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長大」!是否該鼓勵孩子學醫?

 

 

【黃瑽寧醫師專欄 】

 

讓您的孩子學醫?

 

 

您會讓孩子學醫嗎?

還記得高中畢業時,我拿著大學科系志願表,苦思未來的人生要從事什麼行業。我很晚熟,十八歲的年紀,對於各行各業是一點概念也沒有,天馬行空的想像著,當歌星?當主播?當醫生?



還記得老爸在我徬徨不知所措的時候,在旁邊推了我一把。他說:「既然你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事,那我給你個建議。讀醫學院有個好處,就是你還可以慢慢思考未來的道路。比如說手很靈巧,將來可以走外科;很喜歡小孩,將來可以走小兒科;如果不喜歡跟人打交道,也可以走病理科,或是窩在實驗室做研究。總之讀了醫學院,還有七年可以思考,就不用現在煩惱了。」

 


當年這一席話打動了我,讓我毫不猶豫地填了醫學院。之後走上了小兒科之路,我從來沒有後悔過,不過如果未來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我還會希望他走同一條路嗎?

 


這個問題在台灣應該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尤其在這個五大皆空(內外婦兒急)的年代,很多「內行人」早已經不幹醫生,出走去做醫美,或是與健康產業相關的職業。但就在同時,還是很多學生前仆後繼的考高分進入醫學院,顯然對於醫師這行還是充滿了期待。

 


台灣的健保制度對於醫護體系的不友善,是造成醫療崩壞的原因之一。健保的點數不只偏低,還要打折,讓整體台灣的醫療水準一直無法提升,醫護人員的血汗也無法解套。常常有人感嘆,這就是五大皆空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我不認為只是給付問題讓醫生卻步,一定還有其他的因素。

 


拿美國的醫療給付來跟台灣的比較,金額懸殊很嚇人,少則高出台灣三倍,甚至可以相差到十倍。看起來美國醫生似乎過得很爽啊,應該很享受他們的生活吧!然而最近看到一篇美國的非正式統計,令人驚訝的發現,竟然有57%的美國醫生不希望孩子讀醫,真是跌破眾人眼鏡!

 


美國的醫生薪水高,卻也有難言之苦,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挫折感。挫折感來自永無止境的終身學習,不斷要求「學分」和「訓練課程」,疲於奔命;挫折感來自工時永遠都很長;挫折感來自越來越多的規範加諸在醫生身上,讓醫療行為變得縛手縛腳,非常不自由。當然,遇上不合理的醫療糾紛,更是醫生最大挫折感的來源。

 


美國醫生還有其他問題,比如說因為學費貸款,通常一畢業平均就負債十二萬美金,使他們背負著沈重的還款壓力。而執業之後還要付保險費(訴訟保險),電腦系統的維護,最後真正落入口袋的薪資,其實所剩無幾。

 


我相信台灣的醫生得到的挫折感,絕對不會比全世界任何國家的醫生低。這些挫折感,加上可能染上訴訟的恐懼,才是令醫療崩壞,大家不願意自己孩子讀醫的主要原因。

 


然而,當醫生還是有其迷人之處。在其他行業工作,也許同樣忙碌,也許日進斗金,卻不像醫生一樣,每時每刻都能確信自己是對社會有貢獻的。忙碌的一天下來,到了夜闌人靜時,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麼幫助病人的事,總讓人安心閉上眼:至少我今天沒有白操勞了。

 


然而這份存在感並非堅不可摧,一但遇上嚴峻的挫折,惡意的訴訟,天平馬上就會失衡,進而變成醫界的「逃兵」。在網路的論壇中,五大科醫生對於制度上的壓榨,多年來的忍耐,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地步。這個套要怎麼解?目前仍沒有答案,只能等待有智慧的人民與政府共同來努力了。

 


也許這才是孩子選擇讀醫之前,必須要讓他們先知道的。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