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勤預防

不可不慎!產後併發症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潘恆新

模特兒/氣質媽咪陳瑜

梳化/蔡琇惠

攝影/檸檬巷館

 

寶寶平安誕生後,媽咪們雖感到放心,卻又一刻也閒不下來,每天忙著料理寶寶的大小事,因而疏忽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產後媽咪若不妥善照護自己的身體,可能引起許多併發症,讓身體飽受煎熬。

身體復元知多少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潘恆新表示,一般而言產婦在分娩過後都需要做月子,但媽咪們可否曾經感到好奇,為何產後需要的休息時間是一個月?不是一週、一季或是一年?這是因為產婦的傷口即使外表的癒合狀況看似良好,但內部傷口還在癒合,必須花上2140天左右的時間休養,差不多等於做月子的時間長度,而要完全恢復,則得耗時3個月至半年以後。

乳腺炎

如有哺餵母乳的媽咪們應該都知道,發乳、擠乳的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若是感染上了乳腺炎,媽咪們可就頭疼了,乳腺炎不但會使媽咪感到強烈的疼痛,甚至因為害怕疼痛而不敢著手處理腫脹的乳房,若服用藥物,還會使寶寶無法繼續接受母乳哺餵,可以說是媽咪們的頭號天敵。

乳腺炎症狀

乳腺炎經常發生於產後12個月的產婦身上,媽咪們在哺乳過程中,若出現乳房脹痛、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可能是急性乳腺炎,媽咪們可先自行進行冰敷,並盡快請醫師協助。

潘恆新醫師指出,許多產婦在寶寶出生的前幾個月都會盡量讓寶寶喝母乳,大約在3個月後,擠乳的次數變得比較不頻繁,就會出現脹奶反應,讓媽咪們備感不適,同時因為乳房疼痛,更害怕將乳汁排出,潘醫師提醒,脹奶時,乳汁並不會隨著時間自己消退,媽咪最好還是忍痛將乳汁擠出來,以免發膿而引起發燒。

治療&護理乳腺炎

乳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緩解,可能會出現長期乳漏的症狀,且因膿液中的細菌感染,恐引發膿毒敗血症,嚴重可能危及生命,臨床上會處方抗生素藥物,不過一但服藥,就無法再繼續哺乳。

而有些媽咪會好奇,感染乳腺炎之後是否還可以繼續哺乳?其實乳腺導管內的乳汁是很乾淨的,且欲治療乳腺炎的第一步,就是要盡快排出乳房內淤積的乳汁,因此讓寶寶繼續吸吮母乳,也是緩解乳房腫脹感的好方法。

產後大出血

產後大出血為無法預防的產後併發症,發生原因有許多,例如子宮收縮狀況不佳、子宮頸裂傷等,若出血狀況過於嚴重且無法即時止血,嚴重還可能危及產婦的安全!透過了解產後大出血的症狀,並學習如何應變,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認識產後大出血

產後大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出血量大於500c.c以上的出血症狀,又可依發生時間分成早期與晚期:

早期:於生產後24小時內發生出血狀況,引發出血原因最常見為子宮收縮狀況不佳,另可能是子宮頸裂傷、陰道裂傷或血腫等原因,潘恆新醫師指出,生產過後若會陰部發生腫脹情形,或血管突然斷裂,就可能引起產後出血狀況。

晚期:晚期出血經常於產後35天至一個星期左右發生,引起晚期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為胎盤滯留,潘醫師說明,某些產婦的胎盤可能滯留在體內,醫生無法順利將之排出,而使產婦突然出現大量出血狀況,還可能引發子宮內膜發炎或產褥熱等病症。

必知緊急應變措施

一般而言,若產婦出現胎盤滯留情形,隨著產後子宮逐漸變小,胎盤也會隨之萎縮並慢慢剝落;而若是出現血腫狀況時,醫師會替產婦進行手術,將血塊清除並縫合。發生出血狀況時,應立即以紗布覆蓋止血,過程中產婦可能會因失血過多而感到貧血、頭暈,家人應盡快帶患者到醫院請求協助。

潘恆新醫師提醒,子宮收縮情形若不佳,出血問題會較嚴重,建議孕媽咪產後出血時持續按摩子宮,提升子宮收縮狀況,隨著子宮收縮狀況變好,產婦會感到子宮漸漸變硬,出血狀況也會緩解

子宮內膜與泌尿道感染

產後子宮容易感染,是由於細菌侵入子宮內膜,媽咪們可評估是否出現發燒、惡露有異味等跡象觀察自己受感染與否,潘恆新醫師提醒,要預防子宮內膜與泌尿道感染,產婦的清潔衛生工作絕對不可偷懶!

治癒子宮內膜感染

子宮內膜感染時,產婦排出的惡露顏色會偏暗紅色,且帶有臭味,並伴隨微微的肚子疼痛及身體發燒等症狀,媽咪應盡快就醫,臨床上醫師會處方收縮劑,大約持續服藥35天就能見到症狀好轉,但媽咪們可千萬別自行停藥,或覺得自己已經痊癒了就不繼續回診,應持續服藥7天左右,並讓醫師追蹤復原狀況。而潘醫師也特別提醒,產後媽咪應避免睡眠不足,為維持體力,也可補充綜合維他命,且經常更換護墊,就能大大降低子宮內膜感染的機率。

嚴防泌尿道感染

潘醫師表示,產婦的泌尿道比較短,因此較容易受到感染,若出現尿液滯留情形,膀胱會有腫脹狀況,使之無力,必須進行導尿,而泌尿道感染最怕引發腎盂腎炎,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腰痠背痛、發燒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演變成尿毒症,臨床上醫師會處方抗生素藥物,幫助產婦盡速復原,潘恆新醫師也呼籲,請醫師幫忙確認屬於哪種類型的感染後,才能對症下藥。

子宮恢復不全

懷孕時為了容納寶寶,媽咪們的子宮也會隨之擴大,分娩後子宮要回到原來的狀態,必須花上2週左右的時間,若產婦的子宮無法順利恢復,可能會衍生許多看似不太嚴重,卻深深困擾媽咪們的小毛病,千萬不可輕忽。

產後子宮仍脆弱

潘恆新醫師指出,剛經歷分娩的子宮頸很脆弱,子宮體的狀態也需要長時間的修復,一般而言,產後子宮至少需花費1421天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接近產前的狀態,大約56週後,子宮體會持續復舊,漸漸縮小,子宮內膜也會再生,可由經期來潮與否作為評估內膜修復順利的指標,若其中出現一些因素導致子宮復舊發生阻撓,即稱為子宮復舊不全。

子宮恢復的重要性

子宮恢復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宮體、子宮頸與子宮內膜,若子宮恢復不全,會有下垂感,導致漏尿狀況發生;也可能發生子宮後屈的情形,壓迫到神經,而使媽咪感到腰痠背痛,雖然這些都看似是小問題,卻會長久困擾著媽咪。另外潘恆新醫師也提到,正常狀況下,子宮應於2個禮拜內縮回骨盆腔,若未順利收回,維持子宮的韌帶會比較鬆弛,媽咪的出血量可能會增多,收縮時也會有疼痛感。

醫師的5個小提醒

1.定時測量血壓:媽咪應保持定期測量血壓的好習慣,尤其是生產時有高血壓、高血糖的產婦更要特別注意。

2.避免感染:會陰部及產後傷口應保持乾燥,並勤更換護墊、避免悶熱引起感染,若發現有不明分泌物,應盡快請求醫師協助。

3.維持哺乳習慣:若情況許可,哺乳習慣盡量維持2年以上,不但能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也能減少乳腺炎發生。

4.調整生活習慣:產後媽咪為避免免疫力低下,應維持早睡早起的習慣,並應把握時間多休息,且有空時多替子宮按摩,增加收縮。

5.飲食要注意:飲食應維持清淡口味,辛辣食物易導致腹瀉,經常擦拭容易增加感染機率;人蔘、當歸、藥酒、生化湯等活血食物應盡量避免;多攝取能幫助子宮收縮的食材如木瓜、薏仁等。

 

 

 

潘恆新

學歷: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聖喬治大學醫管所碩士、法蒂瑪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2002.7~迄今)、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2002.8~迄今)、臺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監事(2010~2012)、臺灣婦產科醫學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副召委(2011~2013)

現職: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410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