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親子活動樂趣

除了手機,我還能陪孩子玩什麼?

 

採訪撰文/詹雯涵

諮詢/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所長蘇文清

模特兒/俏皮妹妹娜娜、溫柔媽咪佩璇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網路日益普及,不只大人喜歡玩手機,孩子的世界似乎也數位化了起來。Google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聯手於去年公布國內兒少網路安全調查報告顯示,近5成兒少天天上網,對使用網路的高度依賴,並發現兒少使用手機、智慧型手機上網比例已超越桌上型電腦,使用手機儼然已成為課後或假日休閒時間的主要休閒活動。

 

父母對於孩子負有教養的重責大任,並不能全然將教養的責任轉交給手機。當孩子自顧自的玩著手機,父母親自顧自的忙於工作,兩者完全沒有交集點時,必然會減少許多親子互動的時間。親子互動減少後,親子之間的交流性相對來說也會減少,導致父母時常搞不懂孩子在想什麼,衝突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我們常言「陪同並不等於陪伴」,手機真的適合陪同孩子一起成長嗎?父母還能陪伴孩子玩什麼呢?

別讓手機成為褓姆

許多工作繁忙的父母面對孩子教養問題時,在不知不覺當中,常常將手機視為孩子的虛擬褓姆。由於手機的聲光炫目,再加上節奏刺激明快,因此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進而吸引孩子的目光,乍看之下,安撫效果十足,雖然孩子的感官得到滿足,同時卻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習受影響,甚至與父母互動變得冷淡等的後遺症。

「機」不可失壞習慣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蘇文清職能治療師指出,當今手機APP多元化,得以滿足孩子不同種類的個性,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完成手機中遊戲的任務會讓他富有成就感,再加上使用手機時,是以手指為主要操作方式,因此,操作過程中,會讓孩子有一種掌握主導權的感覺,這種操控感會慢慢誘發孩子對手機的興趣,再加上手機遊戲種類豐富,慢慢探索後,將成為孩子的依賴與習慣。

保護發展中的孩子

以親子關係與人際溝通方面來看,手機畢竟是冰冷的機器,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溝通管道,無形中,手機反而變成親子關係中的一道阻隔。當父母親在使用手機時,孩子自顧自的在問問題,親子間彷彿隔了一層紗一般,在這種親子互動下,父母與寶貝的關係會漸漸疏離。再加上許多手機遊戲充滿暴力性、視覺享受與氛圍性,會讓孩子在無形當中產生一種想要決鬥、想要跟你玩競賽遊戲的想法,久而久之,人際關係當然會受到影響。

而以孩子的視覺發展而言,至5歲才會開始日益成熟,通常建議2歲以下避免使用手機,因為孩子的視覺尚未發展得很好,至5歲前皆盡量不要接觸。蘇文清職能治療師表示:「使用3C產品是導致學齡前兒童視力異常的重要原因,近視發生的年齡越小,越容易造成高度近視,進而可能引發視網膜剝離、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合併症,嚴重者將導致失明。」

然而,現代社會幾乎「人手一機」,很難完全隔絕孩子與手機接觸的機會,因此,針對2歲以上的兒童,父母可限制每次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單次30分鐘為限,每使用30鐘需休息10分鐘以上,一整天下來,建議使用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同時家長要全面監測網站、影片內容,避免孩子接觸不適合的內容,並限制使用公共社群網站。

所有的手機遊戲都不好嗎?

手機遊戲並不是全然都是不好的,而是父母必須替孩子選擇正確的手機遊戲,不要讓孩子玩太久,也不要過於著迷。例如益智性遊戲能增加孩子的思考,有些操作性的遊戲可以增加孩子手眼協調的部分,但是遊戲規則的訂定就顯得相當重要。比方與孩子共同約定1天當中只能玩5次,再變向與孩子訂定規則說明「我們一人玩一次」,親子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過關的策略,無形當中可以增加孩子的注意力、想像力、手眼協調的能力,甚至是親子之間溝通的模式可能也會因此建立起來。

Start!改變遊戲方式

透過遊戲,可以滿足孩子於對事物、環境的好奇及探索,或者滿足刺激上的需求、個人的想法等動作、行為表現。儘管遊戲並非一定得在有目的性的狀態下進行,可能只是孩子突然產生的一個想法、一個概念或是一種衝動表現。對孩子而言,遊戲充滿想像力,涵蓋無限幻想跟創意,遊戲中所表現的行為,可能來自於孩子本身生活經驗、電視所看到的影像,或者生活中接觸到的親密他人。因此,當父母下定決心,要重新回歸陪伴孩子遊戲的行列,必須先想辦法替孩子戒掉手機上癮的症狀,並輔以耐心陪伴,與孩子共創遊戲新體驗。

轉移焦點,輕鬆戒手機

一開始,孩子尚未能習慣沒有手機的情況,此時父母可以先請孩子等一下,告訴他們:「現在並不是玩手機的時候」,若是孩子持續吵鬧,父母則可以釋放出幾項條件,例如請孩子先幫忙其他事情,以模糊對手機的注意力,再逐步引導孩子將注意焦點轉移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比方說家中若有種植盆栽,可將澆水的任務賦予孩子,當孩子完成任務後,再詢問孩子水澆了多少的水?花有沒有好好的吸收到水分?小樹長了多高?漸進式的給予孩子更多任務。

當一件任務完成後,適時給予孩子讚美。透過上述方式,不但能有效轉移孩子對手機的強烈需求,父母也能觀察到寶貝進行任務時驚人的表現,舉例來說,要求孩子收拾房間內的積木時,請孩子盡快完成任務,為了讓收拾過程更快,孩子可能選擇「一次全部拿起來,丟到玩具箱」的策略,你會發現,孩子正努力利用不同手部的位置與動作,並輔以身體其他部位協助,看似簡單的任務,卻能增加孩子的動作表現,同時提升計劃能力。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

遊戲可從孩子的生活中開始發想,朝孩子感興趣的方面著手,例如學校中的團體活動,詢問孩子都在學校玩些什麼?再從這些遊戲中與孩子進行討論,請孩子教你玩,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皆能享受無須手機相伴的快樂時光。

而針對不知該如何選擇遊戲方式的家長,蘇文清職能治療師也以靜態、動態,兩大方面提出挑選建議。

Check!靜態遊戲

1.角色扮演: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遊戲,題材內容可參考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喜歡的卡通情節等,各自分配適合角色,遊戲結束後,還可以共同討論本次角色扮演的內容有哪裡可以進行修正,例如玩醫生遊戲,但卻缺乏相應道具,下次遊戲前,可先一起用黏土製作藥丸等,讓角色扮演活動更生動。

2.居家遊戲:父母可以利用唾手可得的物品,與孩子一同構想新主題,比方說孩子最近可能著迷於賽車,親子可將賽車作為當日活動主題,透過觀賞賽車圖片等方式,請孩子使用積木拼出賽車樣貌,雖然成果可能無法精準達到賽車真實的樣貌,但在遊戲過程中可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與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3.藝術活動:許多孩子喜愛剪紙、黏貼等藝術活動,在操控剪刀等精細用具的過程中,可以滿足孩子手眼協調的發展。不過,對於鮮少「動手」的孩子而言,提起筆來塗鴉可能是一大信心考驗,建議父母可以透過引導、示範,增進孩子參與意願,舉例來說,家長率先畫了一隻鱷魚,僅需展現出特徵、形象即可,過度複雜的圖像可能導致孩子覺得自己「做不來」。接著,開始引導孩子延伸思考問題,像是鱷魚應該生活在哪裡呢?鱷魚的牙齒應該是什麼形狀?讓孩子逐漸提升參與度。

4.各式桌遊:近年興起的桌上遊戲,適合親子或同儕共同進行,尤其在同儕良性競爭的壓力下,孩子投入的動機會提高。而若是父母親一同參與遊戲,家長也可適時「放水」,讓孩子感受勝利的喜悅。

Check!動態遊戲

一提到動態遊戲,許多父母可能打籃球、踢足球等體育活動,雖然這也是很好的大肌肉練習機會,但不見得所有孩子都喜歡這類型的活動。想要消耗寶貝滿滿精力,父母應如何聰明進行?

1.放鬆逛街:帶孩子出門逛逛大型文具店是不錯的選擇,當孩子看見琳瑯滿目的文具,一定會非常興奮。而逛街的過程中,也可趁機教育孩子不同的生活經驗,比如當孩子詢問不同美術用品的用途時,父母可在說明的同時,觀察孩子的喜好,不但達到活動身體的目的,視覺也同時獲得享受,無形中,孩子早已將使用手機的動機拋諸腦後。

2.戶外活動:如生態旅遊等戶外活動,能讓孩子體會自然中的豐富生態,建議可以透過有經驗的導覽人員幫忙解說,蘇文清職能治療師指出:「當知識豐富的導覽員在場,父母會發現孩子的求知慾望被層層剝開。」

 4Point!遊戲進行更順利

親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即是「溝通」,從手機獲得的溝通為單向性,可能導致親子關係疏離。惟有父母與孩子共同努力,才能使溝通達到連接孩子想法的目標。透過進行遊戲,協助親子在愉快、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培養親密溝通之道。

Point1共同訂定規則

以父母為主的權威式條款對於孩子而言,接納度並不高,建議可讓孩子一同參與擬定規則。舉例而言,規定進行遊戲時不能使用手機,並不只針對孩子,同時也規定父母在遊戲時禁止使用手機,如此可提升孩子遵守承諾的意願,培養親子一起訂定、遵從規則的習慣。

Point2遊戲設計小撇步

設計遊戲的過程中,可先注意環境空間的大小,掌握孩子進行遊戲的動向,以及注意家具等物品的擺放位置,可能影響遊戲的流暢性。

從手機獲得的溝通為單向性。

接著,遊戲的複雜度也是父母該評估的重點之一,基本上,機械式玩具或是複雜度較高的玩具,會延長兒童專注在玩具上的操作時間;相對的,與父母間的互動就會減少,且較易因操作上的挫折影響情緒表現,因此不建議以過度昂貴且複雜的玩具進行遊戲。提醒家長,在玩具的選擇上,需先了解其各種可能玩的方式,才能有效率與孩子進行遊戲。

Point3把握互動原則

父母必須在遊戲中盡量製造多一點對話與互動,引導孩子維持注意力在玩伴身上。心態上,必須放下身段,與孩子一同進行他們認為「好玩」的行為,暫且拋下外界的干擾與看法,讓孩子覺得你是好玩有趣的夥伴、與你一起玩遊戲不會感到有壓力,如此一來,很快的就能吸引到孩子的目光與注意力。

需特別注意的是,與孩子講話的語調,應盡量維持平穩,避免站著與孩子說話,遊戲過程中,也不要有太多的期待感,一切好玩就好。

Point4父母角色變變變

隨著孩子遊戲功能的不同,父母需要適時的轉變角色與立場,在遊戲的當下,爸比媽咪可能身兼以下角色。

支持者:隨時給予孩子信心與肯定的讚美,認同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

觀察者:觀察孩子的遊戲行為,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機會與發展的空間。

保護者:必須時時刻刻確保孩子安全。

催化者:在遊戲尚未形成時,試著與孩子共同塑造遊戲的發生。

參與者:將童心嶄露出來,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夥伴,陪伴孩子一起進行遊戲。

引導者:引領孩子如何進行及完成遊戲。

揮別手機,帶來更多好處

使用手機的過程,的確增加孩子使用手部與眼部的動作,許多人可能因此產生「使用手機可以增加手眼協調能力」的迷思,然而,使用手機雖能增加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但以發展角度而言,除了手眼協調之外,視動整合及肢體活動,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單以手機活動,無法取代其他發展功能,若改變遊戲方式,能為孩子帶來不一樣的發展性。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表示,活動與遊戲,是孩子所有能力的綜合體,包含認知、語言、動作、人際互動等,活動與遊戲的功能越好,孩子的這些能力表現就會越好,除此之外,透過遊戲,孩子能將自己想像的東西表達出來,此時若父母在一旁參與,便能及時接收孩子的想法,進而達到理解孩子的目的。

最後,蘇文清職能治療師呼籲,遊戲具有隨機隨性的特點,會隨著環境需求改變,反觀手機就沒辦法達到這項功能,舉例來說,孩子在房間裡,因應房間環境的布置,如:床鋪、枕頭、棉被,就能以環境中的素材來開創遊戲,如枕頭戰等;若孩子身處中庭或空地,因為活動空間寬敞,孩子則可進行跑步、鬼抓人等遊戲。

在一次又一次的遊戲過程中,孩子的學習動力會不斷提升,小腦袋瓜裡的思想也會日趨發展,例如下次可以進行哪些活動?我可以編制哪些遊戲?我可以怎麼訂定規則?多次嘗試下,逐步修正遊戲內容,組織架構越趨完整,這些都是手機遊戲所不能賦予孩子的寶貴經驗。在了解親子互動能帶給孩子的好處後,趕緊放下手機,重拾與孩子玩耍的樂趣吧!

 

手機遊戲無法取代其他發展功能。

 

蘇文清

彰化縣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所長

台中市仁輔職能治療所技術長

中杏基金會專業顧問兼北區兒童發展中心園長

信望愛基金會智能發展中心專業顧問

育達大學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507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