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

誰是孩子的「幫助者」?

 

昨天我和兒子去公園散步,遇上了一隻有人眷養的小型狗。狗看到三歲的兒子小不個子,衝上去就追,嚇得他拔足狂奔,我在旁邊因為牽著更小的妹妹,所以只出一張嘴大叫:「過來~跑到我這裡來!」兒子繞了好一大圈終於回到我大腿旁,放聲大哭,我不僅沒有安慰他,還跟他說:「誰叫你離我那麼遠,這下嚐到苦頭了吧!」


回到家後當天晚上,兒子對我很疏離。上廁所時叫我走開,吃飯時也不理我,只要媽媽餵食(又被我數落了一頓,這麼大了還要人餵)。我很不開心,他也很不開心。

 

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youtube上的一段影片,是加拿大的卑詩大學心理系做的研究。畫面中研究者給六個月大的小嬰兒觀察一個活動,叫做「紅色小球爬山記」好了。

 

在一個陡峭的山坡上,紅色小球娃娃努力的往上爬,可是有一個黃色的三角形娃娃老是阻擋它,把紅色小球推落山谷。相反的,灰色正方形娃娃則是給予幫助,把紅色小球成功的頂上山頭。

 

這樣的活動反覆執行,直到寶寶無聊地看別的地方為止。這時候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當研究者拿出一個小盤子,上面放著黃色三角形&灰色正方形,幾乎所有六個月的小嬰兒,都選擇了拿灰色正方形娃娃,也就是所謂「幫助者」的角色。

 

研究者的結論是:即便六個月的嬰兒,就可以了解誰是「幫助者」(helper),而誰則是「攔阻者」(hinderer),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它可以藉由過去的經驗,了解誰能及時而真正的幫助他,反之出一張嘴砲的人,他們則是敬而遠之。對於年紀較大的兒童也是一樣,他們希望從別人的口中聽到的是正向,帶有鼓勵,支持的話語,而不是沮喪,打擊,或反社會的言詞。

 

我回想起過去這幾年與兒子的互動,他從我身上得到的幫助究竟是多還是少?當他跌倒的時候,我可能只是出一張嘴,叫他自己站起來;當他罐子打不開,或關不起來,我也許叫他再努力,自己完成,不要用哭的。雖然我是為了孩子好,希望他能自己獨立一點而不老是哭哭啼啼,但如果嚴格過了頭,他從我身上學到的,可能就只是無助而已。

 

育兒這種事情就是過猶不及,你又怕寵壞他,又怕讓他從你身上習得「無助感」,拿捏的分寸,也許只有家長自己針對孩子的個性去摸索了。至少我知道今天要對兒子好一點,他要求的事情只要不要太過火,還是給他一點幫助吧!

 

有關卑詩大學研究的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anCaGBsBOxM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