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心情抒發

安度孕期全計劃.準媽咪身心變化大解析



文章4438

活動0

發表日期2004年10月21日

2004-10-21
『親愛的,我懷孕了!』對每個女人來說,當腹中的新生命來臨時,有別於以往的孕期生活也隨之展開。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準媽咪的身體會因為荷爾蒙的影響,產生多種不舒服的症狀;而在心理方面,也會隨著孕期的增加,出現越來越多的壓力與擔憂。其實,準媽咪只要能了解這些正常的身心變化,並以健康輕鬆態度去面對,那麼,孕期生活將不再充滿困擾與不安,而會成為最美好的回憶。
PART1 身體變化
文�吳佩儒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徐金源主治醫師•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蕭啟信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簡逸毅主任•臺安醫院婦產科曾朝陽主任
準媽咪在身體上的各種變化,是反應孕期生活的最佳寫照。當面對這些獨特而正常的生理現象時,只要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就可以讓孕期生活更加輕鬆自在!
頻尿
不同的頻尿症狀
懷孕十個月的過程中,由於子宮大小與位置的改變,會造成孕婦不同的頻尿症狀。
在懷孕初期,也就是前三個月,子宮開始慢慢增大,往前壓迫到膀胱,所以會出現頻尿。若沒有合併疼痛、發燒、灼熱感等情形,就代表只是生理性現象,沒有發炎問題,不需要太過擔心。到了懷孕中期,因為子宮離開骨盆腔,進入腹腔,膀胱受壓迫的情況比較好轉,因此頻尿的情形也會獲得緩解。
由於在懷孕末期,孕婦的子宮變得非常大,會對泌尿系統造成壓迫,甚至是腎臟,所以又會開始出現頻尿現象。
增加解尿次數
懷孕期間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頻尿現象,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若單純只有頻尿,並沒有合併其他症狀,如腰痛、灼熱,建議孕婦應該儘量去解尿,不論有沒有尿意,最好兩個小時就去上一次廁所;但若有合併出現發炎、發燒情況,就須請醫師治療。
孕婦在懷孕初期,可以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像是葡萄柚汁、柳橙汁,讓尿液呈酸性,比較不會感染。至於到了懷孕後期,則可用使用托腹帶,減少子宮對泌尿系統造成壓迫。
便秘
腸胃蠕動減緩
在懷孕的前三個月,孕婦很容易出現便秘情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卵巢會分泌大量黃體素,以維持胚胎的穩定與生長分裂,但是黃體素有留滯水分的效應,會讓水分留存在細胞中,因此腸胃道的代謝受到影響,蠕動的速度也就變慢,進而形成便秘。若平常就已經有便秘習慣的孕婦,在孕期中更容易會出現這種狀況。
此外,懷孕中、後期也可能會出現便秘,此時大多與孕婦的飲食習慣,以及胎兒與子宮壓迫到直腸相關。
攝取足夠的纖維質
改善便秘問題,最重要就是促進腸胃的蠕動,因此,在飲食方面應該要注意均衡,並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多吃蔬菜、水果;另外,水分的攝取也必須足夠,以增加排便順暢。
若孕婦便秘問題相當嚴重,可以請醫師給予緩和的軟便劑,以減緩不適的情形,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軟便劑只能獲得暫時的緩解效果,因此,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必須要有均衡的飲食習慣。
嘔吐
常見的懷孕症狀
嘔吐也就是所謂的害喜,大約從懷孕6∼7週開始就會出現,是懷孕期間相當常見的症狀,但是並非每個人都會嘔吐,主要還是必須視個人體質而定。
孕婦嘔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懷孕之後,胎盤會大量分泌荷爾蒙,造成全身性的變化,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的發生。
此外,有些孕婦因為無法適應孕期生活,或是過度擔心胎兒的生長情況,導致情緒出現不穩定,也有可能會引發嘔吐情形。
就婦產科醫師的臨床經驗來看,懷孕早期有出現嘔吐的孕婦,其腹中胎兒到了後期,比較不會有生長發育上的問題;相反地,從來都沒有嘔吐現象的孕婦,則可能因為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忽略了定期就醫檢查,而沒能儘早發現腹中胎兒異常的問題。
上述的嘔吐症狀,是孕期中正常的生理變化。但是,若孕婦的嘔吐情形太過嚴重,幾乎所有吃進去的東西都吐出來,甚至連喝的東西也都會吐出來,那麼可能就是「妊娠劇吐症」,必須立刻就醫處理,嚴重的還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少量多餐最重要
一般來說,早上起床、肚子餓、心情不好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嘔吐的情形。因此,建議孕婦在孕期中應該少量多餐,儘量不要吃生冷或油炸的食物;另外,起床後也可以先喝一杯溫的飲料,來減緩噁心的感覺。
嘔吐的現象大約在懷孕三個半月到四個月就會漸漸緩解,因此除非必要,最好不要使用藥物,儘量從飲食及生活作息上去做調整,並且保持心情的輕鬆愉快。
乳房脹痛
為泌乳做準備
由於人是一種哺乳動物,因此從懷孕開始,準媽媽的乳房會為將來的泌乳做準備,開始慢慢地長大,平均會比懷孕以前,增大一個罩杯左右。
在孕期中,由於荷爾蒙的改變,會促使乳腺脹大,因而產生了乳房腫脹,甚至有輕微疼痛感的情形,其實,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生理現象,孕婦不用過於在意。
不過,孕婦若發現乳房有紅腫熱痛的情形,則可能是因為發炎所導致,必須儘快就醫接受治療。
清潔護理
大約在懷孕七個月左右,孕婦會有分泌初乳的現象,此時,建議孕婦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乳房清潔與護理,保持乳房、乳頭、乳暈的清潔衛生。若是覺得很不舒服,可以用熱毛巾在乳房部位進行熱敷,讓乳腺分泌能比較暢通;另外,孕婦還可以輕輕地按摩乳房,促進乳汁的分泌,以便未來哺餵母乳。
穿著儘量寬鬆
除了乳房護理之外,隨著懷孕過程乳房的脹大,內衣的選擇也應該跟著改變,像是選擇孕婦專用、具有較多功能的內衣。另外,儘量穿著比較寬鬆的衣服,避免刺激乳房的皮膚,若穿著太緊的衣服,會容易產生摩擦,使乳房部位出現傷口,造成細菌感染、發炎現象。
胃部灼熱
括約肌放鬆
許多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會在胃部或是胸口,產生些微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人體食道和胃接觸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賁門,原本具有收縮的功能,但是因為懷孕期間荷爾蒙的作用,使得賁門的括約肌會比較放鬆,因此,吃進去的東西或胃液會回流,產生灼熱、不舒服的情形。
若孕婦出現胃部灼熱的現象,必須特別注意,是否有引發食道發炎、胃發炎等情形,特別是在懷孕之前,胃就比較不好的孕婦,像是曾經罹患胃發炎、胃潰瘍等,在懷孕期間就該要多加留意。
避免油膩飲食
由於腸胃道功能的改變,是正常的孕期現象,因此,孕婦可以掌握幾個原則,以緩解不舒服的感覺,像是儘量多休息,不要過於勞累;在飲食上可以少量多餐;炸的、烤的、油膩的食物儘量少吃;另外,有時也可以吃一些蘇打餅乾,中和胃液。
一般來說,到了懷孕後期,因為子宮變得很大,會將胃往上頂,所以胃部灼熱的情形有可能更為嚴重。此時,醫師通常會給予胃片,以減少孕婦不舒服的感覺。若孕婦常常出現胃部灼熱的情形,且調整飲食後仍未改善,建議最好能夠就醫診斷,甚至照胃鏡接受治療,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痔瘡
在懷孕期間,由於子宮漸漸增大,壓迫到腸子以及血管,影響靜脈血液的回流,因此,肛門附近容易出現瘀血,形成痔瘡。一般來說,在產後1∼2個月左右,痔瘡的問題就會漸漸改善。
為了預防痔瘡的發生,孕婦可以用溫水泡澡、坐浴的方式,來改善下半身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回流;另外,最好能避免長時間站立,儘量平躺多休息。若孕婦已經出現痔瘡,通常醫師會建議等產後再來處理,不過如果痔瘡的情形比較嚴重,或是出現傷口可能會造成細菌感染,就必須先使用塞劑或外用藥膏,進行初步的治療。
水腫
正常的懷孕婦女幾乎都會出現水腫的情形,一般以足部水腫最為常見。水腫是因為受到荷爾蒙影響,造成皮下組織的水分增加,因而產生局部性的水腫現象。
比較需要擔心的是,孕婦若發生嚴重的水腫情形,像是手部也出現水腫,就有可能是合併血壓不正常的問題,如妊娠高血壓、子 前症等,必須就醫做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懷孕婦女在飲食方面,應該要避免鹽分過高的食物;而在休息的時候,則可以把腳抬高,幫助血液循環。另外,除了在產檢時要定期追蹤血壓的變化,孕婦在家中也可以自己量血壓,以掌握血壓的穩定情況。
胃口改變
腸胃道活動力改變
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黃體素)的增加,會減緩腸胃道的蠕動,且胃的排空時間也會有所改變,因此影響了腸胃道本身的活動力。
有些孕婦在懷孕之後,胃口會變得與孕前不同,像是開始喜歡吃比較鹹、比較辣的食物,這是因為懷孕期間,口中的味蕾受到荷爾蒙刺激而比較增大,所以感覺味道的位置不同,對食物的嗜好也就跟著改變。
避免刺激性食物胃口改變屬於孕期的正常生理變化,因此在飲食選擇上,並不需要刻意多吃什麼或少吃什麼,只要避免吃太過刺激、太辣、太鹹,或是醃漬類的食物即可。此外,由於腸胃道的蠕動受到影響,建議孕婦儘量能少量多餐,如果真的覺得胃部很脹,可以吃一些蘇打餅乾,減緩不舒服的感覺。
在孕期的飲食方面,最重要的是,必須注意營養的均衡攝取,並且多吃對胎兒成長有益的食物,像是魚、肉、雞蛋、牛奶,攝取一些比較好吸收的蛋白質,另外還要多吃蔬菜水果,都能夠有助於胎兒的成長發育。
腰痠背痛
重量的改變
腰痠背痛是孕期相當常見的問題,大多在懷孕5、6個月以後開始出現。
懷孕期間,由於子宮脹大、胎兒成長的生理性變化,連帶使胎盤、羊水、細胞、組織的體積增加,進而壓迫到腰背部分的神經,出現腰痠背痛的情形。
有些孕婦甚至會出現單側的坐骨神經痛,導致行動上受到干擾,這也都是因為重力的壓迫所導致。
基本上,腰痠背痛是孕期的正常現象,並不需要太過擔心,但是,若腰痠背痛的情形,會對孕婦的作息或行動產生影響,最好還是能夠就醫,藉由專業醫師的診斷,確定疼痛的發生因素,再給予適當的協助。
保持正確姿勢
一般來說,預防與舒緩腰痠背痛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維持姿勢的正確,因此,孕婦應該儘量抬頭挺胸,讓全身重量平均地放在骨骼上。
若孕婦已經出現腰痠背痛的情形,則可以改變姿勢,像是改用半躺臥、側躺的方式,使疼痛部位能夠因為子宮或胎兒位置的改變,不再繼續受到壓迫,進而獲得改善。
另外,還可以用按摩的方式,針對疼痛的部位進行局部按摩;或是以溫度的改善方式,例如用毛巾包裹住冰的可樂,在疼痛部位做局部的摩擦與滾動,都是能讓孕婦解除腰痠背痛的方法。
失眠
懷孕初期的婦女,由於在生理及心理上會產生許多變化,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因此會產生不易入眠的情形;而到了懷孕中期以後,因為腹部越來越大,不僅日常行動上較為不便,就連睡覺的姿勢也會受限,所以也可能出現睡不安穩的問題,影響睡眠品質。
失眠是孕期中很正常的現象,因此孕婦應該以平常心看待,儘量保持心情的輕鬆愉快;而在入睡之前,可以試著喝一杯溫熱的牛奶,或是聽些輕鬆柔和的音樂,都是能幫助入睡的不錯方法。
分泌物增加
荷爾蒙分泌的改變
孕期陰道分泌物的增加,主要是因為荷爾蒙大量分泌所造成。一般來說,孕期的陰道分泌物在味道與顏色上,會變得比較重、比較深,但只要分泌物是呈現白色或淡乳白色,且沒有合併其他的症狀,那麼就不需要太過擔心。
其實,陰道中有許多乳酸桿菌,都是屬於正常的菌種,可以控制陰道的酸鹼度。而在懷孕期間,陰道是呈現酸性,PH值約在3.5∼6左右,若此酸鹼度被破壞的話,細菌就會很容易侵入繁殖,引發陰道發炎的現象。
孕婦若發現分泌物呈黃色,且伴隨有惡臭、搔癢的情形時,就應該立刻就醫,請專科醫師進行診斷,千萬不要大意忽視,以免造成嚴重的感染,甚至影響胎兒的健康。
維持外陰部清潔
孕期陰道分泌物的增加,屬於正常的生理變化,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感染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陰道部位的清潔。
孕婦應該每天以清水清洗外陰部,保持外陰部的乾淨,至於內陰部則不用特別清潔,以免破壞陰道原有的酸鹼度。此外,平常不要穿著太過緊身的衣服,儘量選擇透氣性高、寬鬆的衣服為佳。
膚色改變
黑色素沈澱
在懷孕過程中,因為大量分泌動情素、黃體素等荷爾蒙,使黑色素細胞的活動力增強,容易出現黑色素沈澱的現象,因此,皮膚的顏色看起來會變得比較暗沈。
由於受到荷爾蒙影響,造成黑色素的沈澱,孕婦也可能會產生孕斑,而如果孕婦在懷孕前原本就有黑斑、雀斑,則情況會更加惡化。此外,孕婦身上的痣,也會因為黑色素沈澱而顏色變得較深。
有些孕婦會發現,懷孕時肚子中間(肚臍到恥骨)會出現一條深色色線。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中線,在懷孕之前就已經存在,只是因為孕期會出現黑色素沈澱,比較容易看出來。
簡單的皮膚保養
準媽媽在生產過後,由於荷爾蒙的分泌恢復正常,因此,膚色改變的情況也會漸漸獲得改善。
在孕期中,準媽媽可以使用簡單的保養品,或是嬰兒油、綿羊油之類的產品,提供肌膚足夠的滋潤。至於坊間有一些強調可去色的用品或藥膏,孕婦應該要避免使用,才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
牙齦出血由於在懷孕之後,血液中的血漿成分會增加45%左右,因此,全身的血液循環都可能會出現充血的現象,導致在懷孕的中、後期,孕婦會有牙齦出血的情形。事實上,只要孕婦本身沒有凝血機制的問題,自然就會止血,不需要太過擔心;但若是發現出血量很大,則還是應該請牙醫師進行診斷治療。
在孕前就已經患有牙周病的孕婦,由於在平時就容易有出血的現象,因此懷孕過程中應該特別注意,是否有牙齦大量出血的問題,並儘量與牙醫師保持密切聯繫。
皮膚搔癢
在懷孕期間,由於膽汁會滯留在膽囊附近,容易造成皮膚搔癢的情況。此外,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胎兒會漸漸成長增大,此時孕婦的肚皮因為腫脹,必須承受較大的張力,因此若是孕婦的皮膚過於乾燥,往往會在腰部或腹部,產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搔抓得過於厲害,甚至還會引發濕疹。
皮膚搔癢是孕期的正常生理現象,若沒有併發其他的皮膚疾病,則不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孕婦在平日可以使用一些乳液,塗抹在局部的皮膚上,給予適當的滋潤;另外,在衣物的選擇上,應該儘量穿著透氣、吸汗的衣物,避免因為過於悶熱,造成皮膚出現不舒服的情形。
靜脈曲張
血液回流受阻
造成靜脈曲張的原因,最主要就是下肢的血液循環受阻。由於懷孕期間,子宮與胎兒的重量會不斷增加,因此,腹腔受到這些重量的壓迫,會影響整個下肢血液的回流狀況,導致血液長期滯留在下肢,特別是孕婦若必須久站、搬重物、腿部用力,就更容易會有靜脈曲張的情形出現。
另外,肥胖也是造成靜脈曲張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還沒懷孕之前,體重就已經高達70、80公斤以上的孕婦,因為在懷孕過程中,全身重量造成的負荷過大,所以靜脈曲張的現象也就更為明顯。
緩解方法
為了避免重力的壓迫,孕婦應該要控制體重的增加,建議在懷孕20週以後,以一個星期增加0.5公斤,一個月增加2公斤以內,來做自我體重增加的規範。
孕婦在晚上睡覺時,可以在腿部墊一個小枕頭,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回流;或是利用按摩、熱敷下肢的方式,讓血液循環變得更好。另外,孕婦可藉由特殊材質的穿著,像是彈性褲襪、具壓迫功能的褲襪,來輔助下肢血液回流到上半身,以減少靜脈曲張的發生,特別是工作性質需要久站、搬重物的孕婦。
抽筋
血液鈣濃度降低
有些孕婦在懷孕的中、後期,會出現抽筋的現象,特別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這是因為懷孕之後,孕婦血液中的鈣濃度會較為降低;此外,由於荷爾蒙的影響,孕婦小腿肌肉中的血管比較容易收縮,出現氧氣供應不足的情形,所以肌肉就會拉緊,造成抽筋。
補充鈣質
懷孕的婦女應該多注意鈣質的補充,若是喝牛奶會有拉肚子的問題,則可依照醫師的建議,補充適量的鈣片,以避免血液中鈣濃度較低的問題。
另外,孕婦要睡覺或是剛起床的時候,儘量不要隨便伸懶腰,否則容易造成抽筋的現象。如果真的發生抽筋,應該儘量放鬆,並輕輕地把腳掌往前扳,以改善抽筋的不適感。
眩暈
血壓的改變
一般來說,孕婦發生眩暈的情況,大多與血壓有關。由於在懷孕期間,特別是在中期以後(約20週以後),孕婦的血壓會較正常人來得低,因此容易會造成眩暈的產生。
除此之外,由於荷爾蒙的改變,會使孕婦全身的血管出現收縮或擴張的變化,且因為母體必須供給血液給腹中胎兒,大部分的血液會集中在下半身,所以,若孕婦久站的話,就會覺得腦部的血液不夠,而產生眩暈的感覺。
出現貧血問題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若孕婦本身有貧血問題,也會造成眩暈的產生。
通常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就必須進行抽血檢查,看是否有貧血的問題。如果發現確實有貧血現象,可以補充一些營養劑;若孕婦是屬於缺鐵性的貧血,則需要補充鐵劑。如此一來,就能夠大幅改善眩暈問題。
此外,在抽血時若發現孕婦的血紅素太低,那麼在整個懷孕過程中,都應該要持續補充補血劑,以避免到了懷孕後期,出現嚴重缺血狀況。
腹痛
懷孕初期
一般來說,懷孕前三個月會時常出現腹痛,部位大多是在下腹部,且單側性或是兩側性的疼痛都有可能發生。腹痛的原因是由於子宮膨脹,使得兩側的韌帶出現牽扯,再加上子宮重量的增加,壓迫到腰腱的神經,所以會產生下腹部的疼痛。
在懷孕三個月之後,因為子宮會慢慢離開骨盆腔,所以只要沒有併發其他的病變,腹痛的情形就會漸漸獲得緩解。
懷孕中期
懷孕四到六個月時,是孕婦比較舒服的時期,較不會有腹痛的出現,相反地,如果一旦有腹痛的情形,很有可能是發生異常的情況,像是吃壞肚子引起腸胃炎、胎盤早期剝離,因此孕婦必須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接受診斷。
懷孕後期
懷孕滿七個月到生產的這段時間,腹痛的出現會比較頻繁。
在懷孕32週左右所出現的腹痛,大多是因為子宮收縮,屬於一種先期的假性陣痛,此時孕婦會覺得肚子有緊繃感,但還不到真正的生產階段。
假性陣痛若出現1∼2週之後,慢慢就會開始出現真的陣痛,其疼痛的感覺比較全面性、規則性,且除了下腹部的疼痛之外,還會引發下背部疼痛、腰痠背痛與下墜感,與以往的腹痛經驗有很大差異。
足月妊娠所出現的腹部疼痛,是相當正常的狀況,孕婦只要依照醫師建議,在出現產兆時,立刻到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需要住院待產,大致上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異常的腹痛
若孕婦出現局部腹痛,且範圍越來越大,強度越來越強,持續幾天都沒有任何改善,此時就必須特別注意,有可能是因為突如其來的撞傷、大動作地追趕公車……等,使得胎盤與子宮的附著面出現撕裂情形,進而造成胎盤早期剝離的問題。

PART2 心理變化
文�張之琪 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戴承杰
當女性得知自己有喜了!初期莫不歡天喜地,但隨著孕期週數的逐漸增加,心中所擔心及害怕的事也就愈來愈多。不要緊,我們除了要讓每位準媽媽,徹底瞭解自己在孕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外,還幫準媽媽想了一些輕鬆妙招,好讓準媽媽每天都能跟自己的壞心情說再見哦!
準媽媽害怕的事
準媽媽在懷孕階段,心情常會起伏不定,根據台北醫學大學婦產部主治醫師戴承杰的說法,那是因為準媽媽會因為不同的孕期階段,而有不同的擔憂所致。
懷孕初期
準媽媽在懷孕初期,開始有明顯的妊娠嘔吐,當她們聞到食物味道,就會開始反胃,甚至吃不下;若進到廚房內,更是嚴重,尤其對一些魚腥味更覺反胃,因而有腸胃不適及食欲改變的現象。
此外,準媽媽若發現自己有出血現象時,就會擔心可能有流產的危險性,尤其是對懷第二胎或年紀較大且不孕的孕婦來說,當她們面對早期出血時,心中會更加擔心,因為這類婦女都是好不容易才受孕成功,所以,她們會更加擔心胎兒是否保住的問題。
隨著胎兒週數的增加,準媽媽要開始做定期產檢,當醫師在為其驗尿時,準媽媽就會擔心自己萬一被檢查出,有尿蛋白、細菌感染或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而影響到腹中胎兒時,又該如何是好?也就是說,從懷孕初期開始,準媽媽就已注定要一路擔心下去了!
懷孕中期
懷孕中期的準媽媽,開始會擔心胎兒的成長好不好?小Baby有沒有唐氏症?胎兒是否健康?染色體是否異常?是否有先天性畸形等諸多問題。而這是因為──每位準媽媽都希望能生下健康的寶寶,但又沒有人敢給她一個百分之百的正確答案。所以,在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下,準媽媽就會一路擔心到底,直到胎兒生下為止。
懷孕後期
到了懷孕後期,準媽媽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她開始擔心自己的子宮收縮,是否會造成流產?不定期的子宮收縮是否正常?胎兒發育大小是否跟懷孕週數一致?而這時期的準媽媽,甚至還會因身體的水腫、體重的增加及身材的變形,而憂鬱不已。
準媽媽的壓力
準媽媽除了會害怕外,還背負著許多不知名的壓力,這些壓力小到胡思亂想,大到背負著「無後為大」的香火問題,所以,說來準媽媽的壓力可真不少呢!
身材走樣.影響正常作息
準媽媽在整個孕期的理想體重增加,應是12公斤左右。但現代準媽媽都超出此範圍太多,以至於無法穿下原先的衣服,再加上臉也腫、腳也腫,腰痠背也痛,哪裏都不能去,導致準媽媽跟社會有所脫節,使得整個人都鬱悶起來,即使偶爾外出,連上下公車都成問題,因而影響其正常作息生活。
家庭經濟負擔沈重
有些準媽媽具有超人的危機意識,甚至還會想到未來的家庭負擔、寶寶的開銷及教養問題,導致心情變得更加沈重。這時先生或家人若未給予適度關心,婆媳、妯娌及朋友之間,也未給予其諮詢及疏通管道,那麼這類準媽媽,就會因懷孕而感到害怕。
無形的工作壓力
由於女性懷孕後,身材都會變得極為笨重臃腫,以致影響其行動力,因而無法在工作場合上發揮先前的靈敏。再加上經常覺得疲倦不堪,以致失去平日的高度辦事率,因而擔心自己的工作是否能順利完成?導致無形的工作壓力產生。
根深柢固的傳宗接代觀念
中國人傳宗接代的觀念,無形中影響到中國婦女的想法,因而讓許多一直生女兒的媽媽們,或是渴望生出兒子的女性,即使在孕期都無法放鬆下來,除非這胎能立即達成願望,否則壓力很難消除。
孕期心情放鬆法
準媽媽要調適自己懷孕時的心情,其實很簡單,而且完全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到,即可擁有良好的孕期心情。
閱讀懷孕生產的書刊雜誌
從得知懷孕的第一天開始,準媽媽即應多閱讀一些懷孕生產的書刊雜誌,才能初步了解自己在整個孕期中,身體可能出現的變化及問題,以及胎兒成長的過程及注意事項。如此即可知道自己在未來40週內,可能會經歷的一些變化;當身體出現一些異狀時,也較知道如何應付這突如其來的狀況,也才有信心面對這場人生的大仗。當然,心中若有任何疑問時,也可詢問自己的婦產科醫師,以抒解自己擔心的問題。
和準媽媽們分享懷孕新知
當然,也可和有生產經驗的媽媽或好朋友,共同分享彼此懷孕的經驗及可能會面臨的問題,甚至還可到醫院參加院方所舉辦的媽媽教室,和來自各地不同孕期的準媽媽們,共同分享及討論懷孕的心路歷程及注意事項。這樣就能從其他準媽媽口中,獲得不同的懷孕生產資訊,一旦放下心中大石後,心中就會變得更為踏實!
先生及家人的支持&協助
由於婦女懷孕後,體力大不如前。家中狀況若允許的話,先生及家人應儘量分擔其家務,不再增加其工作量。畢竟懷孕是兩個人的事,也是整個家庭的事,每個成員都有責任,準媽媽的心情才會變得較為舒暢。
放鬆新招解惑篇
坊間的芳香療法、SPA、精油按摩等放鬆方法,真的能幫助準媽媽徹底放鬆嗎?準媽媽在孕期中,適合使用這類方法嗎?
芳香療法
準媽媽使用芳香療法時,一定要特別注意精油的成分,因為有些精油會讓人產生興奮,進而促進子宮收縮。另外,有些麝香成分的精油,若以中醫的角度來講,本身就會促進子宮收縮,所以,準媽媽在使用前,一定要多加留意。如果準媽媽真的擔心自身及胎兒的安全,而有所顧忌時,不妨在家中擺設些鮮花,室內即可飄著淡淡花香味,也能達到舒緩身心的目的!
注意事項
:準媽媽在做芳香療法,需要注意空氣流通,不要太悶,以免影響空氣品質,因為準媽媽氧氣不足時,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胎兒了!
SPA.三溫暖
戴承杰醫師認為,準媽媽在孕期不適宜泡熱水澡,因為可能造成陰道及整個子宮頸的感染,以及泌尿道的發炎或感染。所以,他並不建議準媽媽在這段時期泡澡或洗SPA。尤其是三溫暖更是嚴加禁止,因為胎兒受母體的羊水保護,準媽媽一旦做三溫暖,溫度將會高達40度以上,十分的危險,準媽媽千萬小心!
按摩
其實,準媽媽可以享受按摩所帶來的放鬆,但要注意精油的成分,以及按摩的部位,最好採局部按摩,例如:腳部、手部等處,不要太過刺激,腹部尤應避免。若要按摩胸部的話,則應避免刺激乳頭,因為準媽媽體內荷爾蒙的關係,一旦刺激到乳頭,就會分泌一種子宮收縮素,促進子宮收縮。至於肩頸部的按摩,若照經絡學說來講,有些肩頸穴不宜強力刺激,以免造成子宮收縮,但輕度的按摩就沒關係,但不能過重。
另類愛美法
為了讓懷孕中的準媽媽,仍是最美麗動人的女性,戴承杰醫師倒是建議準媽媽們,可以去做一些臉部美容或按摩,以改善膚質,並將自己打扮美美的,好讓自己自然流露出迷人的孕味。甚至還可和老公合拍沙龍照,共同享受這難得的懷孕過程,並成為全天下最美的孕婦!
醫師建議
準媽媽若是擔心自己的體重過重時,可與醫院中的營養師討論一下;若對自己生理上的變化,或對孕程及胎兒的成長,仍存有疑問時,可詢問您的婦產科醫師,或自行翻閱一些孕期相關雜誌,都會有所助益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先生要有參與感,而家中的每一分子,也應拿出自己的愛心,來共同迎接寶寶的誕生!
+++++++++++++++++++++++++++++++++++++++++++++
戴承杰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加拿大卑詩大學醫學博士
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專長:不孕症.更年期.骨質疏鬆症.一般婦產科
+++++++++++++++++++++++++++++++++++++++++++++


PART3 身心舒緩法
文�張之琪 
採訪諮詢.部分資料提供�最佳女主角國際美容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林豔秋
準媽咪在懷孕階段,其實可藉由一些民間療法來達到身心的適度放鬆,以舒緩懷孕所帶來的緊張情緒。為此,我們特別採訪最佳女主角國際美容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常董暨教育總監林豔秋,請她以個人多年專業經驗,來教導準媽媽如何利用一些淺顯易懂的DIY放鬆法,即可改善孕期不適,並輕鬆度過10月孕期。
1.芳香療法
由於林豔秋從事的是「讓所有女人都變美麗」的行業,再加上她個人多年將精油運用於顧客及身邊朋友的經驗。所以,她認為質地天然、純淨的精油,其實可作為一個媒介,來幫助準媽媽在懷孕、生產過程中,讓身心獲得相當程度的舒緩!
每種精油皆有不同功效
簡單來說,「芳香療法」就是藉由植物芬芳分子的能量,對人體產生幫助。而「芬芳分子」指的就是精油。「精油」來自許多不同植物中所潛藏的能量,可利用芳香療法使其進入人體內部,進而被人體吸收,但每種精油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效。
準媽媽若能選擇適當的精油且正確使用,可使荷爾蒙達到平衡,並在整個妊娠過程及心理層面獲得溫和慰藉。同時,也能對各個階段產生的壓力,維持良好的適應性,甚至還能與寶寶共同享受身心靈無限歡愉,即使在產後,也能更加出色且精神煥發!
孕期精油使用法基本上,精油與藥草的學理相同,凡濃度高且藥效強的精油,都不適合孕婦使用。特別是會產生生理作用的精油,更須多加注意!
具利尿的精油不宜
由於許多精油書中提到,有關孕婦應禁用的精油皆不盡相同,所以,準媽媽一定要詳細了解禁用原因,像是杜松、茴香、迷迭香這三種精油,因具利尿特性,所以,孕婦最好不要使用,否則會使體內的水分減少,自然就會減去子宮內的水分。因此,建議準媽媽應選用單方精油,並在選購前,要明確辨識適宜與否。
過於強烈的精油不宜
另外,含有牛膝草、迷迭香、鼠尾草、茴香、改香薰衣草等成分的精油,有可能會對Baby的神經產生毒性,所以也不宜;還有部分精油因為過於強烈,自然也不適合孕婦使用。
具通經效果的精油也應避免
還有一些具有通經效果的精油
forum_wed_life_179872.JPG
  • 加入最愛

  • 檢舉文章

  • Line分享

  • FB分享

文章23

活動0

發表日期2004年10月22日

水水:
第三部份感覺好像沒有結束一樣,後面是不是還有呀?
檢舉此篇回覆
感謝您,於veryWed分享您寶貴的經驗,送出前請詳閱以下條款: