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孩子長不高,需不需要打生長激素?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台灣雖然不瘋足球,但很多家長都認識世界足球先生,阿根廷好手梅西。除了精湛的球技之外,網路上最常被拿來討論的,是他小時候因為身高太矮,被醫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後,才又長高三十公分的故事。這段敘述可觸動了許許多多家長的心弦,想起家中那「有點瘦小」的孩子,是否也需要生長激素來「補一下」呢?

三個時期的生長速度不同

首先家長要知道的是,嬰幼兒時期(0-3歲)雖然生長快速,但在孩童時期(4-9歲)就會開始趨緩;4-9歲的孩子平均每年只長4-6公分,和嬰幼兒時期動輒10-20公分完全不同。到了青春期則是另一個衝刺期,然後最終達到成年的身高,生長板癒合,就不會再長了。

尊重每個孩子的生長速率

並不是說班上最小隻的孩子,就叫做生長激素不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生長的速率,本來就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比如說小學六年級班上最高的同學,十年後舉辦同學會,反而很有可能變成最矮的,因為也許他從十二歲起,就再也沒有長高過。

在青春期之前,有兩個官方的生長曲線表,分別是嬰兒期到五歲的表格(附在寶寶手冊中;男生),另一張則是六歲到十八歲的表格(點此)。若孩子經過長期追蹤,都是穩定持續的在某一個曲線範圍內成長,即便是一直停留在三%的那條線,都表示孩子沒有問題,不會有生長激素缺乏的情形。

如果過去沒有追蹤身高的習慣,在孩子七、八歲時,突然驚覺好像身高有點瘦小,可以利用(父親+母親)身高除以二的公式,男生數字不變,女生減去十公分,作為十八歲的目標身高。用這個目標身高,從生長曲線圖回推到目前年齡預期的身高是多少;只要實際身高落在此數值附近,就不需要立刻就醫,可多追蹤個一年再看看。隔年如果仍然長高不到四公分,才需要尋求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協助。

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絕對不是抽一次血,照個骨齡就可以定論

    很多家長因為擔心,最後還是帶了孩子去找醫生,結果隨便抽一次血,照張骨齡X光片,就被斷定生長激素不足,建議自費上百萬元的生長激素療程,勞民傷財,又沒有效果。事實上,真正要確定生長激素缺乏症,必須經過多次的抽血,兩次激發測試,加上至少一年生長小於四公分這樣的嚴格標準,才能確定診斷。根據統計,生長激素缺乏症的盛行率約一萬分之一,想想看您家孩子的情形,難道真的這麼罕見?

任意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有害無益,甚至落得一場空

也許有人覺得家境富裕,不在乎那數百萬,總之有打有保佑,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然而我必須說,對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兒童而言,全世界沒有任何研究證實注射生長激素,可以讓健康的孩子長高一公分。雖然數百萬對這些家庭是小錢,卻只是肥了業者與廠商,沒有半點好處落在孩子身上。

生長激素也並非有益無害,它可能引發頭痛、血糖濃度高、甲狀腺疾病、脊柱側彎,甚至癌症等問題。因此若家長執意透過管道買藥,自行替孩子打,是可能衍生後遺症的。

以健康的心態面對身高才是重點

其實孩子身形矮小,大部分家長所擔心的,不外乎是自信心的問題。然而父母越是汲汲於帶孩子就醫,打藥,這些言語與行為,本身就已經是在「羞辱」孩子,反覆傳遞著「身材矮真是糟糕」的錯誤信息。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的焦慮,強迫孩子跳繩一百下,逼著每天喝500cc的牛奶,動輒用言語刺激孩子的心靈,這些作法反而使親子關係緊張,嚴重者甚至反目成仇。這些孩子長大後,若是仍然無法達到父母親的理想身高,理所當然的就會產生自卑感;其他幸運的長高者(跟生長激素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時候到了),他就會以同樣的態度,去歧視身旁身材矮小的同學,造成錯誤價值觀的惡性循環。

要知道長高的秘訣,除了遺傳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以及愉快的心情」。整天對著孩子愁眉苦臉,擔心他的身高,反而灌輸孩子負面的情緒,在不快樂的環境下,想長高又更加的困難了。想想看,世界上有那麼多身材不高,卻非常快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自信心來自努力的果實,而非遺傳而來的那區區那幾公分,這才是家長必須傳遞給孩子的訊息!讀到這裡,爸爸媽媽都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