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

嬰幼兒慢性腹瀉---也許不是感染?

 

一歲多的亮亮已經腹瀉兩個月了,每天的便便都稀稀糊糊的,一天拉好幾次,為此看遍了各式各樣的小兒科醫生。

 


一位醫師認為是腸胃感染,所以做了糞便培養,輪狀病毒檢測,諾羅病毒檢測,梨型鞭毛蟲檢測,順便抽了一點血看看白血球數,結果什麼感染也沒有。

 

第二位醫師說是小腸消化不良,應該要喝半奶,吃稀飯,白飯,不能吃青菜水果,食物也不能油。稀飯白飯不好吃,亮亮因此食慾不佳,沒吃飽只好討奶喝,稀釋過的奶一下就餓了,結果稀飯又端出來,週而復始。然而這麼努力的飲食控制,腹瀉依舊。

 

第三位醫師診斷為乳糖不耐,亮亮改喝無乳糖奶粉,剛開始似乎有點效果,但過一陣子又故態復萌。

 

最後一位醫師說,應該是牛奶蛋白過敏,不能再喝牛奶了。

 

「醫生,他既不吃稀飯,又不能喝奶,應該會活活餓死吧?」媽媽說。

 

最後亮亮改喝「全水解配方」,一種全世界最難喝的飲品,可以跟苦茶一樣拿來當做電視整人節目的處罰。

 

亮亮的體重增加開始趨緩,但是精神活動力還是很好,很活潑。兩個月來吃了N瓶的止瀉藥,以及各種廠牌的益生菌,腹瀉依舊時好時壞。

 

慢性腹瀉的原因很多,有些甚至很罕見,比如說先天性免疫缺失的孩子,愛滋寶寶,克隆氏症等等,但這都不是最常見的狀況。像亮亮這樣發育正常,一天多次,稀糊但不酸不臭,不帶血絲的糞便,最有可能的診斷應該是「學步幼兒腹瀉」(toddlers diarrhea),又叫做「慢性非特異性腹瀉」(chronic nonspecific diarrhea)。

 

學步幼兒腹瀉發生的年齡,顧名思義,就是六個月到兩歲半之間的學步幼兒。這些孩子的腹瀉時好時壞,有時一天拉五、六次,有時候卻整天沒拉。糞便雖然很稀,甚至從尿布流出來,但是不會油,不會很酸臭,也沒有血絲。

 

但孩子的腸胃功能其實是健康的:消化正常,吸收正常,只是腸胃蠕動比較快而已。通常孩子從嘴巴吃進食物,一路推到肛門口,大約是二十小時左右,而這類的孩子可能只需要十小時,像超級跑車一樣,急著離開人體衝到尿布上。

 

再加上他們被禁止吃油脂類食物,禁止吃蛋白質,這兩種物質本來可以延緩腸胃蠕動的速度,如今都不能再吃了。反而吃進去的是那些加速腸胃排空的澱粉類食物,還有因為怕拉肚子脫水而多喝進去的水,果汁,都讓腸胃蠕動更快,腹瀉也就更加頻繁。

 

每次碰到這樣的小病人,我都會好奇地問爸爸媽媽:你們當中哪一個人有大腸激躁症?比如說緊張的時候會放屁拉肚子,一天跑好幾次廁所?通常都會有其中一人靦腆的承認。所以說,學步幼兒腹瀉,其實也算是嬰幼兒的大腸激躁症!

 

既然是正常的孩子,從今以後就不用再限制飲食了。油脂類食物可吃,纖維質可吃,喝水、果汁、水果量反而不要太多,正常飲食即可。這樣的症狀最慢到四歲就會自然痊癒,不需要吃藥,也不用打針。至於益生菌,效果恐怕也不顯著。

 

經過食物解禁之後,亮亮又恢復好吃的本性,看見吃的東西就好開心,再也不用每天吃稀飯了!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