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Care
5大重點!

預防幼兒夏季腸胃炎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林建宏


模特兒/帥氣弟弟宥丞

攝影/米果攝影


6
月準備進入炎熱的夏天,也令家長感到緊張戒備,因為腸胃炎是幼兒夏季常見的疾病之一,一旦寶寶遭到感染,不僅大人照顧得辛苦,孩子也會受到腹瀉或嘔吐等折磨……。當幼兒感染腸胃炎時怎麼照護?如何避免?

 

 

Take Care5大重點!

由於夏天天氣熱、溫度一天比一天創新高,容易造成食物不新鮮或受到細菌汙染而腐壞,導致幼童吃到不潔食物引發腸胃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林建宏指出,「相較於其它季節,幼兒在夏天因為腸胃炎求診比例增加二至三成。」目前他也遇到幾個細菌性腸胃炎個案,主要是沙門氏桿菌造成,感染原因與飲食衛生有關。例如:父母在幫寶寶泡牛奶或準備副食品,手接觸到含有細菌的東西,像雞蛋等,還未將手洗淨就去準備寶寶的食物,導致孩子被傳染。

 

 

腸胃炎常見症狀

上吐下瀉、腹痛,發燒

腸胃炎好發於各年齡層的嬰幼兒,除了大人在準備食物時沒將手部清潔完善,有時幼童在進食前沒有洗手、吃到不潔食物、或食物保存不當而受到細菌、病毒污染,吃進腸胃道造成感染、引發腸胃炎。

 

腸胃炎的典型症狀是上吐下瀉、腹痛,嚴重時會發燒、腹脹,除此,林建宏醫師指出,有些腸胃炎亦可能合併感冒病毒的感染,出現輕微感冒的情況。原則上,當腸胃炎伴隨有呼吸道症狀,像感冒、喉嚨痛、身體較虛弱等,一般會先懷疑是病毒性感染。

 

無論腸胃炎是起因於病毒性感染,像諾羅病毒、輪狀病毒;或起因於細菌性感染,像沙門氏菌等,原則上潛伏期約12天就會發病,同時合併肚子痛、上吐下瀉等症狀。不過,腸胃炎不一定會立即出現腹瀉情況,若有便祕的小孩,患有腸胃炎時也許只會發燒和腹脹不適,亦別輕忽。

 

 

細菌性腸胃炎V.S.病毒性腸胃炎

 

*細菌性腸胃炎

藉由腹瀉才可排出細菌。

 

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由細菌感染造成,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及沙門氏菌等。林醫師表示:「臨床上最常見到的是沙門氏菌。」至於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的腸胃炎,由於此菌較急性,約4個鐘頭就會出現症狀,通常會在嚴重食物中毒的情況見到。

 

至於細菌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除了上吐下瀉,腹痛範圍亦比較集中,不像病毒性腸胃炎會包括大腸、小腸都疼痛。而排泄物會帶有黏液或血液、有腐敗味,亦可能帶點綠色等。

 

 

傳染途徑:糞口傳染

造成原因可能是食物不潔;另外,人體的皮膚表面也存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如果手部、指甲沒清潔乾淨,也會因此汙染食物,造成嚴重食物中毒。

 

治療方式

通常會視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果3天內狀況仍未改善,且有發高燒、嘔吐、或腹瀉情形,必須立刻就醫。林建宏醫師指出,細菌性腸胃炎嚴重情況可能導致腸穿孔、腹膜炎,甚至毒性巨結腸症;臨床上還曾遇過進展到全身性感染,像腦膜炎,骨髓炎等情形。

 

止瀉藥效果太強,腸子無法蠕動

因此,醫師在用藥時所開立的止瀉藥不能太強,如果止瀉效果太強,不僅造成腸子無法蠕動、細菌繼續孳生,還會嚴重脹氣,甚至導致腸子變薄。所以用藥原則是,不會讓幼兒腹瀉到脫水的程度,但也不讓他完全都不拉肚子,林醫師表示:「藉由腹瀉才可排出細菌。」

 

 

*病毒性腸胃炎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由病毒感染造成,常見為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雖然秋冬的感染情況較多,但夏季仍是會發生。在臨床上的症狀為嘔吐、發高燒、解水便,且排泄物不帶有黏液等。另外,腹痛的範圍較廣,包括大腸、小腸都會疼痛。

 

潛伏期約為13天,如果病毒量較少,潛伏期可能會到一個星期。其它病毒性腸胃炎,像過年那段期間發生諾羅病毒,那也會產生厲害的嘔吐、發燒、以及腹痛。不過諾羅病毒好發於秋冬。

 

 

傳染途徑:糞口傳染

以糞口傳染為主,不過,有些病毒性腸胃炎會經由飛傳染沫。

 

治療方式

使用支持性療法以改善症狀,如果孩子腹瀉、嘔吐嚴重,可補充電解質水。

 

特別是輪狀病毒感染,林建宏醫師指出:「典型症狀是先吐再拉,合併食慾不佳,甚至連水都無法飲用,嚴重會導致脫水。因此倘若症狀仍未緩解,建議住院治療。」

 

另外,建議帶孩子施打輪狀病毒疫苗來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5個重點,Take Good Care

原則上,無論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在臨床上的處理最重要是避免孩子脫水,林建宏醫師指出:「至於飲食上,主要以清淡為主,若完全無法進食,則考慮就醫注射點滴來補充養分。」另外,他也提出其它照護時的注意事項給父母參考!

 

1改喝無乳糖的配方奶粉:喝配方奶的寶寶有腹瀉、嘔吐症狀,可考慮暫時先換為無乳糖奶粉,減輕腸胃負擔。

 

2定期量體重:小朋友出現腹瀉情形時,建議照顧者每天固定時間幫他量體重,一旦體重減輕5%代表有脫水現象。不過幼兒5%的體重可能只是少了幾百克,傳統體重機不一定能明確測量出來,所以可觀察其他症狀,例如:哭泣時沒有眼淚、尿布隔比較久才溼、囟門凹陷等,都可能是脫水。

 

另外,如果發現孩子的活動力降低,代表脫水狀況比較嚴重,可能會合併心跳加快。

 

3清淡飲食:已經開始攝取副食品的46個月寶寶,可讓他喝加點鹽巴的米湯或稀飯湯。若是1歲以上的幼兒,除了白粥,也可以讓他吃一些白吐司、白饅頭等清淡食物。除此,也可以讓孩子吃一些蘋果或蘋果泥,蘋果具有止瀉的效果。

 

4維持寶寶臀部皮膚清潔、乾爽:當寶寶有腹瀉情況時,要更注意維持寶寶屁屁的清潔。當孩子便便完,林建宏醫師提醒:「必須立即用溫水沖洗,保持屁股肌膚的乾淨、乾燥。」另外,他也遇過因為腹瀉,導致細菌會蔓延到泌尿道,造成泌尿道感染,所以尿布也要經常更換。

 

5寶寶無法喝水、進食,需送醫:另外,如果寶寶無法喝水、進食,且持續發燒和腹瀉,建議立即送醫,注射點滴來補充水分和養分。

 

 

腹瀉,也可能是對牛奶過敏

掌握寶寶最近的飲食內容。

 

除此,還有一些腹瀉狀況是因為對牛奶蛋白過敏造成,不見得是腸胃炎,林建宏醫師表示:「像更換新的配方奶、增加不同的副食品等,都可能造成寶寶腹瀉。」因此,除了要排除是否對牛奶過敏造成,也要掌握寶寶最近的飲食內容。

 

 

衛生做得好,遠離腸胃炎!

如何預防寶寶遭到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發腸胃炎?林建宏醫師提出以下建議:

 

1注重衛生習慣:首先,父母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泡牛奶、餵食寶寶前,甚至如廁以後,均需徹底洗潔手部,以免讓寶寶遭受細菌或病毒感染。

 

2清潔、消毒奶瓶:幼兒專用的湯匙和碗、奶瓶等器具,須徹底清潔及消毒。而在使用前,建議先用熱水燙過。

 

3妥善隔離:寶寶一旦發生腸胃炎,應與家中其他幼兒隔離。除了飲食要分開,病童玩過的玩具也要經過清洗、消毒。而父母處理完病童排泄物後,亦必須用肥皂洗手消毒,排泄物也要分開處理以免增加傳染風險。

 

4接種疫苗:接種輪狀疫苗提高保護力。

 

 

 

 

 

林建宏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桃園榮民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過敏氣喘免疫學會醫師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36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