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早產風險

掌握安胎關鍵時機

 

採訪撰文/巫曉嵐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準主治醫師李佳潔

 

每位準媽咪,總是希望能夠平安地產下足月寶寶,但有時未必能夠如願,萬一在足月前發生早產徵兆,務必確實遵照醫囑好好安胎,胎兒若能在母體內多停留一段時間,將有助於各項器官成熟,提高出生後的生存機率!


降低早產風險

能夠順利度過孕期生下健康的寶寶,是所有為人父母最殷切的期盼。然而有部分孕媽咪無法於足月後順利分娩,其中,胎兒在懷孕20週之前離開母體失去生命,稱為「流產」;懷孕20週後但未滿37週提前分娩,則稱為「早產」。

 

安胎是為了生下健康的寶寶

根據統計,每10位懷孕婦女便有1位會發生早產,但高達80%的新生兒死亡與早產有關,顯示早產對胎兒存在極高的存活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李佳潔表示,發生流產或早產前都會有某些先兆,孕媽咪若感覺身體有異樣,應盡速前往醫院諮詢、檢查,把握安胎的關鍵時機。

 

李佳潔醫師說明,由於早產兒的發育尚未完全,各種器官的成熟度不足,除了體重過輕之外,易患有肺功能發育不良、眼底視網膜出血以及腸胃出血等問題,因此,出生後需要住進俗稱「保溫箱」的新生兒加護病房。安胎最重要的目的乃是盡力使胎兒多留在母體內一段時間,以爭取最好的健康狀態,等待器官發育得更成熟後再出生,將有利於提高出生後的存活率,降低早產併發症的風險。

 

注意早產危險訊號

李佳潔醫師表示,如果孕媽咪在懷孕未滿37週之前,身體提前出現產兆,例如:子宮有規律性收縮、子宮頸變薄且擴張以及早期破水,或是有類似生理期不適的下腹悶痛、持續性的下背痠痛等症狀,這些都是身體發佈的早產危險訊號,必須盡速就醫檢查,必要時需住院安胎。

 

如果有落紅的情況也需就醫,由於陰道出血的原因較複雜,需請醫師進一步檢查,排除掉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癌以及內科疾病引起的出血問題,觀察是否為胎盤著床不穩定或者胎盤位置太低所引起。

 

早產高風險族群

李佳潔醫師提到,過去有早產病史,或本身為早產兒的孕媽咪,懷孕期間特別需要留意各種早產先兆;母體營養缺乏或健康欠佳,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毒血症、腎臟病、紅斑性狼瘡,以及生殖器官方面有問題,如:做過子宮頸手術、子宮畸形、子宮頸閉鎖不全,也是造成早產的常見原因;此外,多胞胎、胎盤功能不全、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或過少都有可能發生早產;生活經常過於緊張、勞累的孕媽咪也容易發生早產徵兆。

 

安胎學問大

李佳潔醫師指出,懷孕初期與中後期的安胎方式不同,當有安胎需求時,醫師會根據懷孕週數開立適合的藥物,她提醒孕媽咪除了務必確實遵照醫囑服藥之外,保持臥床休息是比服藥更重要的事!

 

懷孕三階段安胎大不同

一般人常認為只要懷孕前3個月胚胎著床穩定後,應該就不會出現大問題,事實上,從懷孕的第1週到37週,孕媽咪隨時可能面臨流產與早產的風險,應該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加小心呵護。

 

懷孕初期

懷孕初期由於胚胎著床還不夠穩定,可能會發生子宮點狀出血或大量出血的早產徵兆,除了臥床休息之外,對於因黃體素缺乏而發生早產先兆的孕媽咪,治療方式以補充黃體素為主,有注射、口服以及陰道塞劑之分,補充黃體素可幫助胚胎在子宮內更穩定地著床,降低先兆性流產的風險。

 

不過李佳潔醫師提到,懷孕前3個月是胚胎自然淘汰的考驗階段,若是胚胎發育不良或染色體異常,便會發生自然流產,在臨床上若懷孕20週前發生較嚴重的早產症狀,因為通常「安不住」,所以醫療上便不會採取較積極的安胎治療。

 

懷孕前3個月是胚胎自然淘汰的考驗階段

 

懷孕中後期

李佳潔醫師表示,懷孕滿20週後,胎兒的發育較為成熟,早產出生的存活機率較高,因此具有安胎的實際意義;孕期滿34週之後,使用安胎藥物對母體的傷害大過於對胎兒的幫助,因此懷孕2034週是醫師會積極介入治療的安胎關鍵時機。

 

除了給藥治療之外,若早產症狀較為嚴重,醫生會要求孕媽咪保持「絕對臥床」,安胎期間一切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解決。

 

要是安胎並不順利,胎兒隨時會出生,醫師仍會施行安胎治療,其目的是爭取在藥物作用的48小時內完成類固醇注射療程,此舉能夠增加胎兒的肺部成熟度,避免早產後發生重大後遺症。

 

不建議安胎的特殊狀況

子宮是最適合胎兒成長的「天然保溫箱」,安胎最主要的用意便是延長胎兒待在子宮內的時間,但李佳潔醫師提到,若發生某些特殊狀況,醫師反而不建議孕媽咪勉強接受安胎治療。這些特殊狀況包括:

 

1.胎兒有染色體異常、先天畸形的情形,或者發生胎兒窘迫、重度胎兒生長遲滯等現象,醫生通常不建議介入安胎治療。

 

2.當子宮頸擴張速度太快,或者已經擴張達3公分以上,此時使用安胎藥已難發揮作用,勉強安胎反而可能造成產後大出血。

 

3.早期破水可能造成子宮內感染,如果懷孕已滿34週,醫師會建議孕媽咪提前生產,避免因感染造成胎兒病變。

 

4.如果繼續孕程會嚴重影響母體或胎兒的健康,例如孕媽咪本身患有心衰竭、腎衰竭等重度疾病,或者有重度的子癲前症以及嚴重併發症、胎盤剝離以及合併大出血,為了保障孕婦與胎兒的安全,醫師多會建議盡早分娩。

 

常用安胎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

需要住院安胎時,醫師會先給予經由靜脈注射的安胎藥物,藉由抑制子宮收縮,避免早產發生,但針劑的藥性較強,副作用相對較大,因此在症狀趨緩之後,會改以服用口服藥劑,此時就可以返回家中自行安胎。

 

由於使用安胎藥具有不等的副作用,李佳潔醫師特別囑咐孕媽咪,住院安胎時若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告知醫師或護理人員;居家服藥安胎必須確實遵照醫囑,不可長時間用藥或過量用藥,以免發生無法預料的危險。

 

居家服藥安胎必須確實遵照醫囑

 

六大類安胎藥物

除了懷孕初期所使用的黃體素之外,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的安胎藥物共有4種,其中只有1種藥物是經過美國FDA核准使用,其餘3種則是取其具有抑制子宮收縮的效果來提供安胎治療,以上皆有健保給付,醫師會評估孕媽咪及胎兒的狀況,給予適合的藥物。

 

由於健保給付的安胎藥物副作用較大,若孕媽咪的身體無法負荷,或者健保給付的安胎藥物效果不佳時,李佳潔醫師建議孕媽咪可自費使用新型「催產素拮抗劑」來安胎。

 

1.黃體素

黃體素又稱「助孕素」,是懷孕早期最重要的荷爾蒙,其作用是幫助胚胎著床以及維持子宮內環境的安定,補充黃體素可能伴隨有頭暈、倦怠、嗜睡、噁心等副作用,目前有新型陰道塞劑可避免發生全身性的副作用反應。

 

2. Ritodrine

目前最常用於抑制懷孕20週以上早產的藥物,屬於一種「β阻斷劑」,這是唯一經過美國FDA核准使用的安胎藥物,主要作用為降低子宮平滑肌的收縮現象達到安胎效果,剛開始使用時有呼吸急促、心悸、胸痛、噁心、低血壓及血糖升高等副作用,使用一段時間後便可適應。李佳潔醫師提醒,由於此藥物的藥性較強,不宜連續使用超過48小時。

 

3.鈣離子阻斷劑

子宮收縮必須仰賴鈣離子的幫助,使用原為高血壓治療用藥的「鈣離子阻斷劑」來安胎,可降低子宮收縮頻率,但可能有低血壓、熱潮紅、鼻黏膜充血、心悸、噁心、暈眩及情緒焦慮等副作用。

 

4.硫酸鎂

原是用於預防子癎症發作的硫酸鎂,取其可抑制肌肉收縮的功能來抑制子宮收縮,由於副作用強烈,如:低血壓、熱潮紅、頭痛、口乾、全身肌肉無力、肌腱反射消失、呼吸功能抑制、腎臟功能抑制,通常在使用Ritodrine仍無法有效抑制子宮收縮的情況下,才會改開立硫酸鎂。

 

5.前列腺激素抑制劑

前列腺素是人體內自然產生的激素,可幫助調節細胞生長,卻會刺激子宮收縮,用於痛風止痛的前列腺激素抑制劑雖有安胎作用,但會減少羊水、造成腹瀉以及傷胃,使用形式為塞劑。

 

6.Atosiban

Atosiban是一種「催產素拮抗劑」,安胎效果佳,雖然有噁心、嘔吐、頭痛、胸悶、心悸等反應,但不易發生其他安胎藥物對於心臟血管方面的嚴重副作用,目前健保並未給付,自費使用一天需花費近2萬元,對孕媽咪來說是一筆龐大的經濟負擔。

 

掌握正確安胎原則

除了服藥之外,保持臥床休息與愉悅的心情,是安胎期間最重要的大事,李佳潔醫師提醒準爸爸及家人應多給予關心及支持,幫助孕媽咪度過難熬的安胎期!

 

居家安胎須知

即使在家自行安胎,也應盡量保持臥床休息,減少走動及爬樓梯。

 

服用了安胎藥,並且保持臥床休息,但子宮收縮的情況仍未改善,請立即就醫檢查。

 

搬動重物時下腹部需用力,可能會刺激子宮肌肉收縮,應請他人代勞。

 

若有便祕情況,解便時下腹部施力可能會刺激早產症狀,除了平時留意飲食攝取,必要時可請醫師開立軟便劑。

 

腹瀉太厲害容易引起子宮收縮,安胎期間飲食須格外注意,避免吃壞肚子。

 

長期臥床安胎須知

住院安胎是很辛苦的過程,孕媽咪需要長時間施打點滴來抑制子宮收縮,還要忍受安胎針所帶來的副作用不適,加上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解決,想必心情不太好受!

 

當醫師告知需要絕對臥床安胎時,孕媽咪首先要設法克服在床上解決大小便的問題,剛開始或多或少會因為心理障礙而無法順利如廁,除了努力學習與適應之外,家人應多給予協助與鼓勵。長期臥床也會造成腸胃蠕動狀況不佳,李佳潔醫師提醒孕媽咪要避免解便時過度用力,飲食上應採取清淡飲食,建議多補充水分及高纖蔬果,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若仍有便秘問題,再請醫師給予軟便劑。

 

李佳潔醫師再提到,因為長期臥床缺乏運動,下肢肌肉會有衰退的情形,導致下肢無力、行走困難,因此產後下床行走時務必請家人在旁扶持;長期活動量不足也會導致骨質流失,孕媽咪應多攝取鈣質,幫助鞏固骨質。

 

 

 

李佳潔

學歷:慈濟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臺大醫院婦產部代訓住院醫師、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

現職: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準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45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