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上學哭哭有3類型

 

偶像劇型、後知後覺型、吸引注意型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弘光科技大學附設幼兒園園長 康素杏

圖片/育兒生活資料室

 

許多父母在寶貝上幼兒園的初期沒有調適好自己和孩子的心情,以致於孩子分離焦慮嚴重影響適應的過程,甚至哭鬧不已,讓不少父母非常頭痛。面對哭哭不想上學的孩子,父母適當放手調整情緒是關鍵。上學哭哭有3類型,你家寶寶屬於哪一型呢?

上學哭泣的3種類型

弘光科技大學附設幼兒園園長康素杏表示,在她服務幼兒園十多年的時間內,看過各式各樣新生上學哭泣的狀況,大概可以分成下類三種類型:

偶像劇型
此類型是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小孩,突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就算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舒適的環境,但跟主要照顧者的分離會讓他害怕跟焦慮,抱著父母不願意分離,有的默默啜泣,有的嚎啕大哭,每天早上都上演著偶像劇般的戲碼。

後知後覺型
有些孩子對陌生情境接受度較高,剛開始因為上學的新鮮感可以和家長瀟灑道別,一旦「蜜月期」過了,對環境不再感到新鮮,開始意識到沒有父母的陪伴,也慢慢感覺到團體生活的規範,因此可能隔了幾週才開始哭。這種情形家長反而沒有預期,會有更多的擔憂與揣測。

吸引注意型
顧名思義,這一類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因為對環境感到陌生而哭泣,很顯然的是因為要引起大人的關注,「討抱」的成分很高,因此,在父母面前哭得淚人兒,一轉身破涕為笑遊戲去了,這類的孩子通常是會看父母的反應來決定哭的強度和時間的。


家長與孩子一起克服分離焦慮

了解孩子不想上學以及哭泣的原因後,接下來要尋找解決之道,康素杏園長認為,首先需克服的是分離焦慮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出現在孩子身上,家長也有相同的問題需解決。

 

初上學黏人、哭鬧是正常情形


先來談談分離焦慮與依附關係,依附關係是指寶寶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每個寶寶對大人依附的強度因人而異,通常主要照顧者對待寶寶是溫暖的、喜歡和嬰兒親密接觸、對嬰兒的需求很敏銳會立即回應,例如︰寶寶哭了會馬上安撫,同時照顧者會鼓勵寶寶去接觸外在事物,在這樣的互動之下,寶寶自然而然對照顧者產生信任感,能安心往外探索環境。06個月的嬰兒依附關係尚未成熟,較不會對特定的人產生很深的情感,6個月以後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依附關係也會漸漸成形,會出現明顯的「依附行為」,寶寶開始會「認生」,開始會注意特定對象,當特定對象離開時,寶寶會產生情緒的分離焦慮甚至哭鬧,看到不熟悉的陌生人則會出現害怕或排斥的反應,這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通常12歲之間寶寶對於照顧者的緊密的依附關係會達到最高潮,因此,初上學的寶貝會有黏人、哭鬧的情形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分離焦慮是自然的身心發展,父母請平常心對待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10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產後回診3階段.身體復原沒煩惱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菡生婦幼診所副院長林文傑

 

產後回診是身體復原階段性的重要檢視,合併懷孕過程生理性的改變,生產造成的傷口,媽咪不但要懂得觀察身體的復原狀況,也要了解產後回診的檢查重點,才能在與醫師的配合下恢復的又快又好。



1次回診.產後二周

菡生婦幼診所副院長林文傑指出,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一般於產後二周會安排第1次回診,主要是評估傷口復原的狀況以及子宮內殘留血塊的多寡。

 

1.自然產

自然產的傷口相較剖腹產小也恢復的較快,若產婦會陰較短、生產過程用力不當、急產或胎兒過大等因素,造成4度裂傷,傷口感染機率較高,也可能造成陰道與直腸或肛門相通,形成廔管,增加會陰或陰道感染風險,因此,傷口照護需更加謹慎。林文傑醫師指出,也有少數產婦對手術縫線產生敏感反應,而導致傷口出現紅、腫、熱、痛的不適感。

 

2.剖腹產

林文傑醫師表示,產後回診需確認傷口的復原狀況,以及預防蟹足腫疤痕。此外,需特別留意罹患妊娠糖尿病或是待產過程出現發燒、分泌物過多等問題的產婦,因為可能有病菌感染的風險,產後傷口感染機率也會較高。

 

3.子宮收縮

產後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也就是俗稱的「產後痛」。林文傑醫師建議,一般產後二周可以開始飲用生化湯,幫助子宮收縮

內膜重建,對於產後氣血兩虛的媽咪來說是補氣血的良藥,服用五至七帖即可,但也要注意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化湯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媽咪,因此,產後第1次回診也可請專業醫師評估。

 

2次回診.產後一個月

坐月子是媽咪調養身體的重要階段,而滿月後第2次回診,可視為身體恢復的重要指標。

 

1.子宮大小

產後回診透過腹部超音波可檢視子宮的恢復狀況。產後子宮大小像木瓜;產後一個月回復至蘋果般;產後二個月再縮小如枊丁,逐漸回復桃子般大。

 

2.惡露

正常惡露的排出狀況會隨時間增加而減少,顏色由鮮紅色變成咖啡色,最後會變成白色或透明黏液,約產後三至六周會慢慢排淨,若出現顏色改變與產生異味,腹部也會有疼痛的感覺,若有發炎問題則需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3.生產傷口

林文傑醫師提醒,剖腹產左右兩側也就是綁線的部分,容易因為動作較大拉扯而產生疼痛的感覺,因此,建議產後動作儘量放輕、放慢,若是開始運動,可以輕度伸展、瑜伽、散步為主,腹部訓練則以產後三個月再進行為佳。

 

4.乳房檢查

評估媽咪哺餵母乳的狀況,並檢查乳腺管是否有紅腫發炎、阻塞疼痛和硬塊等情形。

 

3次回診.產後二個月

多數產後不適症,在產後一個月都能明顯改善,第3次回診醫師建議媽咪做乳房與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暫時無懷孕計畫也應重視避孕問題。

 

1.子宮頸抹片檢查

凡是已有性經驗的女性,無論年齡大小都建議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而抹片檢查可做為接種疫苗的依據。

 

2.乳房檢查

林文傑醫師指出,現代人使用女性荷爾蒙的機會較多,而荷爾蒙使用會增加細胞病變的機會,產後哺乳過程容易因脹奶、塞奶而觸摸到乳房硬塊,較難與惡性病變區分,容易被忽略,因此建議媽咪定期做乳房檢查。

 

3.避孕諮詢

全母乳哺餵還是有懷孕的可能,避孕的方式有很多種,短期無懷孕計畫的女性來說,吃避孕藥、裝避孕器是較常見的方式。



把握產後回診.身體復原無煩惱

林文傑醫師建議,罹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前置胎盤等高風險族群的媽咪,若無法回原生產醫院復診,建議可選擇當地的醫學中心檢查會較理想;如果產檢與生產過程都很順利,身體復原的也很理想,則可選擇自己信賴的醫療院所。產後不適如發燒、尿滯留、尿失禁、便祕、媽媽手、腹痛、掉髮、情緒、睡眠等問題,只要媽咪積極與醫療院所配合並重視日常照護,產後二個月這些問題都會得到改善。

 

 

 

 

※原文刊載於2016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妳是胖媽咪或瘦媽咪?

專家告訴妳,懷孕怎麼吃才正確!

 

採訪撰文/Angela

諮詢/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蘇聖淵

榮新診所營養師 李婉萍

插畫/日光路 

 

 

懷孕期間的飲食習慣,關乎母嬰健康狀況,日前一些媽咪瘋狂追求孕期不發胖、產後神恢復的風潮,被婦產科醫師痛斥是錯誤示範。究竟準媽咪該如何補充營養?怎麼吃才不會美了媽咪、苦了寶寶,聽聽專家怎麼說。


孕婦體重控制 參考BMI指標


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聖淵表示,懷孕媽咪可接受的體重增加範圍,必須回歸到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做為參考標準。

一般來說,若懷孕前BMI值小於18.5者,孕期可接受的體重增加範圍為12.5公斤~18公斤,若BMI值介於18.524.9之間,則可胖11.516公斤,若BMI值大於25,則對照可增加的體重範圍為711.5公斤,一旦BMI值大於30,則建議增加體重約為59公斤。

換句話說,懷孕前的BMI值,決定了準媽媽可以怎麼吃與胖多少。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孕媽咪往往會因為飲食口味改變、身體負擔增加,特別容易產生飢餓感,要控制食慾本就不容易,但若放縱體重增加超過20公斤,往往會成為日後身體負擔,提高罹患慢性疾病風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懷孕太瘦或太胖都不好


究竟孕期的體重增加都長到哪去了?李婉萍營養師指出,足月胎兒的體重約33.6公斤,胎盤佔0.71.3公斤,羊水約0.91.4公斤,乳房組織因人而異約為0.91.4公斤,血液供應約1.8公斤,儲存脂肪與母乳等營養物約2.54公斤,子宮增加重量0.92.3公斤。

斤斤計較扣除上述重量後,蘇聖淵醫師強調,母體真正增加的體重其實只有35公斤,臨床上,體重增加過少的媽媽,會使得胎兒出生體重不足、早產及早期破水的風險增加;反之,懷孕前體重過重的媽媽,則會提高罹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機率與子癇前症機率,且寶寶容易過重、增加生產困難度,產後也不容易瘦回來。

懷孕太瘦或太胖都不好!站在體重管理立場,李婉萍營養師會建議準媽媽們每日測量、紀錄體重變化,透過精準BMI值計算分析,回推各階段孕期可接受的體重增加範圍。

例如,佩珍媽咪身高160公分、懷孕前體重50公斤,計算BMI值為19.5,若以可胖18公斤為標準,懷孕21週的佩珍若目前已胖了6公斤,未來每週可增加的體重約0.6公斤,李婉萍營養師建議,懷孕前其毋須額外增加熱量,中、後期則建議每天增加300大卡熱量。



挑選優質食物 日增300大卡  
懷孕期間媽咪體重該增加多少,其實各階段均有科學依據,坊間有一說指「前期胖媽咪、後期胖寶寶」,蘇聖淵醫師進一步解釋,自孕期4個月後,孕婦每天應增加300500大卡熱量攝取,懷孕前5個月,平均每月體重增加1公斤,後5個月每月增加1.52公斤,都算是合理範圍。

李婉萍營養師提醒,事實上,可增加的300大卡熱量,僅相當於增加1碗白米飯,或500C.C.牛奶,或80克菠蘿麵包,「稍微多喝一杯手搖含糖飲料就超標了,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多。」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10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認識嬰幼兒血管瘤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蕭正輝兒科診所院長蕭正輝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媽咪柳珉羽.寶寶張語若

 

血管瘤是一種良性的血管病變,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快速增生變大所引起,血管瘤會經歷一定的增生期與退化過程,一般寶寶2歲大後會進入完全退化期,臨床上,退化過程可能持續到孩子上小學的階段。

 

認識「血管瘤」

血管瘤因外觀呈不規則形狀且為暗紅色,因此也被稱為「草莓血管瘤」,其形成原因為血管內皮細胞快速增生變大所引起,通常病灶會增大到最初發現的35倍大,也有部分案例出現增生至10倍之大。血管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不僅於肉眼可直接看到的皮膚,也可能出現在體內臟腑。

 

一般血管瘤會在寶寶出生後1個月內出現,臨床上出生即被發現佔30%,剩餘的70%則會於出生後14周被發現。蕭正輝兒科診所院長蕭正輝指出,血管瘤並非惡性腫瘤,絕大多數並不影響寶寶的健康,而且會經歷一定的增生期與消退期。據臨床觀察發現,一般血管瘤會在寶寶出生至6個月大前出現,較少拖到寶寶1歲大後才出現,增生期通常於發現血管瘤後69個月內,待寶寶1歲~1歲半後則開始進入退化期,一般到2歲後會進入完全退化期,也就是最晚會於此階段進入退化過程。血管瘤既有的增生期和退化期是沒有辦法左右的,但若增生太快可以靠藥物治療延緩生長,其嚴重度可大可小,血管瘤消退的快慢也因人而異,臨床上大部分的孩子會在5歲大左右消退,但也有案例是孩子上了小學後約910歲才完全消失。

 

早期確診早期治療.抓住黃金治療時機

過去血管瘤的治療觀念是:「5歲後若無消退才需治療」,但因為血管瘤有60%好發於頭頸部,爸爸媽媽都會很擔心血管瘤造成寶寶外觀與他人不同而招來異樣眼光,同樣也深怕影響寶寶的自信心,因此,過去經醫師診斷為血管瘤且無積極的治療手段,經常造成爸爸媽媽的焦慮與擔憂。蕭正輝醫師表示,早期確診、早期治療,能讓家長更清楚了解能為孩子做什麼,抓住黃金治療時機,並有效降低可能的醫療費用支出。蕭正輝醫師指出,大多數於1歲內還在增生期的階段,治療效果有限,除非是長在眼睛、鼻子、嘴色或是肛門等容易影響到這些器官的功能,或是增長速度過快甚至合併出血等異狀,較需要優先處理。

 

血管瘤的治療方式

一般較表淺的血管瘤,可透過類固醇的塗抹讓細胞、血管自行萎縮;但如果血管瘤位在皮膚較深層處,則可能需要注射類固醇或硬化劑的方式才可能抑制血管瘤的增生;現行治療血管瘤常使用雷射,雷射光的熱能可被紅血球吸收,達到破壞血管壁的作用,但雷射並非一次就能完全治癒,需依照病灶的大小、生長深度等面向進行數次療程,且目前國民健康保險並無給付,治療費用也相對較昂貴。

 

不同的治療方式原理雖不盡相同,但都是為消除不正常增生的血管,最終目的就是讓血管瘤消退後不影響未來美觀;若血管瘤在增生期成長的速度太快,透過積極治療可能讓原本長到5倍大的血管瘤只長到2倍大,消退後也較不容易留下疤痕。蕭正輝醫師提醒,若初步懷疑為血管瘤,寶寶到2歲後卻仍未開始消退,或是合併不正常的出血、傷口感染、潰爛等問題時,必須請專業醫師再評估是否並非單純的血管瘤。




善用醫療資源.把握健兒門診

一般寶寶出生至1歲大這個期間,需定期接種不同預防針,疫苗施打可至一般小兒科診所或者醫院的健兒門診。健兒門診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兒科醫師能有更充足的時間,與爸爸媽媽討論孩子生長過程當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及給予正確的衛教諮詢。因此,若是寶寶有血管瘤問題,不妨利用帶寶寶注射疫苗的機會與小兒科醫師進行討論與觀察,及早發現問題也能及時轉介其他專科醫師進行治療。

 

 

 

※原文刊載於2016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保母‧托嬰中心‧親帶‧長輩   寶寶該給誰帶?

 

 

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社工員林沂鴻

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生育了寶寶之後,爸媽不免開始煩惱孩子該給誰帶?保母、托嬰中心、親帶、長輩照顧等各有利弊,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和寶寶的方式?在這四種模式中,分別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類家庭環境‧培養安全感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社工員林沂鴻表示,若將寶寶交給保母照顧,處於類家庭的環境,對於孩子的環境適應較有幫助,不論帶到保母家或是家長接回家照顧,不太會出現環境銜接上的問題。林沂鴻社工員建議,孩子在3歲前需要建立安全感,以類家庭的環境較為適合,而政府規定合格保母最多收托人數為14,在收托比例較少的情況,對於孩子的關注程度相對提升。再者,保母的彈性空間會比機構托育還大一點,如果家長突然要加班或臨時有事,與保母溝通、協調後,或額外給予一些費用就可延續托育時間。

 

選擇合格保母‧托育有保障

2014121日開始全面落實保母登記,取得證照後的保母必須向政府登記後才是合格的保母,並接受政府的督導。會有輔導員至保母家中進行評估,確認環境適合托育寶寶。然而,居家保母的缺點為「不透明」,由於居家環境屬於保母的私領域,許多家長因為近便性與費用低廉,而選擇沒有向政府登記的保母,雖然省錢省力,卻使孩子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下。現在都是以專業角度來考量,保母照顧孩子的方式被專業化,合格保母的平台、媒合服務也受到政府的監督,對家長與保母雙方都更有保障。

 

團體生活的開始‧查詢評鑑公告

林沂鴻社工員說明,托嬰中心是團體生活,有些孩子對這樣的模式無法適應,而托嬰中心也有交叉感染的疑慮,當有孩子受到感染,就需要自主管理,在家休養,此時若爸媽都要工作,就會出現照護上的問題。家長在選擇托嬰中心時,要注意環境與消防安全,也要觀察師生比是否符合15,由於托嬰中心可能有疾病感染疑慮,可以詢問一下關於器具使用狀況、消毒流程等,家長也要注意托嬰中心的門禁管理問題,以及孩子的接送狀況等應對措施。大部分托嬰中心都會製作餐點,可以觀察一下餐點的製作情況,了解副食品的製作流程。托嬰中心需要合法立案,會經過一定的程序與評估,社會局才會核發立案證書,只要是有立案的托嬰中心,都會定期參加評鑑,可在各縣市社會局查詢到,爸爸媽媽必須慎選,以免將來發生糾紛時求助無門。



親帶寶寶‧先檢視個人特質

是否親自照顧寶寶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媽咪必須先檢視自己的特質:自己在家帶孩子會感到愉快嗎?有沒有人能替手幫忙照顧孩子,讓自己休息一下?其實很鼓勵父母親自教養孩子,但必須看每對父母的規畫與特質,林沂鴻社工員表示,家長親帶寶寶是目前普遍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方式,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且6歲前每個階段的變化很大,若家長有機會與孩子相處,可以成為父母美好的回憶。



長輩照顧‧建立良好溝通

將寶寶交由長輩照顧較能彈性協調時間,且長輩是熟悉的親人,家長也會比較安心,但要注意溝通管道是否暢通。林沂鴻社工員提醒,家長也必須了解,親友長輩並非專業保母,是義務幫忙照顧孩子,除非本身就是專業保母,否則在教養的專業性一定不會比保母或托嬰中心熟悉。除了缺乏教養上的專業知識,長輩可能也會有體力上的問題,現在都晚婚晚生,長輩的體力可能無法負荷。再者,若有教養觀念的不合,溝通上反而比保母、育嬰中心更困難,容易造成家庭問題。家長須謹慎衡量,若長輩體力負荷不了、有自己的生活規劃等,家長也要尊重他們的選擇。

 

 

 

 

※原文刊載於2016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