識的心理作祟。

 

讓打針比較不痛的方法

  醫學上有數百篇關於打針減痛的研究,其中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包括:打針同時親餵母乳(一歲以下嬰兒)、讀故事書或看卡通轉移注意力、在接種的部位搓揉或冰敷降低敏感度、先打不痛的疫苗再打比較痛的疫苗、或同時左右腳(手)接種兩種疫苗、給予局部的麻醉藥物,以及快進快出速戰速決的打針技巧等等。

  這些方法可能對某些孩子有效,對某些孩子卻無效;有些孩子需要兩三種法寶一起上,有些孩子則一招就搞定,都是因人而異。我的孩子曾經使用過局部麻醉藥物,後來長大後改用事前冰敷,加上看平板電腦的卡通轉移注意力,並且同時接種兩三種疫苗,以及速戰速決的打針技巧,逐漸讓他們被我「洗腦」,崇拜爸爸打針「都不會痛」。其實怎麼可能完全不痛,只是沒那麼可怕而已。

 

打疫苗不需回抽,速戰速決最無感

  這裡特別提到速戰速決,這是一般護理師不敢做的事,因為傳統上學姊都教導打肌肉針或皮下針,都要先「回抽」一下,確定沒有不小心戳到血管,然後才「慢慢推藥」。這對於大部分的藥物而言,尤其是麻醉藥,肯定是必須回抽和慢推的。但對於接種疫苗,真的有必要如此做嗎?

  回抽這個動作,本來是為了避免藥物不小心直接送入血管,會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慢慢推藥背後的理由也差不多。然而美國兒科醫學會,以及疫苗諮詢委員會,早已在十年之前,就已經不斷宣導「打疫苗不需回抽,不需慢推」,因為沒有任何研究證明這樣做有什麼好處,而增加的壞處就是「痛」!

  不論是大腿,或者是手臂三角肌這些部位,針頭可及的血管其實都很細小,所以疫苗不小心直接打入血管的機率,根本是微乎其微。就算真的如此不幸,不小心打入血管,只要用力快推,小血管一定會脹破,結果依然是變成合理的肌肉注射,不需擔心有任何風險產生。最重要的是,少了回抽與慢推這兩個動作,快速進針,快速推藥,快速抽針,一氣呵成的動作,是接種疫苗「最有效減少疼痛的作法。

  如果您剛好認識兒科的護理人員,請分享這篇文章給她,讓打疫苗減痛的友善醫療,從速戰速決免回抽開始。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